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紫禁城打工记 > 第296章 挑是非没成

第296章 挑是非没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未时。巴罕此时还不知内阁中所发生的事情,他人也还在内务府之中。瞅一眼站在堂内的费公公,巴罕才无声着指了指外头。随后,就见二人出了大堂,而走到院中说话了。“事情办的如何?”巴罕昨儿便吩咐了费公公去探一探敬事房与南三所和景阳宫的底。到了今日此时,他才挪出空当来问话。

    费公公见巴罕问到自己,也不敢耽搁,便如实相告了。“昨日去过敬事房,所见之状与下面奴才报上来的并无二致。苏公公也没有当着我的面而有所隐瞒什么。只是,奴才我过去的时候,坤宁宫的卫公公也在。他倒是问的更细致一些。在卫公公面前,敬事房应对也是较为坦荡。不像是有什么事儿。”

    与巴罕说过了敬事房,费公公就把话点到了南三所那边。“相比敬事房,奴才倒是觉得南三所里更为可疑。葛公公在那边管事儿,可却连一个皇子跟前的太监都约束不得。”说着,费公公就有些小心地压低声道,“奴才斗胆问一句,大人可确信成事之人不是王爷那边的人?会不会有人想以此邀功?”

    巴罕心里还不曾想过这些,反而经费公公一问,他自己也有些拿不住主意了。费公公见巴罕不言语,又继续道,“南三所的人也被送去了慎刑司,只是今儿也没有人来告知咱们可是有什么结果。只怕还是要再等等才成。大人,咱们查出来的那些,真的要如鱼爷所言,就那么和稀泥了?心里不踏实。”

    鱼爷昨日在内务府说的那些话,倒是没有与巴罕打过招呼。可巴罕一听鱼爷二字,也就没了细细过问的意思。想到敬事房借着鱼爷在王爷面前说话,巴罕心中不免不服气。也就摇头打断了还想继续说的费公公,“鱼公公当差,比你我更懂上意。他既然拿了主意,就按照他的吩咐办事。无需再问我了。”

    巴罕见费公公不再吱声,便问道,“皇子与景阳宫那边,可问出些什么?”只得道一个摇头的回应,巴罕立即掉了脸色。就只皱着眉与费公公说话,“一个是弱冠都不曾有的人,一个位份还仅仅是个贵人的人,你也应付不得?是你自己能耐不到家而问不出话,还是有什么人在一旁挡着你与他们说话?”

    费公公连连摇头,更是苦着脸与巴罕道,“大人莫动怒,容奴才慢慢与您道来。皇子那边还不得见,卫公公与苏公公三言二语的,就定了章程。奴才倒是与水公公递了话,不过水公公传话回来,只说皇子受了惊吓,要缓个一二日再说。这好不容易再三去求了又求,水公公那边才松口,定了明日去。”

    方才是一副苦练,转眼就又换了一副咬牙切齿状。“景阳宫,奴才与苏公公倒是去过了。可那个小贵人,真不是省油的灯。不管奴才怎么问话,她偏就一副滑不溜秋的模样。绕来绕去的,奴才与苏公公想问的,她就是一句实话不说。还拐弯抹角着指敬事房与内务府该为此事负责,阴阳怪气得很了!”

    巴罕对显秀印象不深,只是几桩事下来,不深的印象也就变成了“别有心机”。听了费公公的回话,巴罕倒是还多问了一句“可当真”,再得费公公重重颔首后,那眉头的川字纹可就是能夹死蚊子了。“内务府还没上门找她的麻烦,她倒是会看人眼色做事!”自然,这看的除了坤宁宫还能有谁呢。

    巴罕扫了费公公一眼,也就吩咐起来。“明日你只做好一桩事就成。去与大皇子见了面,问得明白一些。若是他能说出一二句不是内务府之错,那便是你们的福分。若是皇子那边松了口,这话递到坤宁宫面前,内务府也才好说话。若松了口,以后找机会会一会景阳宫的小贵人便是。此回过节只先记着。”

    费公公见自己搬弄是非成了功,倒是方才的咬牙切齿状也就瞬间换成了喜笑颜开状。“大人的话,我都记着了。若是明儿见到大皇子,奴才一定小心问话。”只是,一想到还有慈宁宫的一尊神立在延璟身旁,费公公又觉得明儿的差事着实不好做,不由问道,“大人,奴才能不能请鱼公公也过去呢?”

    巴罕只把目光瞥去,且还是横了费公公一眼。“怎么,这么点儿小事儿也做不好?”可到底事关内务府,便是他自己也不敢大意了。再经左右一琢磨,才允了费公公的请。“若是你拿不准,请鱼爷去便去吧。”像是不大放心,又道,“鱼爷若推诿,你再说是我的意思。若是一请便应了,不要提我。”

    与费公公作别后,巴罕便去见了毅亲王。他与苏公公倒是前后脚到的。他一到,便瞧见苏公公与王爷坐了对坐,正在石桌上饮着茶。他知道珩英的脾气,饮茶时最是讨厌被人出声搅扰。也就放慢自己脚步,待落座后,也没有急着开口回话。而是由着苏公公在一旁烹茶,只等珩英先开口与他们说话。

    苏公公这会儿,心思都在烹茶上,哪怕余光见到了巴罕过来,却也只当不存在。要说烹茶,紫禁城里的太监会的并不多,他与鱼爷倒是其中佼佼者。也是因为这手烹茶的能耐,才叫他有机缘亲近了毅亲王,从而被珩英另眼相看。巴罕对他的不对付,要论起来,倒也因为一盏茶而起,之后才是不顺眼。

    珩英等苏公公将茶递给自己,小抿了一口后,才与巴罕问起了话。“你急匆匆而来,可是有什么好消息?”说罢,才指了指苏公公,“今儿的头功且还在,苏公公并没有给本王带来什么消息。倒是后宫里的是非没少说,真是遗憾,那些碎嘴之言,真该叫皇上亲耳听听。”珩英心里也是有不耐烦的。

    巴罕将苏公公给自己的那盏茶放在一旁,先与珩英回话道,“启禀王爷,内务府里的公公并没有查着什么。不过,明日他们与苏公公倒是该去见一见大皇子。”说罢,他深深瞧了两眼苏公公,在珩英面前直接问了起来。“南三所的好事儿,到底会不会牵扯到咱们?若非你我,难不成王爷还有旁人?”

    苏公公只微笑饮茶,却不应话。还是毅亲王自己摆了手,“本王除了你们二人,是没请谁密谋什么。苏公公一心为本王办事,事已不成,说再多还不如祸水东引。别淋到自己头上便好。”目光投向巴罕,又道,“你对着内务府的人说话,也该当心。不要自己就先站出来认了什么错。暂且观望一二。”

    有王爷发话,巴罕自然没有异议。他不再找苏公公的麻烦,而是把话绕到了显秀那边。“王爷,上回您说想换个人下棋。奴才左思右想,甚是以为不妥。”说罢,这才将费公公与他说的那些话讲给了毅亲王听。最后,又道,“如此不识好歹之人,心思不好把控,很是容易给王爷您增添不少麻烦的。”

    苏公公一直没开口,只有在巴罕说到显秀时,他才出言附和起来。“我与巴罕大人倒是意见一致了一回。奴才知道王爷心急,只是若钟粹宫里的那位还能用,实在不宜节外生枝。那位全贵人,倒是没有舍颜氏愚蠢。可这太会说话办事儿,反而不好。您不如再想想?”他还是没有揭穿那些不实之言。

    珩英偏偏与二人拧着来,闻言后,还是坚持己见,目光,更是在巴罕与苏公公之间打转。“你们这话中有多少文章,只怕只有苏公公你知道。巴罕未去景阳宫,所听所信皆是底下太监回话。我无意深究其中真假,不过,这好坏与否,还是要亲自去瞅一眼才知。人心最不可控,她想上位也是好事儿。”

    说着,毅亲王就吩咐起了苏公公。“你方才说翊坤宫的人在花园中听启祥宫的人说是非,那不如公公就去以此试试她。有心想与坤宁宫卖好的人不少,有能力办到的才是能耐。出风头的,也不是仅仅就那位贵人。蒙古来的贵人不是也被叫到容妃、诚嫔面前去分忧了。不如以此挑拨,看她如何回应。”

    苏公公闻言后,没有即刻应下。先在心里琢磨起来,期间又与巴罕对视了二回。他在巴罕未至时,说起秋佳氏与韩答应在花园里的嚼舌头,不过当热闹随口一提。他正经想与王爷说的,是瑜贵人。虽说苏公公就想剑走偏锋,确有挑拨储秀宫与景阳宫的意思,那也是希望灭了旁人威风,给后人挪位。

    苏公公斟酌再三,才道,“若是她没有那种心胸和手段,王爷是不是就此打消那个念头?与其眼光放在后宫上,真不如多在行围上动动心思。”说罢,又笑了笑,“王爷,只揪着眼前的棒槌,很容易漏掉外面的璞玉。与她费工夫,行围那边没有更合适的新人吗?只有新人多了,大家才好浑水摸鱼。”

    毅亲王抬手示意,叫巴罕与苏公公都稍安勿躁。“多品一品,才知道谁更合适。外头并非没有合适的人选,可外头的人,变数在皇上那儿。他若执意不点头,本王还白费工夫。宫里的,却是跑不了。就依本王之见,苏公公去景阳宫试一试她。若是一个草包,中看不中用,本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待珩英一走,巴罕才端起那盏茶一饮而尽。放下茶盏,才与苏公公没好气道,“你实话告诉我,昨日在景阳宫,她到底如何?”费公公之言,这会儿在巴罕心里也被怀疑上了。见苏公公摇头,巴罕又道,“若是她不是个草包,你真的如实告知王爷?她可不是舍颜氏,当心最后反而要咬着你我的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