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谈话与回话
大皇子昨儿见过云贞宪,心里已经是把他当做了自己的老师。皇后虽然坐在坤宁宫中,但是也知道儿子的想法。哪怕只得了奴才们口口相传带回来的信儿,可也还是没忍住,决定亲自去上书房看看延璟。小卫子劝说,只需将小主子请来就是了,何必主子亲自跑一趟。皇后却不依,到底是心疼儿子,不愿受来往奔波之类。
这会儿,上书房内的师傅正为延璟授学。皇后到了上书房外,也就没有即刻进去。而是就隔着窗子,先在外面听听这课说的是什么。只听里面的师傅才讲过了天文与算法之事,延璟却发起了一问。“师傅,我有一问,在心里放了许久。”这话停顿了刹那,才道,“微分与积分,始终不能推广全国。”
皇后在外面闻言,却是一愣。儿子说的话,她是没听过的。只好扭头瞧了一眼跟着自己的小卫子与冯嬷嬷,可见二人也是一头雾水的模样,她也就只把此事暂时先记下了。对于延璟进学后,可与师傅们提问,皇后还是很满意的。会有问,便说明听进了学问,心里会主动去想,也就说明儿子没懒怠。
里面授学的师傅,见皇子提问都要起身离座,本是笑弯了眼睛的。可听了延璟的问题,这笑容就僵住了。他还没来得及回延璟的此问,就又见延璟道,“不说微分、积分,又或几何,便是‘数理精蕴’也不曾推广。每每听您授课,我却深感这些也该是开化利智的好手段。若是人人可学,不是更好?”
被问住的师傅心中尴尬,可皇子问的事情,他还不能不回。支支吾吾着回话也是不行的,他沉吟许久,才道,“皇子,观天下人和天下事,您以为,何为公平?”做师傅的,没有直接回答延璟的问题,反而是抛给他一问。问过这话,这位师傅心里却也有些想法了,开化利民的事情,掌权者必有保留。
延璟听了师傅反问自己,几乎是脱口而出,不过,却借用了《战国策》中的话回师傅。“‘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此为公平。”见师傅对自己点头后,又道,“对人对己,若心中坦荡而不藏私,所为无愧,天下公平说,也将更易。若是真如此,多做一些开化利民利智的事情,国力如何不会强盛。”
皇后在外面,对于里面的话也是听得一清二楚的。且还不容她深想许多,里面做师傅的人就又道,“开化利民利智之事,未必对皇权都是好的。民众开化后,心思也就不再单一。一些穷山恶水之处,难免不保要出些反叛之徒。若是民众不再敬畏皇权,那么国也将无国,就又要让百姓经历战乱之苦。”
今儿在上书房的师傅,见延璟听闻此言还要出口,却先拦住了。见他摆手道,“臣知晓皇子所言之意,只是如今大满还没有变成人人都有公平可言。一些利国利民之事,纵然可惜,也只能先放着不提。对天下百姓而言,无战乱之苦,无兵役苛捐杂税,无天灾苦难而粮食欠收,并有君主圣明才是福运。”
皇后在外面听得仔细,楚康与苏束却有些心惊。师傅所言对与不对,轮不到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去置喙。可这话听着,却是让他们觉得不妥了。二人再抬头瞧皇后,果然,主子的脸色也不大好瞧。可他们哪里知道,皇后脸色不好,一半是因儿子与师傅的对话,一半是疑心儿子之言是受了谢四郎影响。
之前,太后在慈宁宫点拨皇后,要她听听延璟的话,而再判旁人品性。皇后也是都听进去了,故而也找了人手去外面探查。她这会儿,旁的顾不上了,头疼才是真,也不知该如何把延璟的心性给矫正了。该是好好进学的年岁,心智未熟,却总是有些孟浪了,这在皇后眼中,绝对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延璟在书房中被师傅拦了,却并无不悦之意。他仔细斟酌师傅的话,才又道,“师傅是言,当天下无战,百姓不受苛捐杂税之重,享四季丰收之幸,君主仁贤而官员无私无贪赃枉法,朝廷显贵且不尚奢靡门风,才是重中之重?若是真可成此盛世,师傅,那是否也就可以到了行利国利民之事的时候了?”
见大皇子是绕不过这话,做师傅的倒是有些心中苦笑了。他不急着答话,又是反问,“臣以为,皇子当下该以学业为重,以修身养性为要,以立言立德为先。上孝太后与帝后,下敬万物生灵而不起屠杀而娱之心。待您再长些年岁,不用师傅们说,您便也知晓如何才是对了。臣,更愿您亲自去体悟。”
里面师傅回话迂回,而皇后是待不住了,生怕延璟又有些什么惊人之语。走入上书房时,皇后还是收敛了方才的心事。只作一副端庄娴静模样,笑着道,“我来此打扰你们了。您无须多礼。”拦下了要行礼的师傅,又瞅着延璟道,“师傅方才说你的话,你当谨记。不可在师傅面前太过肆意和无礼。”
延璟见皇后亲至上书房,忙着行礼问安。见她提醒自己,才醒悟过来,追着师傅问的话许是不大妥当了。他又忙着对师傅行礼致歉,“是我的过错。”这致歉后,他才对皇后道,“皇额娘,可是有什么事儿要与儿子说?何苦您亲自走这一遭,只差人叫我去坤宁宫便是了。您如今,可也是多有不便之躯。”
授课师傅见皇后入内打断了自己与皇子的对话,心里是万分高兴的。若是再与皇子说下去,他可就忍不住得说,您还是回去问问您老子吧,皇权至上,皇权不叫做的事情,他这个师傅也没办法不是。放下心里那些不是话的话不提,只感激皇后总算是解围来了。“若是皇后来此有要事,臣可先告退。”
皇后想教子,想好好说说延璟几句,但是又怕说重了,索性只把他这一过先记下。只对着授课的师傅道,“无妨的,我只是来此说几句话与他。万万不敢耽误您与他太多工夫。”当目光重回在延璟身上,皇后才有些说教语气与他。“你皇阿玛出京几日了,你可曾有写过一封书信送去?心里不记挂?”
延璟确实没有想到此事,听皇额娘亲自来说自己,方知是他的过错了。忙忙垂首认错,“是儿子的过错。心里是记挂皇阿玛的,可这几日,却也竟然都忘记了。皇额娘若是不来说,只怕儿子且想不到此事。儿子下学后回去,就去写。”并非是他真无心,而是这几日的课业,忙的他什么也没想起来。
皇后也不便多提太多,不去说延璟了,便又走到授课师傅面前。“延璟顽皮,且生性不定,正是需要您等做师傅的人多多费心的时候。若是他有不对不妥之处,您只管教训就是了。”且又说了些场面话,皇后却没提自己原本的来意,只与授课师傅和延璟作别。心中却想,她只怕要见一见云贞宪了。
皇后走后,延璟继续与师傅进学,等到了该用午膳时,他心里惦记着皇后的话,午膳用的也是应付。可是,这些也被随身伺候的公公瞧见了。今儿当差的是慈宁宫的人,见延璟是草草用膳,便开口劝了一句。“可是觉得膳房今儿不用心?还是身子不适,不想用?奴才是否该给您去传个太医来瞧瞧?”
延璟不大在意且打了呵欠,又只磨墨。“不用请太医,我是要趁着还有些工夫,给皇阿玛写记挂的书信。这几日功课太多,我才把皇阿玛给忘了的。皇额娘若是不亲自说我,只怕我也要更不成体统了。你切莫多话,叫我早早写妥了,若是留些工夫,还能再温习温习师傅的课。今儿,也好早些歇息了。”
那伺候的公公得了延璟的话,果然不再多言。可这桩事儿,也就被他带回了慈宁宫。他本是要在殿外与楚康回个话就行的,但楚公公此时正在太后跟前。太后手上摆弄着插花,也就随口问了几句。“天儿是越来越凉,你记得吩咐膳房的人,多注意大皇子的膳食。叫跟前的奴才都长长心,马虎不得。”
楚康应下,本想出殿去嘱咐奴才们,可太后今儿兴致好,便听主子道,“你把人叫进来,我自与他说几句。”得了这话,副总管也不敢耽搁,这才颠颠着到殿外,“太后要问你一些话,照实回就行了。”嘱咐好奴才,这才敢把人引进殿,再带到太后跟前。“主子,人已经到了。您瞧,今儿就是他。”
为了防止奴才们知道延璟喜好,太后特意叫楚康每日派去侍膳的人都不同。抬眼瞅,太后却觉得有些印象,只觉得这是往日里跟着小喻子当差的人。不等他先说,只自顾问道,“大皇子今儿用的可好?”可见答话奴才却摇头了,太后不免蹙眉,“是身子不适?还是膳房今儿的人没了规矩,做不好?”
小太监不敢先膳房的人回话,而是陈了实情。“大皇子一心惦记着在外行围的皇上,心中有敬意,忙着写书信家音,故而才草草用膳。”话一稍顿,才道,“小主子有心,所以邹公公与喻公公二人做的膳食都没能被看在眼中。虽说可惜了今儿的菜,可奴才也替太后高兴。就是小主子的功课太重了些。”
听闻嫡长孙是为此才用不好膳,太后倒是笑了。又瞧小太监不急着替膳房的人告罪,也是满意的。可听到了功课二字,太后却不解了。“往日功课不是也是那些?”见小太监摇首,太后只叫奴才先退下。她只与楚康道,“你亲自去问问,近些日子延璟都在读什么书,每日又是什么时候得歇安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