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招聘老师
城内城外两项大工程同时启动,两边风风火火的都是建房子。
从城西搬出去的那些百姓,青壮年全部参与到修建中,就连壮实的妇人也在工地上占了半壁江山。
更别说他们拿的还是同等的工钱,妇人们干得更起劲了。男人们也不甘示弱,生怕被女人们比下去。
而还有那些老弱妇孺,就跟在一旁干一些轻省的杂活。
他们虽然没有工钱,可他们也乐意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
一想到过一段时间就能住上青砖大瓦房,他们就高兴得找不着北。
当然,还有一些当家人做事有条理的,已经安排自家不能去工地挣钱的人去开荒了。
两边都干得热火朝天的,这两项工程一启动,可以说是把京城周边所有的百姓都调动起来了。
周边所有的壮劳力全都背着包袱出了门,他们也想用自己的力气,在这两项工程中分一杯羹。
李延清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工人越多,工程进度就快。把他们分小组,分片区管理,也不算麻烦。
城西搬迁出去的百姓们,被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子。
每个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同时开始修建的,工程初期的时候,还有些缺人手。
周边的青壮年来了之后,李延清就把城内参与修建学校的城西百姓,全部调出去修建他们自己的房子去了。
京城因为这两项大工程,可以说是进入了全民参与基建的程度。
李延清预计,城外百姓们的住房能在三个月内全部完工。
而城内的学校就要慢上许多了,最长可能要耗时一年,最短也要七八个月的时间。
学校里要用到的建筑可比住房要复杂的多。而且其安全性能也不是普通住房能比的。
对了,皇上之前安排李延清调查的敌国细作一事。
在此次不一定绝后,但一定空前的项目前,他们真是无所遁形。
青衣卫抓住这次机会,把别国潜进来,隐藏在城西的奸细一网打尽。
虽然不排除各家各户的后院,那些奴才奴婢里还有多少细作。
但这次行动到底是给他们敲了警钟,也变相告诉他们来当细作,就要准备好夹着尾巴做人。
因为他们永远也无法预料,朝廷会在什么时候,又会以什么方式来拘捕他们,调查他们。
李延清在这场抓奸细大作战中,又小小的立了一功。
当祁连澈在早朝上,要当场嘉奖李延清时,好些个大臣压根都不知道是为了啥事。
当下知道了后,那眼珠子又羡慕红了。
你说你好好的修学校就修学校吧,怎么又窜出些奸细来,给你送功绩了呢?
怪不得,人家能当王爷也是有原因的。
没瞧见那功绩一个又一个,接连着往他身上撞嘛!
要是换成他们,他们也可以!
额,只能说这些同志们还是太武断了,也还是太自信了点。
真有些机会摆在他们面前的话,他们不把自己玩进去就算好的了。
娱乐圈有一句话叫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放在这儿也一样实用,命里注定没有的东西,再怎么钻研也是徒劳。
李延清可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他呀,忙得很。
户部的事儿一大堆,外面这学校的事也是一大堆。
他可没有时间,去听那些个人说酸话。
都说不招人妒是庸才,那些人说的越多,聊的越响,不正好证明了他是个有才干的能人啊。
李延清这段日子时常在工地和户部以及皇宫来回奔波。
要不是晚上还要回家睡一下觉,陪一下他媳妇,恐怕他能忙的让云芊瞧不见人影。
不过,云芊也忙的停不下来。
因为,她正带着人去寻那些有技术,有才干,肚子里有东西的能人。
她要提前物色一批教师人选,特别是女孩子们的老师。
现在不准备着,到时候恐怕就有点难办了。
等他们这里一切准备就绪,什么都安排好了,什么都规定制定好了。
等到学校落成,招生开学之时,看他们有什么脸,敢站出来反对。
没错,李延清他们这一招叫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先斩后奏。
关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其实李延清也开始着手准备了。
有学问的人好找,但能教好学问的人难找。
李延清心目中有一个人选,他非常希望他能出山来当学校的校长。
他是文学泰斗,一代名家,受天下学子所景仰。
他就是第五先生,先帝的老师,现在正赋闲在家。
由如此德高望重之人,来担任第一届校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这位老先生前些年最喜欢游历山河,也是去年才停下了脚步。
要不是老先生家里人不同意,老先生此刻怕已经带着他最小的徒儿,在邻国的土地上了。
他让雷雨天去打探了老先生的消息,得知他老人家闲不住,最近要举办一个流觞曲水,以文会友的宴会。
李延清带人去老先生的府上,厚着脸皮要了一张帖子回来。
他想借着这个宴会,去探一探老先生的口风,看老先生以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要是没有什么打算的话,他正好可以把老先生拐回来当校长。
说实话,李延清除了上学期间和刚刚入朝为官的那段时间,还真没有参加过什么以文会友的宴会。
他这么多年勤于政务,忙得不可开交。作诗什么的,早已退化了。
可这种以文会友的宴会,即兴作诗是根本避免不了的。
现在,他就算是想要突击复习一下,都没有什么时间。
最可怕的是,他顶着一个六元极第状元郎的名头,参加宴会的那些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不会放过他。
哎
李延清又不想白白的放过这次机会,老先生现在虽说在京城,但行踪不定。或许昨天还在京城和人把酒言欢,明天就已经在百里之外了。
因着这事,李延清很是愁了两天。
他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是让云芊很惊奇。
恐怕还是他们成婚之后第一次,自家夫君在她面前摆出这副模样。
云芊本想安慰安慰他,问问他怎么了,然后帮着他出出主意。
结果碧云进来回禀事情,这一打岔,她就给忘了。
等她回想起来的时候,自家夫君的心情又明朗了。
李延清不是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让他做事的技能突飞猛进。
而是想了一个有一点点无耻的办法。
没错,他准备到时候借鉴借鉴前世那些诗仙、诗圣、诗鬼那些大佬的作品。
要是真点到他了,他就厚着脸皮借鉴借鉴,要没点到他,他也不会特意拿出来卖弄。
迫不得已,还请各位大佬见谅。
老先生的宴会在七月中旬。
那个时候,李延清也不过才回京将近四个月而已。
不过,七月份,城西的那些百姓应该都已经搬进新居了。
学校也应该将将有一个雏形了。
李延清天天处理完互补的工作后,就往工地上跑。
明明晒不怎么黑的皮肤,硬生生的被他折腾的黑了三四个度。
这一天天的,来回奔波人倒是更壮实了。
六月底。
城外百姓们的房子都已经修好了,李延清亲自带工部的人去,进行质量检查。
他这一操作,把那些个承包的老板吓得够呛。
纷纷拍着胸脯表示,幸好他们当初没有贪那点钱,听底下人以次充好。
他们要是因为那点蝇头小利,在那些材料上做手脚,现在他们恐怕已经没有命,坐在一起喝茶了。
当初,幸好他们把这位王爷的性情和办事风格摸清楚了,知道他眼里容不下沙子,便没有敢做一些小动作。
原先他们派出去打听王爷的人回来后,都说当地的人对王爷无比称颂,他们还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禀报的人,夸大其词罢了。
现在一看,倒是他们狭隘了。城外那些房子,真的是王爷带着人一栋一栋的检查过去的。
能为老百姓们做到这种地步,整个京城除了王爷,也没谁了。
城外的房子经过检查之后,百姓们挑了一个日子,欢欢喜喜的搬进去了。
李延清也抓紧时间回来,准备老先生宴会的事了。
首先,得把他这张乌漆麻黑的脸拯救一下。
都说白面书生,白面书生,他这黑的跟包公似的,穿上书生袍,看着一点都不儒雅。
嗯,其实是他夸大了,并没有那么黑哈!
李延清让人到会所里给他拿了一套美白产品,每天早上擦一次,晚上睡前再擦一次。
几日下来,说效果显著,倒也还是有那么点作用。
“给老先生准备的字画都装好了吗?”
“装好了,连同你画的那一幅素描,也都请人裱好,一起放在马车里了。”
“谢谢媳妇儿,木么。”
“干什么,老不正经。苏木在门口等你呢,快去吧。”
“我亲自己媳妇,怎么就不正经了?而且我老吗?男人三十一枝花,我正开的娇艳呢。”
“得得得,你最娇艳了,快去吧。”
李延清又在云芊唇上飞快地啄了一口,这才脚步轻快的出门了。
徒留云芊在屋内,笑骂他,厚脸皮。
旁边的丫鬟们都满脸姨母笑的看着自家两位主子打闹。
眼里还带着不易察觉的羡慕,王爷,王妃是他们见过最恩爱的夫妻了。
他们跟在王妃身边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王爷和王妃争过嘴,红过脸。
“王爷,到了。”
李延清下了马车,看着眼前这座连大门都显得极其文雅的庭院。
“把画给我吧,我自己进去。”
苏木把手里的画李递给李延清,“那我在外面等您。”
“不知道要多久才结束,去旁边买些吃的,莫要饿着肚子等。”
“表叔放心,我不会饿着我自己的。”
“嗯。”
李延清把帖子递给门房,门房一看赶忙给他行礼。
也是他们不认识李延清,要是认识的话,早在他下马车的时候,就迎上去了。
李延清就是穿着一身雅青色的书生袍,他本就身姿挺拔,脸上除了有些黑之外,并没有因为岁月留下什么痕迹。
门房们还以为他只是一个寻常书生,接了他们老太爷的帖子,前来赴宴。
没想到,竟是大名鼎鼎的祁安王。
看王爷这副样貌,着实是与年龄匹配不上。
哪里有三十多岁?
比今日那些二十多岁的书生,看着还要年轻些。
一个门房领着李延清往里走,另一个门房已经抄小路,快速的往里奔去了。
等李延清到的时候,老先生已经知道他来了。
老先生是先帝的老师,又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李延清于情于理都要恭恭敬敬的给老先生行一个礼。
“学生李谨初,拜见老先生。听闻老先生喜爱书画,恰巧学生前几日得了几幅珍品,特带来献给老先生。
学生平日里事务繁忙,这是几幅画在学生手中,也不过是放在库房里吃灰罢了。难得老先生一番品鉴,是这几幅画的福气。
学生不才,用一种新的画画手法,特意为老先生做了一幅画,还请老先生,莫要嫌弃。”
他这一番姿态,可谓是做的足足的,既显诚意又显敬意。
“哈哈哈,难为你有心了。王爷不嫌弃的话,老臣便唤你谨初吧。”慈眉善目的老先生,倒是极其欣赏眼前这位年轻人。
“承蒙老先生不嫌弃。”李延清笑道,看来老先生对他的印象很不错。
“来来来,你快别站着了,咱们坐下聊。你的大名老头子,我早就听过了。却一直无缘得见,老头子今日这宴会倒是办得巧。
不瞒你说,我这些年带着弟子四处游历,曾去了你任职的荆禾郡。那里繁华似锦,生机勃勃,就有当地的百姓说,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听说当初你离开的时候,百姓们为你举了十里火龙相送。不得了啊,不得了,如此盛景,如此盛情,一定难以忘怀吧。”
“老先生说的是,那一幕至今难忘。不过,有一点老先生倒是说错了。我能有所作为,多亏了皇上的大力支持。
荆禾郡能有今日,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皇上的英明领导。”
今日文人才子齐聚一堂,他怎敢接了老先生这盛赞。
“哈哈哈哈,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