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苦乐人世间 > 第17章 梅婉婷写文出大名

第17章 梅婉婷写文出大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家庙区党委政府以前决定过了正月十五马上投入人力物力大战晏子峪水库,可是正月初三突然接到了县委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过完春节立即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明确提出不要等到过完正月十五,要越早越好的进入战斗状态。

    通知重点提到了文家庙区晏子峪水库,为了保证晏子峪水库在一九五八年完工蓄水,文家庙区党委政府要尽早做出安排,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及时进入晏子峪战斗工地,坚决不要等到过完正月十五,要越快越好。

    在接到这份通知的同时,文家庙区党委还接到了一份新的任命通知,县委任命县水利科科长张同仁为文家庙区党委书记,文家庙区党委书记吉祥进入县委班子,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还特别点名要张同仁书记亲自坐镇指挥晏子峪水库工地,保证人马及时到位,保证尽早动工,保证今年顺利完工。

    接到县委的通知以后,文家庙区党委政府不敢怠慢,立即成立了以张同仁书记为总指挥的晏子峪水库工程指挥部。指挥部立即通知各乡村组织人马,在五月初五以前把抽调到晏子峪工地的人员名单报到晏子峪水库工程指挥部。

    为了保证一九五八年完成水库工程,决定抽调比以前多一倍的人员,必须在正月初七到达工地。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指挥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在正月初五到达工地。梅婉婷和其他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样,正月初三接到了紧急通知,正月初五到达了晏子峪水库工地。

    正月里的晏子峪还是冰天雪地,可是人们的热情却很高,不知道是为什么,到工地的人们都显得十分兴奋。

    开工以后,当时的天气还很冷,地上还是一层很厚的冻层,民工首先要揭开这层冻层。由于这层冻层很厚,很难揭开,所以工程进度比较慢。

    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指挥部立即成立了青年突击队,白天黑夜突击揭冻层,白天揭开冻层,晚上又冻了起来。为了防止形成冻层,指挥部决定,把所有的民工分成两班,昼夜不停工,这样就不会出现冻层。

    青年突击队提出他们每天大干十个小时,每人每天完成挖运土方三立方。为了完成每天挖运三立方的目标,其实他们每天要工作十一、二个小时。进入青年突击队的人自然都是年轻人,个个干劲十足,在晏子峪水库工地上起到了鼓干劲的作用,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保证青年突击队的模范作用,进入青年突击队的队员都必须是党团员和入党入团积极分子,否则就不能进入青年突击队。这些突击队员可以火线入党、入团,所以青年突击队对青年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青年突击队。

    为了配合青年突击队,指挥部决定选拔工地上的优秀女青年成立了铁姑娘队。铁姑娘队成立以后,立即提出要和青年突击队挑战,同样也要每天挖运三立方。

    为了提高民工的劳动积极性,指挥部决定组织劳动竞赛,乡和乡比赛,村和村比赛,一时间劳动竞赛搞得热火朝天。铁姑娘队队长韩冬梅创下了一天挖运八方土的最高纪录。

    晏子峪水库工程指挥部发出了向韩春梅学习的号召,号召人们赶超韩冬梅,韩冬梅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韩冬梅的事迹在当时影响很大,青年突击队也不示弱,提出“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超过韩春梅,拼着一条命,挖运十方土”的战斗口号。

    到了最后青年突击队也没有超过韩冬梅,更没有超过十方土。倒是韩冬梅为了保住最高记录,连续十天挖运八方土,每天战斗十四个小时以上,到十一天的那天早上,韩冬梅口吐鲜血倒在工地上了。韩冬梅被送到医院以后,经过了两天两夜的抢救,还是离开了人间。

    韩冬梅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大家。但是韩冬梅的精神却在晏子峪的工地上大放光彩,晏子峪工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韩冬梅的高潮。

    韩冬梅的事迹也深深地感动了梅婉婷,梅婉婷虽然不能像韩冬梅那样每天挖运八方土,但她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写出了又一篇惊人力作《傲雪的红梅》,这篇报告文学首次发表在县办的刊物《向前进》文学杂志上,为全县青年人献身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了精神食粮。

    当刊有《傲雪的红梅》的文学刊物《向前进》摆在县委宣传部部长吉祥的办公桌上的时候,吉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被韩冬梅的事迹感动了,他被梅婉婷笔下的人物感动了,他反复的看了两遍这篇报告文学。

    “人们都知道红梅傲雪,傲雪的红梅开在大雪纷飞的冬季,白雪覆盖下的红梅红的是那么的鲜艳。而我们最可爱的人——韩冬梅同志吐出的鲜血,就像一朵朵的红梅在白雪皑皑的映衬下,是红的更加鲜艳,是那么的灿烂。韩冬梅是党培养出来的优秀青年,是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出的一代杰出的青年代表,是时代的楷模。”看到这段文字,吉祥部长在下面划上了双红线。

    吉祥部长看了这篇报告文学,觉得梅婉婷这个女娃他没有看错,是一个可用之才。梅婉婷已经慢慢的走向了成熟,她不光是文学底子成熟,思想也走向了成熟。梅婉婷看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值得很好的培养。

    他拿起了电话,拨通了晏子峪水库工地指挥部,直接找到了文家庙区党委书记、晏子峪水库工地指挥部总指挥张同仁,只说了两句话:“宣传好韩冬梅,她是一个优秀青年,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一定要树立好这个榜样。培养好梅婉婷,她是一个宣传战线上的优秀人才。”

    不久《傲雪的红梅》被省报转载,县中学作为范文在学生作文课上宣读。梅婉婷随着《傲雪的红梅》越来越多的读者,她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再一次成了全县的文学名人。

    像梅婉婷这样的名人,自然有很多的单位想调她去,可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有通知,为了保证晏子峪水库尽早完工,晏子峪水库工地上的人、财、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动用。自然,梅婉婷也属于不能动用的人了。其实梅婉婷已经成了吉祥部长的储备人才。

    “韩冬梅虽然不能再战斗在晏子峪水库工地上了,可是,韩冬梅的精神却长久地在晏子峪工地上传扬者,铁姑娘队的队员们继续传承着韩冬梅的精神,勇敢的战斗在晏子峪水库工地上,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段话是梅婉婷报告文学《傲雪的红梅》的结束语。

    韩春梅离开了晏子峪,她是累死在晏子峪水库工地上的,她的死鼓舞了一批人,激励了一批人。韩冬梅的这种精神值得赞扬,应该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可是每当梅婉婷想起韩冬梅那大口大口吐血的情景,不由得一阵心慌。她十分的同情韩冬梅,她十分的不理解韩冬梅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活的累死?不由得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有的时候,梅婉婷会狠狠的责备自己,认为自己有这种想法,是自己思想觉悟太低的原因。

    毛主席说过,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自己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像韩冬梅那样奋不顾身,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可能就是自己的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原因吧。有的时候想,也许是自己出身不像韩春梅那样贫苦,没有韩春梅那样的阶级觉悟。

    韩冬梅死了,自己作为韩冬梅的战友,应该去韩春梅的家里看望一下她的父母老人。她知道韩冬梅是上晏子峪村的人,上晏子峪村距离晏子峪工地不远,翻过两架山就到了。

    晏子峪工地规定十天是一个大礼拜,大礼拜指挥部的人可以休息,这个大礼拜梅婉婷约好卫生员小白一起去上晏子峪韩冬梅的家看望韩冬梅的父母。

    卫生员小白比梅婉婷大两岁,听说是卫生学校毕业的,文化比梅婉婷高,人长得小巧玲珑,还是有几分可爱。小白虽然话不多,却说出话来总是有几分老练,梅婉婷平时就喜欢和小白来往。

    对于韩春梅的死,小白从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起韩冬梅来她总是不做声,只是默默地听着。当梅婉婷约她去看望韩冬梅的父母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小白说她早就想去了,并且说:“韩冬梅的爹妈失去了女儿有多痛苦呀,我们作为她的战友就应该去看看她的父母。”

    在去韩冬梅家的路上,梅婉婷说了很多佩服韩冬梅的话,小白只是听着,没有多说一句话。

    当她们来到了上晏子峪村的时候,村里人听说她们是晏子峪水库工地指挥部的人的时候,并不多说什么。梅婉婷觉得可以采访一下先进人物家乡乡亲们对韩冬梅的评价和看法。

    梅婉婷问道:“各位大叔大姨们,冬梅是你们看着长大的,她的先进事迹你们都知道吧,能不能说上几句。”

    一个年纪大一点老人,把烟锅在鞋底上敲了几下,叹了一口气说道:“那瓜娃活活的给挣死了,可怜呀,她大、她妈就更恓惶了,那娃瓜呀。”说完以后摇摇头走了。

    其他人也都叹息着摇着头走了。

    到了韩冬梅家里,进到了院子就知道这是一个贫穷的家庭,有两只破旧的窑洞。一只窑洞里装着柴草,一只窑洞里住着人。她们进到了住人的窑洞,一个看起来十分苍老的女人坐在炕上。炕上没有席子,只有一床露着棉花的破被子,围在那女人的身上。这女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看来已经有很久没有梳洗了。痴呆的看着进门的梅婉婷和小白。

    炕的对面有一个中年人蹲在板凳上抽着烟锅,他看了梅婉婷她们一眼,说道:“你们是水库工地上的人吧?”

    梅婉婷答道:“是的,我们也是冬梅的朋友,来看看你们两位老人。”

    那人说道:“我就是冬梅的大。”又指着炕上的女人说道:“那就是冬梅的妈,冬梅死了以后她就成了这样子了,疯了,原来一头黑发,几天的时间就变成这样子了。”

    梅婉婷说道:“大叔,冬梅是一个优秀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晏子峪水库工地上的人都向他学习。”

    春梅大叹了一口气说道:“什么学习的榜样呀,她就是一个瓜娃,为了表现好能吃上公家饭,把人活活的挣死了。我娃可怜呀。”说着老泪纵横,涕不成声。

    从出了韩春梅家的门,梅婉婷和小白都沉默了,一路上没有说一句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