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幻想80年代电影 > 第12章 乱动的蛔虫

第12章 乱动的蛔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二姐,我看到大姐的眼睛都红肿了,像是哭过的,”

    “是不是吴先生欺负她了?”

    “不像可能是沙子进了眼睛里了吧,”

    “别想多了,没事,睡觉吧!”

    “二姐,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车上的时候,我知道的都给你说完了,”

    “好哩,好哩,睡觉了,明天你去问大姐吧,”

    “她知道的多。”

    “哦”

    到康思杰起床的时候,外边的日头正当空照耀着。

    太阳无休止地辐射着它的能量,让人忍受不了它的热情,

    纷纷在阴凉处躲避着。

    康思杰打开房门时就受到了一股热浪,不得已又关上。

    “吴先生,你起来哩?”

    “肚饿了?先刷牙哩?”

    高妻的声音响起,“吱吖”一声进屋来,目光带着慈祥,看向康思杰说着话,出去时不忘把角落里的尿盆拿出去。

    吃完早饭加午饭的一餐,高明楼顶着烈日回来了。

    “吴先生,吴先生!肚子里的蛔虫果然出来了!”

    “哈哈哈,他们个个都看傻了!都害怕了!不会再乱嚼舌头了。”

    昨晚,康思杰把带回来的“宝塔糖”驱蛔药给了高明楼一部分,

    当晚就让他在村上找几个青壮的后生,请他们吃了‘糖’。

    上午劳动间隙拉出来的米田共里果然有着几条正在蠕动的蛔虫。

    “知道肚子里藏着蛔虫吧,现在它出来了,你们不信的就看多几眼,看是不是真的。”

    “你们吃下去的好东西,都是让蛔虫先吃哩。”

    “你们的肚子里还有,里面还有几条虫,要吃几天糖呢,”

    “吴先生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知道的不比你们多?你们个个都是大字都不识一箩筐的文盲,还在背后乱嚼舌头,说人家矫情!”

    “看你们还敢不敢乱吃生水!记住了!往后水都要烧开了再吃!不然,肚子里的蛔虫又得长出来哩。”

    到现在高明楼的心情仍有些激动,像是见到了真理,又像是发现了奇迹,他所缺少的知识,在他眼前彰显着力量。

    高明楼给康思杰描述着现场的情景,他听到传信,蛔虫真的出来后,兴冲冲地跑了过去,来到川道两边的玉米地,一处小小的山坳位置,搭建有一间,给劳动的社员解决拉撒问题的茅房。

    然后他看到了大缸里面的蛔虫。

    “吴先生,我也说了,这药五分钱一个,可以自己上县城的药店买,不想去县城的,吴先生这里也卖五分钱一个,。”

    “吴先生,三星那边可以给学生吃了么?”

    高明楼上身微微向侧方倾斜,耳朵像是要竖起来,带着明显讨好的语气,问及了事关小儿子三星的前程。

    “不用急,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康思杰看向高明楼粗糙厚大的手掌,肌肉结实的双臂,精壮有力的身体,

    再看向自己细皮嫩肉的‘娇躯’

    “先让接受能力强、身体健壮的后生吃了,看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等后生们都好了,再让40到60岁的老汉吃半颗就可以了,”

    “这些人吃完,再让村里的小孩吃,”

    “有疾病在身的人不能吃,身体临时不适的人也先别吃,”

    “这就是让乡亲们来我这里拿药的原因。”

    为了得到这位村上大队支书、强力干部的支持,康思杰详细地多解释几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啊。

    当下乃至于后世,在封闭的农村环境下,最为看重此事。

    不孕不育,女子不孕,男的不育,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直不起腰,

    后世的说法已是社会性死亡。

    流言蜚语,让人看不起也就罢了,绝户才是让人恐惧的最终源头,

    人人都会‘吃’绝户。

    并且,以高明楼的性格推导,

    他存有担心事情败露,会动摇他历年才在村里形成的威望,

    所以才会逼巧英‘借种生蛋’?

    康思杰牵着小毛驴,望着远处的后山,

    包裹着岩石的黄土上,生长着几片灌木丛,一簇竹林,

    在阳光的反射下,摇曳的叶子苍翠的想让人逃避。

    已经过去事情的都过去了,要向前看,只能向前看。

    未知的‘神明’,将我送来到此方世界,做能做的事?

    做应该做的事?做遵循本心想去做的事?

    现在不是都已经在做着么?

    “吴先生,你回来了哩。”

    “吴先生,我早上刷牙了。用了你给的软毛牙刷,刷牙真不疼哩。”

    “牙膏也甜哩,真想吃下去。”

    “还用了你给的毛巾,真柔软哩。”

    “吴先生,”

    昨晚,康思杰将包里预备的一套洗漱用品给了巧英。

    院子里撑着几条竹竿,竹竿上晾着被子床单枕头套,还有漂亮的裙子。

    巧英装扮得像是一名家庭主妇,腰上系了一条围裙,手上戴着袖套,小跑出院门,要去迎接着她的‘丈夫’,一边说着开心的话,一边拴好了毛驴,再一起进了窑子里,似乎这里就像是她和他的家。

    “吴先生,裙子太贵了我不能要,你退回去吧。”

    在窑里帮忙着收拾的巧玲飞速地看了一眼进来的身影,又快速地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脚背。

    “你看这样好不好,当作是你考上大学,提前送的贺礼,行哩?”

    康思杰笑呵呵地打量着巧玲,用起了谈话的技巧,借以转换话题。

    经‘有人’细心观察发现,刘家三姐妹中,巧玲行为表现最为羞涩。

    盖因她上了学堂,读了书籍,导致精神世界丰富的原因?

    “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哩”

    果然,谈起了自己未明的前途,巧玲的两眉间皱起了“川”字,变得愁眉苦脸起来。

    “吴先生,你是大学生毕业的,你教教巧玲哩。”

    心里向着康思杰的巧英,拿过了巧玲手里的裙子,想将它洗了(就不能退货),听到妹妹的语气的苦涩,为她心疼之余,不由地想起了‘有人’是个文化人。

    “好。”

    1980年的高考考试科目,

    理科有语文100、数学100、英语100、物理100、化学100、政治100,理科总分600分。

    文科有语文100、数学100、英语100、政治100、历史100、地理100,文科总分600分。

    因中间国民教育中断时间不短,故有英语高考成绩的30才计入总分。

    国内的学校都会举行预选考试,达到成绩线的人才能参加高考。

    一般准考生根据预选考试出来的分数填报大学,多数高考志愿表,都是从上往下,从顶级学府到普通学校,顺序写下来。人人都向往着大城市,大多数学生第一档志愿都会写上京大、水木大学、复丹大学和南铠大学,然后第二志愿是其他省份的大学,或是本省的大学,一直到本省的专科。

    另有‘高中专’(高考进中专学校,和明年开始的初中专)这个特殊志愿,是全国最优秀的学生才敢去报名报考,这些红彤彤的莘莘学子们是期望自己早日学有所成,就能早日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通常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再有录取通知书。只要能达到本省公布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即使外面的大学去不成,还有本省的学校接着,一定能有大学可读。

    记有1980年的全国卷高考,报考人数333万人,录取人数只有281万人,录取率只有8。

    能考上大学的人都可自称为当代天骄,如此,这些天骄也会不由自主地坚信自己是在承担着时代重任,然后做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让巧玲回家拿来几份试卷后,康思杰仔细看了,也尝试着解答。

    现在的语文、数学、政治、历史没有选择题,真不会就得零蛋。

    经过自行测验后,康思杰发现当代学校教授的知识虽然不如后世那般宽广,但知识点比较‘细’。

    有些知识,‘有人’也答不上来,尤其是地理试卷,例如看到题目有问一个非州国家的主要的矿产资源有什么,当下傻眼。

    并且,英语、历史、地理三科,只能靠考生长年累月积攒的记忆,康思杰觉得自己能指导巧玲的,只有语文、数学、政治这三个科目,可以传授些答题的技巧。

    不过,自己也要复习一下当下的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教导他人。

    于是,康思杰把巧玲家里,闲置的初中课本都拿了过来,翻看一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