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第章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3)
(二)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即“疯牛病”(mad cow disease),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元空泡形成为特征。病牛终归死亡。
本病首次发现于苏格兰(1985),后爱尔兰、美国、加拿大、瑞士、葡萄牙、法国和德国等也有发生。英国的bse流行最为严重,至2014年累计确诊达184624例,涉及33000多个牛群;其他国家已证实的bse病例数有6029余头。
目前公认是牛食用了污染绵羊痒病或牛海绵状脑病的骨肉粉(高蛋白补充饲料)而发病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怀疑由于食入病牛的肉奶产品而被感染的人海绵状脑病(新型克-雅病)患者,因而引发了一场震动世界的轩然大波。欧盟及美洲、亚洲、非洲等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已先后禁止从英国进口牛及其产品。
【病原】
本病病原为与痒病病原相类似的一种病毒。一般认为,bse是因“痒病相似病原”跨越了“种属屏障”引起牛感染所致。
1986年,well首次从bse病牛脑乳剂中分离出痒病相关纤维(saf),经对发病牛saf的氨基酸分析,确认其与来源于痒病病羊的prp是同一性的。
bse的prp在病牛体内的分布仅局限于脑、颈部脊髓、脊髓末端和视网膜等处。
【流行病学】
无论自然感染还是实验感染,其宿主范围均较广。bse可传至猫和多种野生动物,也可传染给人。患痒病的绵羊、bse种牛及带毒牛是本病的传染源。动物主要是由于摄入混有痒病病羊或bse病牛尸体加工成的骨肉粉而经消化道感染的。
本病一般与性别、品种及遗传因素无关,但从病例上显示奶牛发病数高,且以荷斯坦奶牛病例最多。
bse的平均潜伏期约为5年,发病牛龄为3~11岁,但多集中于4~6岁青壮年牛,2岁以下和10岁以上的牛很少发生。大多数肉用牛于2~3岁即被屠宰食用,故实际感染bse的牛数应远多于临床病例数。据估计1985-1995年,有70多万头潜伏期bse病牛进入人的食物链,这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临床症状】
病程一般14~180 d,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多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常见病牛烦躁不安,行为反常,听觉和触觉敏感。病牛常因恐惧、狂躁而表现出攻击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常乱踢乱蹬以致摔倒;磨牙,低头伸颈呈痴呆状,故称“疯牛病”。
少数病牛头部和肩部肌肉颤抖,后期出现强直性痉挛。泌乳减少。耳对称性活动困难,常一只伸向前,另一只向后。病牛食欲正常,粪便坚硬,体温偏高,呼吸频率增加,最后常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病理变化】
眼观病理变化不明显。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的主要病变是脑组织呈海绵样外观(脑组织的空泡化),脑干灰质发生双侧对称性海绵状变性,在神经纤维网和神经细胞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空泡。角质细胞肿大,神经元消失,无任何炎症反应。
【诊断】
根据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可做出初步诊断。
本病既无炎症反应,又不产生免疫应答,迄今尚难以进行血清学诊断,所以目前的定性诊断以大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主。
脑干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网空泡化具有证病性意义。据well等(1989)报道,以脑干区特别是延髓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空泡变化来诊断bse,其准确率高达996。
作为确诊,还需进行如动物感染试验、prp的免疫学检测和saf检查等实验室诊断。
【防控】
本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也无疫苗。
控制本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捕杀、销毁病牛和可疑病牛,严禁屠宰和销售病牛及其肉制品;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动物蛋白(肉骨粉等);禁止从发病国家进口活牛、牛肉及其制品、牛精液、胚胎和肉骨粉等。
我国尚未发现本病,但仍有从境外传入的可能。为此,要加强口岸检疫和邮检工作,严禁携带和邮寄牛肉及其产品入境;建立bse监测系统,对其采取强制性检疫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屠宰,取脑各部位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如符合bse的诊断标准,对其接触的牛群全部处理,尸体焚毁或深埋3m以下。
【公共卫生】
牛海绵状脑病的流行使相应国家的畜牧业生产遭受了严重打击,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引起了世人的恐慌。在给这些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给各国海关检疫部门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严格的进出口管理措施,严防含有病原因子的牛肉或饲料进入国门。
一方面预防bse在牛群之间的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预防bse在人类中的传播。我国还没有发生bse的相关报道,所以预防工作更显关键。
(三)貂传染性脑病
貂传染性脑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 tme)是一种亚急性的脑海绵样变性的疾病,无炎症变化,病死率几乎100。其病原的特性与痒病病毒相似。以痒病病料接种水貂,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脑组织学变化与自然发生的水貂脑病不能区别。
取病貂脑组织乳剂做皮下或腹腔接种,可使水貂、雪貂、臭鼬、浣熊、仓鼠、山羊、绵羊和猴感染发病。水貂口服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年。病初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和衰弱、皮毛变粗,由后肢开始发生运动障碍,尾向上弯于背上。继而出现嗜眠,最后不能行动和丧失定位能力。患病动物一般经4~6周后衰竭而亡。诊断和防控措施可参照痒病。
(四)鹿慢性消耗性疾病
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 cwd)是鹿发生的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它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病鹿表现为慢性消耗,体重逐渐下降,行为异常,最后死亡。
该病主要感染北美地区的黑尾鹿、白尾鹿和美洲马鹿,一些野生和家养的反刍动物如牛、绵羊和山羊与染病鹿直接或间接接触也可被感染。
cwd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潜伏期较长,数月到数年不等,多种发病鹿年龄都在1岁半以上,但也有少数不到1岁的鹿发病。主要病理学变化是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细胞退化、空泡化,最终被星形胶质细胞替代。发病动物表现出恶病质状态,病程持续1年左右,最终死亡。
(五)库鲁病
库鲁病(kuru)又称震颤病,是人的一种以小脑变性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库鲁病的病原与痒病病原一样,也是一种病毒,在感染脑组织中能长期存在。
取病死者的脑组织乳剂经脑内或非神经途径注射,可使多种灵长类、水貂和白鼬感染发病(潜伏期10个月以上),实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病理变化与病人相同。
人感染后潜伏期为4~20年,最初表现为轻微的步态不稳、说话含糊不清和躯干有细小的震颤,继而出现明显的运动失调、震颤以及发音和吞咽困难,但无痴呆症状,最后不能站立和坐卧,3~9个月内死亡。神经系统病理变化与痒病相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空泡化、星状胶质细胞增多和脑灰质呈海绵状,以小脑、脑桥和纹状体最明显。
该病仅发生于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福尔(fore)人聚居地,1956年以来已记录病例约2600个。最初的库鲁病可能是因食用克雅病病人脑组织的部落习俗引起的,其发生和传播也可能是食用死亡亲属脑组织所致,革除此陋习后,发病数迅速下降,现已几近消灭。
(六)克-雅病
克-雅病(cretzfeldt-jacob disense, cjd)也是由朊病毒引起人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由creutzfeldt于1920年首先报告,次年jacob又进行了详细描述,故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
克-雅病的潜伏期长达数年至30年,多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典型临床症状以广泛性小脑功能障碍、肌痉挛癫痫和脑电图呈周期性异常波(psd)为特征。
初发时表现记忆力下降、视觉模糊、言语不清、忧郁、淡漠等精神障碍,继而出现急性进行性痴呆,并伴肌痉李癫痫、坐立和行动困难,最后因大脑组织溶解而死亡。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脑皮质及小脑萎缩、神经元缺损、神经胶质重度增生、脑实质呈海绵状病理变化和淀粉样斑块形成等病理变化。
本病为最常见的人病毒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许多国家都有报告,一般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我国于1989年首次证实存在本病病例,此后不断有新的病例报道。
(七)新型克-雅病
新型克-雅病(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vcjd)是一种变异的人病毒病。
1994年首次发现于英国,至2001年8月已报道106例,其中大部分病例已经死亡。vcjd于疯牛病发生和流行后约10年出现,且集中分布于英国,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极为一致。
1996年英国公布一项专家研究报告,提出疯牛病可能通过食物传染人;1997年英、美科学家研究证明,疯牛病prp确能导致人类患vcjd,这引起了欧美乃至世界的极大恐慌。
vcjd与典型的克-雅病不同,它主要发生于青年,发病年龄多为14~40岁,平均为263岁;病程9~53个月,平均14个月。以常吃牛肉馅汉堡包的人最为易感。
大部分病例以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孤僻、萎靡和其他行为异常。
在病程早期表现为肢体和脸部的感觉障碍以及进行性小脑综合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记忆力障碍和肌阵挛痫,后期出现失语、失明、吞咽困难及痴呆等临床症状,但未见脑电图周期性异常波。
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基底神经节及丘脑的海绵状病理变化最为明显:在大脑和小脑内侧则以灶状形式存在,在融合的海绵状病理变化处较为明显。这与克-雅病海绵状病理变化多见于大脑皮层不同。
防控措施参见牛海绵状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