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 周村城,七十二家染坊
闻听后天是爷爷的忌日时,周念祖的第一反应,还真不是什么尽孝道。
而是冷不丁的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来:
周村城里的姓刘的,八成是他周继业的灾星
家里头有个掐着他脖子的刘青。
门外面是个压着他一头的刘莽。
周掌柜,里外都难过。
然而,心思缜密的周念祖了解到爹爹的难处时,静下心再细细一琢磨
恐怕事情,并不像表面上看得这么简单。
远的不讲,只说日子。
刘老爷的生辰是不是十一,外人肯定难以知晓。
只是十一这个日子,听着就不是什么娶亲纳妾的良辰吉时。
至于说,内里到底还存在着哪些不便启齿的隐情。
周掌柜和周太太不主动挑明,这特么让周念祖上哪猜去?
横不能周念祖追根溯源的问上一句,周掌柜那头,不卑不亢的回上一句吧?
可偏偏周掌柜还真就是这么一号人!
凡事呢,都喜欢压在心上。
有人问了,他就顺嘴搭音的讲一讲。
没人问正好,所有难处往肩上一放,能扛到啥时候就扛到啥时候,哪怕是扛不起了,他也不会说!
捞着这么个当爹的按理说,挺好。
起码作为他的妻子跟儿女们,能少受点累了。
可怕就怕,万一要是哪一天,周继业一个不留神,导致自身先炸了窑
那他们老周家,可就成了方圆十里的大笑话了。
到时候街坊临近的,还不是张口就来?
周家门里,当家的善心大
养活了三儿一女,个顶个的废物点心
顶不上梁,扫不净炕,睁眼会吃,闭眼就躺
唉,一念此处,搞得周念祖都是哀叹连连的。
罢了。
既然老掌柜惜字如金,妖爷我还是借着自己的能耐,慢慢的披沙拣金、抽丝剥茧去吧。
“爹,您要是有啥难处,只管跟儿子说。”
“憋在心里头,伤身子。”
周念祖还是象征性的添了一句。
周继业的反应,还真如他意料之中的那样,无力的摆了摆手,示意让娘仨各忙各的去。
回厨屋的路上,周太太倒是低着声音,像是喃喃自语一般,随走随说道:
“你爹他就是这么个人,啥事都搁在心里面,不愿跟人讲。”
“就是我,知道的东西,也不多。”
“刘老爷过双喜的事,还是听铁蛋儿他娘絮叨的。”
“刘家双喜盈门,咱也得实打实的添双份礼。”
“礼钱,不叫个事。”
“可他不该把日子,定在腊月十一。”
“说是找人算过了,单日子迎三房,和和美美寿又长。”
“只是咱周村的人,又有谁不知道,刘老爷之所以把日子选在那天,主意都是他的正室刘王氏拿的。”
“而那刘王氏的娘家人,恰恰跟咱又是同行。”
周念祖悉心的听完后,从周太太的话里面,摸出了几分门道,伸手掀起门帘子,跟着道:
“刘王氏?王家人?大昌染坊还是王记布铺?这两家人,可都姓王。”
娘仨进了厨屋,周太太笃定道:
“大昌。”
“哦。”
周念祖应了一声,跟着意味深长的望向了商业街的方向。
眼生寒光,犀利异常。
周村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抛开以种地为生的农户不谈,余下的,绝大多数都在做着跟丝绸布匹挂钩的行当。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养蚕浣纱,织丝贩布,大小门店,毗邻而立。
其中,光是以染布为主的家户,不多不少,刚刚好有七十二家。
这个数字,还是去掉了那些合起伙来,方才添了两三口染缸的一众散户。
自古同行是冤家。
都知道聚在一起方可生财,只是时间长了,难免会生出诸多嫌隙来。
更何况,真正会做买卖的人,有几个没有野心呢。
可这天底下的七寸劲,真就拧在一块了!
承蒙祖上余荫的周继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在人!
半点野心没有,就想靠着通和染坊,过上一份安安稳稳又舒舒服服的生活。
周念祖想着想着,就琢磨偏了。
他寻思,如果自己和陈六子没装着冻晕在周继业家门口
甚至往后的日子里,也不会遇到周家人
等到三五年以后
怕不是刘青跟采芹,连特么孩子都有了吧?
周家夫妇的坟头草,多半也有半尺高了。
日暮西山时,陈六子和柱子回家吃饭了。
进了街门,俩人还一个劲的叽叽喳喳着。
陈寿亭学着说书先生的样子,隔空拍了下醒目,张口就来了首定场诗: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诸位老少爷们莫要慌,今儿我给大家伙说段朱元璋!”
“好!”柱子扬了一下手,给陈六子捧场道:
“六哥,你可真厉害,这么长一段开场白,你听一遍就记住了。”
“不像我,这两年得空就去听郭大牙说书,到现在,我连书里的人名都记不清。”
“喂,俩人吵吵啥呢?”
周念祖听见门外传来声响,忙从屋里迎来出来,走到陈六子身边道:
“小六子,柱子,多少长点心,往后在外头听个戏听个书的,回到家就别学了。”
“就是学,声音也稍微小点儿。”
“咱爹今儿遇着点事,心气不是很高。”
陈六子倒抽了口凉气,问道:
“咋啦?”
“估摸着是让大昌染坊的人,给算计了一回。”
“大昌染坊?王家人?”
“嗯,走吧,先吃饭去,晚上咱哥儿仨再议。”
冻豆腐烩白菜,汁多味浓。
可晚饭时分,一家子却是鸦雀无声。
安静归安静,等到众人离桌后,窝窝头跟菜,啥也没剩,仨带把儿的,来了个风卷残云。
吃饱喝好了,小哥儿仨不急着回屋,而是围坐到了院子里那颗枝枯叶落的石榴树下。
周念祖三言两句把刘老爷贺双喜的事讲了一遭。
直到又一次提及大昌染坊四个字时,陈六子当即插话道:
“大昌染坊嘿,这可真是黄连树下栽苦瓜,你跟咱爹算是苦到一起了。”
“嗯?怎么说?”周念祖皱眉不解。
“小五子,你知道我是在哪遇到你的不?”
陈六子话刚出口,周念祖顷刻间就想到了。
“该不会你碰到我那会我人恰巧就晕倒在大昌染坊的门口吧?”
“算你说对了!你不光晕在了姓王的家后门,他们家的小少爷,还把你丢在了路边上!”
“呵~这可有点新仇添旧恨的意思了”
“六子哥、五子哥。”
柱子苦着一张脸,开口道:
“我琢磨,咱仨挨这冻着,也想不出啥好办法来。”
“刘老爷家大业大,没几个人敢招惹他。”
“还有那大昌染坊的王掌柜,仗着他姐嫁进了刘家门,愣是从小,做到了大。”
“一家子都是狠人。”
“头阵子王掌柜还找过咱爹呢,也找过刘大头!”
“说过什么我不知道,不过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周念祖和陈六子对视了一眼,俩机灵鬼彼此心照不宣。
姓王的找上门来,不管是找周掌柜还是刘青,无非是对通和染坊起了贼心思。
周掌柜肯定没有着了他的道。
倒是刘大头不好说。
保不齐这狗东西,暗地里就跟姓王的狼狈为奸了。
只是再一想,刘大头的胃口,可是比姓王的要大上不少呢
小哥儿仨跟三个臭皮匠似的,扎在一起,临了,也没能赛出个诸葛亮来。
柱子完全没主意。
知道啥想起来就说啥。
陈六子觉着,隐忍当先。
势不如人强,他进我让。
留得半座青山,不怕江河不转。
为今之计,还是先得将染布的本事,握进手里才行。
对此,周念祖,无法苟同!
染坊之间的尔虞我诈,妖爷周念祖,尚没有插手的意思
毕竟周掌柜的还在当打之年,生意经,当由他来念。
只是
妖爷我魂穿少年的头一夜,身躯就被大昌染坊掌柜的儿子王有贵,给随手丢到了大街上这笔账
不知道还则罢了。
知道了
岂有不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