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恶子夺朱 > 第4章 传统技能

第4章 传统技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郑直家勉强算得上是将门,当然是不入流的将门。和大明数不胜数的卫所军官家族一样,拥有一项神奇的技能,站错队;却又和大明数不胜数的卫所军官家族不同,总能起死回生。

    七世祖郑四四在前元就是汉军百户,作为扩廓帖木儿麾下一员为前元内讧贡献了宝贵的力量,积功升为千户,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在太原跟随扩廓帖木儿的四万嫡系一起被明军俘获。

    入明后又为大明征战四方,积功做到了山西都司平阳卫副千户。虽然军职不算低,但是郑四四作为归正人在大明军中其实属于靠边站的角色。也正是和大明军功勋贵们沾不到边,才让他顺利的度过了太祖时期的腥风血雨。随着革除君临朝称制,郑四四的神奇技能开始正式发挥作用了。不服老的他带着成年的四个儿子随军伐燕,然后靠着悍不畏死在建文四年升山东都司都指挥使。只是没等他到任,燕王已经进了南都。所谓识时务者为英杰,身在济宁的郑四四果断拒绝盘踞济南的官军呼唤,马不停蹄的,舍近求远的,绕道前往北平向燕军投降。老人家征战多年,和燕军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在革除君与燕王,新帝与世子之间,他还是很清醒的。进入永乐朝太宗为收买天下人心,大赦天下,郑四四和很多愿意自新的靖难罪臣一样在狱中获释,领旨谢恩后返回平阳卫领副千户带俸差操。

    四年大梦一场空,虽然靖难之役搏命弄到的功勋没了,前后搭进去八个儿子,但是终究让他保住了命,郑家保住了根。

    六世祖郑九汉三十岁之前没有离开过平阳,据郑直猜测,是为了给郑家留种,因为这位老祖太能生了,平阳郑家三十门可不是盖的这还没算失落在交趾,广西的十几门。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郑家太恭人才同意了他走门路从征前往交趾,实在是仅凭借郑九汉的俸禄养不活这么多孩子。

    靠着敢打敢拼,十多年的经营,还有郑四四靖难之役旗帜鲜明的千里向当时的燕王世子如今的先帝仁宗投诚,郑九汉好不容易升为了镇夷卫署都指挥佥事。只是将军难免阵前死,宣德二年于交趾应平宁桥携众子同族二百人战死。

    五世祖郑金也算是郑家少有的安分的人。宣德三年到京刚刚比试,就传来了弃交趾的消息,转于平阳卫袭职指挥,先后带俸差操、管事、佥书、掌印,一辈子平平安安,最大的功绩就是闹出了不少龌龊事。郑直听说这位祖宗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平阳府的各级流官称兄道弟,然后灌醉人家,去品鉴一下对方后宅春色。据说当时武官地位尊崇,被发现了,最多就是赔点钱了事。

    四世祖郑骥并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如同郑直如今一样是平阳卫舍人,可是赶上了英宗北狩京营尽没的局面,从十几个寡嫂那里凑了几百石粮食以负粮输边例,授玉林卫试百户于杀胡口听用,这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了哪曾想郑家的祖传技能发威,因缘际会获得了当时驻守于威远卫,几年后的风云人物游击将军石彪的赏识。郑骥一路高升最高曾经做过独石堡守备,锦衣卫指挥使,却因为是石彪的老部下,虽然靠着夺门之时率先背起英宗的功劳捡了一条命却全家充军三万卫。按理说郑家郑骥这一支也就败了,绝没有起来的可能。可是世事无常,大圣大慈,至皇至道的宪皇登基,赦免了包括郑直的曾祖郑骥在内的残存无几的石彪旧部。虽然不是官复原职,兵部将郑骥降为平阳卫镇抚带俸差操,可是总算为郑骥这一支再爬起来提供了基础。

    郑直的祖父郑琪同样大起大落,十岁之前经历了由紧巴着吃穿到锦衣玉食,之后六年又经历了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任人欺凌。袭职之后凭借着在辽东练就的身手于会举中脱颖而出,在辽东、大同、宁夏等处立下累累战功,短短十几年,不但进后军都督同知,诰封祖母韩氏为一品夫人,封赠三代,还给几位伯父都弄到了千户、副千户不等的世职。眼看着封伯都并非是痴心妄想,却不想风云突变,随着锐意进取的汪太监被贬,郑琪再次因为站错队而一朝倾覆。身为王越信重的得力战将,郑琪职降六级,以署指挥佥事被异地安置到真定卫带俸差操。

    到了郑直父亲郑禄这辈,自然依旧想要重振祖上荣光,奈何时移世易。作为外来户的郑家在卫内处处吃瘪,于京卫武学考封回卫管事的郑禄甚至都没有走出真定卫。随着弘治九年的滹沱河溃堤,新的河道将郑家在真定购置的数千亩良田精准的吞没,雄心万丈的郑禄一病不起,隔年就丢下孤儿寡母离去;同年,郑直母亲颜氏也因心中郁结撒手人寰,追随郑禄而去。

    祖父郑琪五子,却只有郑禄是嫡子,前边四个全是庶出。因为祖父郑琪生前安排的太过周到,以至于他老人家故去之后,大伯郑祝,二伯郑福就找了借口各自接了生母去蔚州和汾州,再少联系;长在郑直祖母韩氏身旁的三伯郑祈没有袭职,而是走了文举的路子,如今在东平州任知州,世职由其子郑俭承袭;四伯郑祤和郑禄最亲,却英年早逝,没有成亲就战死在了大同。

    郑直兄弟五人,郑仁,郑佐,郑佑,郑传,郑直。按理说四伯的世职应该由嫡支郑禄这一门承袭,可是这时候长门郑祝,二门郑福冒了出来为各自次子争袭。一番狗血之后,当时还在世的郑禄在郑直舅父甘肃东路参将颜玉的帮助下,将第二子郑佐过继给英年早逝的郑祤作为嗣子,袭职平虏卫副千户。长门,二门自然不满,以至于连以往逢年过节的虚应其事都不再应付。祖母韩氏是个见惯大风大浪的女中豪杰,对此并不在意,在郑禄死后自然主持家业,一面支持郑仁,郑佐振兴家业,一面针对如今清朝右文的趋势,请来藁城监生张子麒教导郑佑,郑传。对于体弱多病的郑直其实祖母反而没有安排,每次看他的时候都只是要求郑直养好身子。

    相比之下,故去之前的母亲颜氏反而想的比较多,为他规划了成年后入神乐观充乐舞生,虽然不能成亲,可是胜在安稳,说不得将来也可以做太常寺卿。

    打定主意的郑直立刻决定,近期回真定一趟,现在赶紧另找地方把这些金子藏起来,看看有什么买卖可以钱生钱。是的,老郑直告诉他的地方一共有五处,其中真定城里就有一处,用不着他带着六百多斤的金子冒着巨大风险送回去。他如今有钱了,既不想从文也不想从武,躲在兄长们的羽翼之下学着五世祖郑金一辈子吃喝不愁不是挺好吗。至于要不要分给其他兄弟,当然要分,可是怎么分,多会分,郑直还没有想好。如果是郑仁,需要,郑直二话不说都拿出来也没问题,至于其他几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