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光之源泉 > 第98章 杨学山的仕途之路——苹果引发的风波(二)

第98章 杨学山的仕途之路——苹果引发的风波(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面对赵长官的诋毁加恐吓,杨学山轻蔑地一笑,说: “你吓唬谁呢?你召集总支委委员开会?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有这个力权吗?你想撤换谁就能撤换谁吗?你要能用几瓶酒撤换一级组织的领导,天下不都是你赵长官的了吗?还要党的组织部干什么?”然后,杨学山不屑地看了赵长官一眼,说,“你真以为干部组织原则是儿戏呢?啊?”说罢,杨学山深深地吸了口气,坚定地对赵长官说,“只要我还是林地所的一把手,谁也别想把公家的苹果送人情去!假公济私这是典型的腐败。我们党历来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是共产党执政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保障,是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法宝。只有以断腕的勇气把腐败分子从社会主义肌体内清除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彰显出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贪官污吏是人民最深恶痛绝的!虽然我官不大,但反腐倡廉的责任一点儿也不小。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干部不论职务大小,都应当以“为人民服务”为为官之道,做到公正、廉洁、为国为民。如果每一位干部都能从自我做起,不贪不腐,一心为公,并检举揭发贪腐,就会形成一个反腐倡廉的钢铁长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蒸蒸日上永世不衰,人民的福祉就会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就会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杨学山不仅这么说,还这么做。虽然杨学山管着一个大苹果园,家里人经常吃的都是花5分钱一斤买来的烂了一块的苹果。我不记得家里没拿回来过整筐整筐的好苹果。杨学山不仅在拿苹果送礼的问题上大公无私,在其他方面,也体现出他党性原则强的品德,比如在单位招工的事上。

    那个时候,国家有硬性规定,下乡知青在农村劳动锻炼不满两年,是绝对不能回城就业的。然而,这并不是说上山下乡劳动锻炼两年后肯定就能回城就业。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的限制,城里就业岗位有限,僧多粥少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上山下乡超过两年的,甚至已经在农村劳动锻炼五六年七八年了,都回不了城。这并不是哪个领导特意卡着谁不让回城。其实,不管高层领导,还是低层领导,心都是肉长的,无缘无故地都不希望哪家的孩子在农村劳动锻炼满两年后继续窝在农村,都想当孩子在农村劳动锻炼满两年后,马上回到城里就业,过上比农村好得多的城市生活。只要你能搞到回城就业指标,你回你的!而大多数上山下乡知青满两年回不了城就业的,都是因为没弄到回城就业的指标。

    搞不到回城就业指标,回城就落不上户口,也没地方上班给你发钱,自己也养活不了自己。为了生存,只能继续在农村劳动锻炼。所以,上山下乡满两年能不能回城就业,关键看你能不能搞到回城就业指标。

    另外,当时的政策规定,不只是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在农村锻炼满两年的,也可以进城就业。这就扩大了进城就业的大军,增加了进城就业的数量,加大了进城就业的压力。也使得本来进城就业指标更加紧俏。而且,那个时候,就业门路单一,不像现在就业门路多元化,政府单位进不去,还可以去各种体制的公司。那个时候叫公司的单位,也都是国家单位。想进去,也得占用进城就业指标。所以,那个时候,知青唯一的出路就是搞到进城就业指标,别无他路。这就让争取回城就业指标的单行道拥挤不堪。为了给到就业年龄的孩子搞到一个进城就业指标,各家长都寝食难安绞尽脑汁,对回城就业指标格外敏感,到处打听消息,只要听说哪儿有就业指标了,蜂拥而至,勇往直前。

    1973年,林地所批了三十个就业指标。这一下惊动了太行县城!——林地所可是国家省里的单位!不是小小县城的单位!进了省林地所,不仅讲起来很有身份,找个媳妇也比县城就业的上几个档次。所以,这三十个就业指标就成了太行县的众矢之的。托门路,找关系的人络绎不绝。杨学山的爱人对杨学山说,两个儿子正好高中毕业需要就业,想法给孩子弄上两个指标?

    其实,作为林地所一把手的杨学山稍微运作一下就可以借着林地所获批的三十个就业指标的机会解决两个儿子在林地所就业的问题。比如,开个总支委员会议,把名额与几个委员分一分,然后再给各科室的领导一个,省下几个做做门面,他两个儿子的就业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但杨学山考虑了几天后,对爱人说,这三十个就业指标,不只全林地所的人盯着,全太行县的人也觊觎着,作为单位一把手,必须按党性原则办事!林地所这三十个就业指标一个也不能两个儿子。并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别指望从我这儿走后门安排工作,现在只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有本事就在县城混,没本事就回老家种地去!”最后,杨学山硬生生地没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占用林地所的就业指标。

    招工中,杨学山不仅以身作则不以权谋私,还严格把关,防止有人投机钻营,这又得罪了不少人。

    林场一职工觉得林地所招工非常难得,就给自己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报上了名。

    杨学山看着脸庞稚嫩的孩子,重心长地对这个职工说:“孩子该上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长知识,一个人没有文化将来到社会上要吃亏的。”

    这个职工却说:“农村也上不了什么学,还不如早就业,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上了班还可以边工作边学习。”

    杨学山对这个职工说:“你这儿子太小了!说13岁,看这稚嫩的面相,也就10来岁的样子。我们现在要把你儿子招进来,那些没占上指标的职员会告咱们违反国家规定,雇佣童工的。到那时候,你儿子还得被告下来,回家上学去。”

    ……

    后来,杨学山把这个职工的、将年龄改成13岁的儿子从招工名单上拿下来了。

    这可惹怒了这个职工,他大闹特闹,用脚踹杨学山的门,追着杨学山骂大街,还举着铁棒要打死杨学山,他还无时不刻向杨学山泼脏水,到处说杨学山没有工作能力,没有群众威信等等。他还向上写信,告杨学山利用职权,把本来应该是他儿子的就业指标给了自己的侄女。

    自然,赵长官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也不会袖手旁观!于是,太行县不失时机地派来了调查组,气势汹汹地要查办以权谋私,为自己的侄女大开方便之门的杨学山。

    杨学山被问得一头雾水,——什么时候林地所冒出来一个侄女来?他杨学山就一个侄女,而且还在罗山中心学校上学。便理直气壮地让调查组把这个号称是自己侄女的杨春梅的人叫来,如果这个叫杨春梅的当着他杨学山的面说自己是他杨学山的侄女,并是占用这次三十个招工指标进林地所的,他杨学山当场把她开除了。

    这个叫杨春梅的女孩本想,林地所的一把手姓杨,她也姓杨,就想混淆视听狐假虎威一下,让旁边的人不敢欺负她,何曾想,竟惹了这么大的祸。赶紧对调查组的人矢口否认自己说过的话。

    后来调查组东奔西走查清楚了,——杨学山说得是实话,杨学山就一个侄女,也确实在上学,而这个叫杨春梅的女孩的家与杨学山的老家隔着近二百里路,杨学山与这个叫杨春梅的女孩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林地所这三十个招工名额给杨学山这个主事的人带的麻烦不只这些,林地所旁边村庄的干部听说林地所批下来了招工指标,也召集一群农民跟杨学山要指标。他们闯进林地所,聚集在杨学山办公室门前扬言,林地所占着他们集体的地盘,如果不给招工指标,就推平林地所,铲掉苹果树等等。杨学山站在办公室门口,面对扛着锄头、镐头和棍棒闹事的农民,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严正地告诉他们,林地所这三十就业指标是专门批给林地所教职员工的,目的是解决林地所教职员工的子女就业困难的,不能分给其他任何单位!不管谁,都别想猎取其中的名额。杨学山坚定的态度硬是吓退了这些无理取闹的农民。

    杨学山从不利用职权贪污腐败,始终两袖清风。一次一个转业军人想转业到林地所,就想走夫人路线。当他打听到杨学山的爱人是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而太行县又不供应大米,就给韦美娟扛了一袋大米。虽然当时规定的粮票和工资已经很难让杨学山的四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孩子吃饱饭,但还被杨学山勒令家人把这一袋大米退回去了。

    ……

    现在,很少有人相信这样真实的杨学山的存在了。但在那个年代,杨学山这样的干部还是不少的。杨学山这样的干部之所以这样行事,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和高风亮节思想品德。杨学山这帮工农干部一出道就深受党的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党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思想的教育,一睁开眼看这个世界,看到的领导干部们净是以身作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因而耳濡目染养成了办事严格按党性原则和文件规定秉公办事,以及事事遵循群众路线的习惯,从不越雷池一步,也从不想越雷池一步。他们纯朴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嗤贪腐和歪门邪道以鼻,唯恐自己的行为偏离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中如果谁被人指责说假话了多吃多占了,那此人肯定会觉得无脸面对群众,恨不得挖地三尺钻进地缝里,发自内心深感自咎。

    正是杨学山这样的干部形成了那个年代中底层干部的主流,奠基着共产党的执政为民的局面,使得那个年代的党风纯正,党的威信很高,共产党一呼百应,民心所向。正是在像杨学山这样一批民心所愿执政所向、思想上坚定党的方针路线的工农干部的带领下,社会上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夜不闭户绝不是个别现象。

    当然,那个年代也不是所有的干部都能像杨学山这样以身作则,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照党性原则办事。面对杨学山这样不识实务的“呆板”的人,也有不高兴的。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赵长官逼着杨学山在决议上签字的事。

    杨学山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面对赵长官的恐吓,硬是没在赵长官的提议上签字,赵长官那4:3通过的的提议也就形成不了有效的决议。结果,赵长官到任的第二年还是没如愿以偿地给陆棣送上苹果。

    气急败坏的赵长官找到陆棣报怨道:“杨学山顽固不化,如果叫杨学山总坐在林地所一把手的位置上,永远也别想吃上优质苹果。还是召开个总支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形成个总支委决议把杨学山撤了!”

    赵长官说完后,陆棣“哼”地笑了一声后,说:“你也用不着这么着急!俗话说,着急吃不了热豆腐!想撤掉杨学山林地所一把手,决不能像你说的那样简单:开个总支委会,多数一通过,就把杨学山一把手的职位撤了。如果都这样,那不乱套了?党组织的程序也不允许这样干。再说了,虽然决议以多数通过了,决议上撤掉杨学山的理由怎么写?写杨学山反对把苹果园的苹果当礼品送出去?这么写肯定是不行的!反对把苹果园的苹果当礼品送出去本身就是正确的,同意把苹果园的苹果当礼品送出去才是不正确的!……”

    “什么理由不是我说了算?”赵长官打断陆棣,自信地说。

    “看起来是那么简单,但是!”说到这儿,陆棣瞪着赵长官告诫道,“撤掉一个干部,上边是谨慎的。不会你写一个决议,报上去就完事了。上边要下来调查的。一调查,决议上写的净是些没依据的东西,不只你,我的可信度也会下降的,我可能也会受到牵连。”说到这儿,陆棣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所以说,不能像你说的那样干。你这样,拿县城东边的桑场换林地所的苹果园!”陆棣特意停下来,看着赵长官。见赵长官集中目光看自己后,陆棣小声地说:“把苹果园换过来,那不想吃国光吃国光,想吃富士吃富士了!而且想吃多少吃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赵长官使劲摇头说:“杨学山是林地所的一把手,这事,得杨学山拍板。他那么死板,一个苹果都不让送,拿整个苹果园换桑场,他更不同意了!”

    老谋深算的陆棣说: “杨学山不同意没关系。这事,你就可以召开总支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通过决议。林地所是一级组织,提出了以苹果园置换桑场的决议后,对林地所有行政管辖权的太行县委就可以根据林地所少数服从多数的决议做出批复。然后再一级一级向上报批。”

    “要是上边查下来呢?我们同意的几个支委不还得……”赵长官说到这儿停下来,担心地看陆棣。

    “查下来也没关系的!为什么呢?”陆棣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是拿公家的东西换公家的东西!换来换去,地皮都太行县公家的地皮,谁也贪占!”说到这儿,陆棣看着赵长官问,“你贪占了吗?”

    赵长官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陆棣见赵长官头晃得眼珠子都要晃出来了,放心地说:“你没贪占!我也没贪占!只是换了个东家。而且换的这个东家也姓‘公’!大不了,省林地院再闹着把苹果园要回去完事。但是!”说到这儿,陆棣停下来,瞪着两只眼,恶狠狠地说,“作为林地所一把手的杨学山的责任是开脱不掉的!肯定会被省林地院追究的!如果省林地院非追究着不放,咱们就里应外合、上下合力地一股脑地把责任推到林地所一把手的杨学山身上!叫杨学山灰溜溜地滚下台!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可以召集委员开个总支委会的原因!”

    “一箭双雕啊!”赵长官茅塞顿开,两眼贼光闪烁着得意地大声惊叫起来。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