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悠然一梦在人间 > 第40章 回忆往事·一定是你

第40章 回忆往事·一定是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厨房隔壁的药室内,案上摆满了一小堆一小堆的草药及瓶瓶罐罐,老爷子正忙着研磨草药,卫嫣在一旁帮着分拣归类。

    “神医!神医!动了,动了!……我家公子方才动了!”

    李笙从堂屋冲出来,兴奋地喊着,直奔小药室:

    “神医!我家公子方才动了,怕是要醒了,请神医前去……”

    不等他说完,老爷子放下手中器物,直奔堂屋西间。

    西耳房正在睡回笼觉的林叔明,忽地从床上坐起,准备披衣下床,却在听到纷纷前往隔壁的脚步声后,放下衣服,又回到床上,心绪不宁。

    “伍月,去看看……”

    “是!”伍月早就准备过去,但看自家公子又躺了回去,一时踌躇不前,见公子吩咐,便果断移步出门。

    几人围在昏迷不醒的赵云洛床前,看着老爷子一番查探,李笙急道:

    “方才分明是动了的,还出了声呢!”

    老爷子也不言语,把完脉,文斐问道:

    “如何?”

    “从脉相看,确有回转之势。且看今明两日,如若醒来,则救治有望。骆公子所中这一箭,当胸而入,贯穿至后背,若非位置稍有偏差,早已毙命。饶是如此,些微的脏器损伤在所难免,即使醒来,也得假以时日方可疗愈,若非身强体健,定也挨不过去……”

    “那……醒不来如何?”李笙急道。

    “明日之前若未醒转,老夫亦无法可解了。”

    “不!我家公子不能死!……求神医一定要救活我家公子!我家公子不能死,不能就这么死了……”

    “咳咳……谁在咒我……”

    躺在床上的赵云洛语声虽弱,在场却是人人都听得见,面露惊喜,李笙更是喜极而泣:

    “公子……公子醒了!公子醒了!”

    隔壁林叔明起先听到李笙的嚎啕大叫,心已经跌至谷底,眨眼工夫,竟又说醒了,该不会是……

    正胡思乱想间,伍月一瘸一拐地跑回来,兴奋道:

    “骆公子醒了!神医说有救了,公子可安心了!”

    是夜,林叔明一如既往地守在赵云洛床边。

    沉睡中的赵云洛,面色如纸般苍白,但却比前些天多了一丝生气。

    林叔明凝视着这张脸,他真的就是十年前,自己所救的孩童吗?

    思绪回到十年前。

    瑞历十四年春,远在京城的驸马爷,即林家二公子林仲晔,携大婚半载的妻子青元公主回姑苏静远侯府省亲。

    侯府上下乃至整个姑苏城一片欢腾,唯有他这个林家三公子林叔明,驸马爷的弟弟,因为一件事惹怒了母亲,受了责罚,连带跟着自己的小厮也统统被打发了,自己则被赶去城外寒山寺斋戒一月不得回家,孤身一人无人问津。

    从记事起,自己便不受母亲待见,同样是侯门嫡子,自己与两位兄长的待遇时常天差地别。年幼时还曾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惹了母亲不喜,于是百般努力费劲心思只为讨母亲欢心。

    后来方知,一切不过都是徒劳,因为自己并非她亲生,自己的生母未曾谋面,出生后不久便被父亲抱回家,作为嫡子养在这位侯夫人的名下。

    寒来暑往十数载,从一个弱小幼童成长为翩翩少年,无论他如何懂事乖顺,却从未在这位嫡母眼中寻到那种她对两位兄长时常流露出的溺爱与怜惜之情。

    呵,命定如此,又何须强求?

    在寒山寺百无聊赖的少年,最喜去枫桥发呆,看着人来车往,远眺江上烟波浩渺,一呆就是几个时辰。

    那日恰巧遇见一个小公子,虽是只身一人,却能自得其乐,那无忧无虑的样子,令他颇为艳羡。

    随着天色渐晚,行人渐稀,枫桥上呆了大半日的少年也正欲离去,却见那位小公子蹲在水边,似是在观看水中的鱼儿,看着那小小的背影,少年心中不免生出同病相怜之感。

    看他也当是出自锦衣玉食的豪门显赫之家,如此年幼,却孑然一身,难道也同自己这般,受尽冷落,无人关心?

    待林叔明缓步走下枫桥,再看过去,却是不见了那小公子的踪影。天色昏暗,依稀可见水中有水花翻腾,片刻间水面又恢复平静。林叔明暗道不好,遂疾步冲过去救人。

    时值初春,春寒料峭,傍晚的江水凉意沁骨。

    待他将人捞上岸来,吐了几口水,小公子仍是人事不知,只得将他带回寒山寺自己的住所。

    小公子当晚便发起了烧来,林叔明束手无措,所幸寺里有位通晓医术的老方丈,为小公子看了诊还送了药来,那是林叔明生平第一次学了煎药,亲自照料。

    两日后,小公子仍不见醒转。侯府倒是来了人,是父亲的老管家林叙的儿子林升。

    林叔明冷然道:

    “你来做什么?”

    林升比林叔明年长几岁,一直跟随林管家做些杂事,性子比较沉稳,人也机灵,见他如此态度,便知是受了委屈,正对侯爷有怨气,遂道:

    “三爷,侯爷也是昨日晚间方才知晓三爷在此斋戒,身边没了人,今日便吩咐小的赶来,跟着三爷……”

    林叔明嘲讽道:

    “既然不是接我回去,又何必假意派人来,是生怕我跑了,败坏侯府明声,故此才派你监视于我吧!”

    林升忙解释道:

    “三爷冤枉侯爷了,昨日侯爷得知三爷受了夫人责罚,被赶到寒山寺斋戒,也是动了怒的,只是碍于眼下家中有贵客,且前两日那小皇子还……,咳咳,总之府里眼下一团乱,侯爷不便因三爷的事再与夫人起了冲突……,侯爷让小的转告三爷,且委屈三爷安心在此静后,待一月之期满,侯爷定会补偿三爷。”

    心不在焉地听着林升的话,不经意间捕捉到那半句“前两日小皇子”,林叔明好奇道:

    “你方才说前两日小皇子……又是何事?”

    林升立即警惕地看了看左右,才悄声道:

    “回三爷,此事乃是府中机密,侯爷下了严令不得声张,否则是要掉脑袋的!

    此次随驸马爷回来省亲,青元公主还带了幼弟六皇子同来,不想刚到侯府第二日,这六皇子便不见了踪影!青元公主大发雷霆,驸马爷亲率公主府的侍卫,侯爷与世子爷也带领侯府所有家丁侍卫四处寻找,在城里寻了两日仍是没有下落,只得通报府衙借用官兵,虽未声张,却也搞得人心惶惶,今日已寻到城外来了!若是再无消息,小皇子怕是凶多吉少,侯府这次也要有大麻烦了……”

    “那六皇子多大年纪,是何模样,你可曾见过?”

    林升想了想道:

    “那日在侯府,远远的瞧了一眼,估摸着有八岁上下……”

    “你随我来!”林叔明转身向隔间走去。

    当林升看到躺在榻上沉睡不醒的小男孩,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林叔明问:

    “这可是那六皇子?”

    “这……这……正是……,他……他怎会在此?”

    林叔明看着床上的小公子,联想到他脖颈上挂的那枚价值不菲的玉佩,上面刻有一个“洛”字,心中了然。

    六皇子赵云洛,与当年的皇太子赵云乾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青元公主赵云碧则是他的亲姐姐,他们的母亲便是当时的薛皇后。

    林叔明不由苦笑:竟然真是六皇子!看来是自己想多了,这世上即便有人与自己同病相怜,也绝不会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六皇子!

    放下帘帐,回到外屋,林叔明将事情原委简单说了,林升听罢,思索道:

    “原来如此!既非有人绑架,那必是小皇子一时贪玩,偷偷溜出来至此……,所幸遇到三爷,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找到六皇子,咱们侯府也不必担惊受怕了!……若是侯爷知晓是三爷救了六皇子,必定欢喜,说不定,会立即让三爷回府!……我这便传信去……”

    林升说着就往外走。

    “你回来,不要去!”

    “为何?”

    “此事非同一般,眼下六皇子尚未醒来,暂且不要让人知晓此事为好。”

    “……是林升鲁莽了,不知三爷有何打算?”

    林叔明一时半刻也不言语,而是打量了林升半晌,直把林升看得心里发毛,才缓缓开口道:

    “侯爷派你来跟着我,可是让你什么事都听我的?”

    之所以有此一问,他是想知道林升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办事究竟是否可靠。

    “那是自然,只要三爷吩咐,小的立马去办!”

    “既如此,现下你三爷我想吃望江楼的蟹粉狮子头和水晶龙凤糕,你速速去买了回来!”

    “……这……”

    林升一脸为难,想说斋戒中不宜吃荤,却又想起昨日侯爷吩咐自己定要照顾好三爷,每日吃食不可马虎了,那是否意味着,不需要顾及什么斋戒不斋戒的?

    林叔明见他犹豫,嘲讽道:

    “怎么?是不想去?还是说我吃不得?”

    林升忙道:

    “三爷自然吃得,自然吃得,只是这望江楼远在城里,距离咱们这寒山寺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两个时辰,小的是怕到时候东西拿回来冷了……”

    “哪来这许多废话!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去去去,小的这就去!”

    林升走后,林叔明长舒一口气,至少此人不是站在侯夫人那边。

    过了没多久,隔间那位小皇子便有了动静,林叔明隔着帘帐瞧了瞧,小皇子果然是醒了,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简陋的床塌。

    林叔明心中一喜,正要掀开帘子进去,又觉不妥,若是就这样让这小皇子瞧见他,回去势必闹得人尽皆知,一旦被心怀叵测之人拿此事做了文章,编排自己别有所图,岂不麻烦?

    遂叫了一个小沙弥,喂他吃了些清粥,让老方丈也瞧过了,说是烧退了,暂无大碍,只因受了寒,仍需好生将养些时日,方可痊愈。

    当林升拎着食盒,风尘仆仆从外面回来时,小皇子已经服了药睡下了。

    “城里什么情况?”

    “四处都是官兵,正挨门挨户搜查着……三爷,要不咱们还是给侯爷捎个信吧,早点把这烫手的山芋送回去,恕小的直言,万一这小皇子醒不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他已经醒来了,无大碍。你手上可有侯府的令牌?”

    “哦……哦,令牌有!有!昨日家父给了小的一块,特地嘱咐说小的此次跟着三爷在外,万一遇了麻烦,有此令牌,行事会方便些。”

    林叔明点头道:

    “那便好!”

    第二日凌晨天将亮,林叔明让林升雇了马车,带上睡梦中的小皇子,一同向城中进发。为稳妥起见,还点了小皇子的睡穴,防止他途中醒来。

    原是要进城将小皇子悄悄送回府,再人不知鬼不觉地回寒山寺,谁知还未至城门,林叔明便远远瞧见自己那位二哥,即驸马爷林仲晔,黑着眼圈指挥着一队人马在街头巷尾逐一排查。

    林叔明当即让林升将小皇子赵云洛抱走,悄咪咪放在附近一处无人小巷子里,又设法引了官兵过来,让驸马爷第一时间发现小皇子。

    不消片刻,林叔明与林升在马车里,远远瞧着林仲晔亲自将赵云洛带走,二人方才调头启程赶往寒山寺。

    “三爷何不亲自将六皇子送回府,也好让侯爷知晓此事?”

    “知晓又如何?我虽救了六皇子,可别人并见得会如此认为!”

    林叔明宁愿无人知晓自己所做的一切,也不愿回侯府去遭人质疑,到头来自讨没趣。

    林升虽不甚理解,但也不可否认三爷在侯府处境委实不易,倒是白白让驸马爷捡了便宜,居了大功!

    半月之后,青元公主与驸马爷起驾回京。林叔明也回了侯府,侯爷果然兑现了承诺,对他做了补偿,不仅在府中单独设了一处园子给他,还答应让他跟着林管家学习打理林氏部分产业。

    也不知父亲是如何说服了母亲,从那往后,这位对他向来苛刻的侯夫人,虽是仍然没有好脸色,但却极少无故苛责于他了。

    一晃多年,林三公子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受人冷落、郁郁寡欢的少年。经过多年的历练,他既能行事周全,玲珑通透,轻而易举地让人人欢喜;也时常冷酷无情,狠戾果决,令人望而生畏、捉摸不透。

    于外界而言,林三公子无疑是可在达官贵人的圈里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而在侯府,一说起夜园的明三爷,人们则是既敬又怕,不敢招惹,敬而远之。

    就在当年那件往事几乎要被他淡忘之时,洛春江畔竟又被那顽劣少年唤起回忆。

    当年的小皇子长大了!

    且千里迢迢竟是为了寻他而来!

    然而在林叔明看来那件事本就不值一提,况且他也不想同皇家之人有任何瓜葛,故此选择了否认与回避。

    谁知那孩子竟是百折不挠,一而再、再而三地纠缠不放,令他不堪其扰。一晃又是两年,这两年里,不知闹出了多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

    林叔明不由地连连摇头,从回忆中回到现实,看向床榻上沉睡之人。

    两年前还是一个顽劣少年,如今已是肩宽背阔、英气逼人的男子。想起那日在风雨交加的密林之中,挡在自己身前的那个背影,坚毅挺拔,竟比自己还高出些许!

    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此人同自己当年救下的小男孩并非同一人?

    想到此处,林叔明心念一动,看向赵云洛的脖颈处,因为穿着睡衣,从领口处可窥见,锁骨下果然挂了根绳,末端隐藏在睡衣里。

    林叔明凑到近前,仔细瞧了瞧赵云洛的脸,可闻到微弱的气息,确认是熟睡的样子,这才伸出修长手指,轻轻拿起那根绳。

    即使再小心翼翼,指尖还是碰到了锁骨,林叔明心中一紧,手指顿在半空,片刻后见赵云洛仍在熟睡,没有反应,才又继续顺着绳子慢慢将吊坠拿出。

    看着眼前那枚刻着“洛”字的玉佩,与当年小皇子戴的并无二致,林叔明不由轻叹一声,低喃道:

    “果然还是你!……当年那么小一个,还不会水……”

    林叔明没有继续说下去,静静看着眼前这个男子,心中百转千回。

    片刻后,收拾心情,将玉佩放回,又将赵云洛敞开的衣领拉好,正欲起身离开,不料突然被人抓住一只手。

    “当年不会……现在会了……”

    林叔明吓了一跳:

    “什么?”

    床上赵云洛紧握他的手,将他又拉近了些,看着他笑道:

    “我现在会水了。”

    “……”

    林叔明自知失言,看着赵云洛那苍白虚弱却又充满生气的笑颜,一时无言以对,也忘了自己的手还被他握着。

    赵云洛顺势抬手似是想要触摸他的脸,却不知是因为没了气力还是别的什么,一只手终是停留在半空,最后搭在他的手臂上,继续道:

    “你终于肯承认了,……我就知道,我没有认错人,当年救我的人……一定是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