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悠然一梦在人间 > 第14章 寒山古寺·算命道士

第14章 寒山古寺·算命道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攸攸一觉醒来,已近午时,爷爷与丰伯早已经回了客栈,遂忙起身梳洗。

    “周妈妈,师父可曾出去?”

    周妈妈道:

    “文先生不曾出去。”

    苏攸攸:原来师父也睡了懒觉!

    收拾妥当出了门,见文斐恰巧从房间出来,正往老爷子与丰伯屋里去,遂也与周妈妈跟着一道去了。

    进了老爷子房间,文斐问起那萧家小公子的情况,老爷子便把看诊始末同大家说了,后又叹道:

    “若非这小公子生于公侯权贵之家,怕是也难调理成如今这番光景。”

    文斐略有所思地道:

    “如此说来,最迟月底,那小公子便要上山常住了,苏老打算如何安排住所?”

    “老夫也正在考虑此事,若是临时住几日,那么西耳房的书房或你那西厢课室,稍微打理一番皆可,只不知那小公子会带几个随身伺候的人,若是长期居住,倒显得有些不便。尤其攸儿如今独自住在西隔间,本就不甚妥当。”

    “是,松年亦有同感。”文斐略一思索,道:

    “不若将后山那几间旧屋重新改造一番,让那小公子住去?”

    “也可,只是初期诊病怕是略有不便,况若小公子只随身一个小厮,自己生火做饭怕是不会的。老夫原是想将后院整治一番,让攸儿搬去后院,主仆二人日常起居在一处也方便,只是那小药房需得有个去处。”

    文斐道:“依松年看,索性将后院扩建,多加几间房舍,住人及仓储兼而有之,后山旧屋也一并整治起来,日后指不定都会用得上。”

    老爷子点头,叹道:

    “见尘与倾音在时,也曾有此规划,要给攸儿建一个像样的闺房与院子,只是如今老夫力不从心……”

    文斐闻言即刻朗声道:

    “苏老无需多虑,将此事交与松年即可!”

    文斐接着又问老爷子接下来如何安排,老爷子道:

    “攸儿初次来姑苏,老夫也有多年未曾来此,可在此多逗留一日,松年安排大家四处走走看看,后日再回洛明山。”

    文斐欣然应了。

    此时已是正午时分,到了饭点,众人随着老爷子去了平江路一个巷口,在一家面摊吃了面,味道竟然相当不错,随后便逛起了姑苏城。

    苏攸攸前世去过几次苏州,各处景点也都了然于心,如今却是大相径庭,虽说依然有平江路,依然有伍子胥的历史典故,但却没有拙政园等一系列苏州园林。

    姑苏城最大的园子,就是静远侯府的府邸了,倒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自己不曾随祖父同去。

    大家走走停停,一个下午很快过去,于望江楼吃了晚餐回到客栈,约定第二日去姑苏城外一游,顺便去寒山寺拜上一拜。

    江南春色撩人,此时的姑苏城外,正是一片醉人风光。

    一行五人,早早出了城,一路上文斐不时向苏攸攸解说着各处典故由来,得知虎丘剑池在眼下竟也是闻名遐迩。

    苏攸攸想起前世,虎丘剑池游客常年络绎不绝,拍照都排着长队,如今已是隔世,不知又会是怎样的风光。

    到了虎丘山下,果然同前世景致极为相似,唯独不同的是,此处并无那许多文人墨客到此一游的石刻字迹,仅有寥寥几处,且有些残缺不全难以分辨。

    一行人在虎丘逗留个把时辰,又一路步行,欣赏沿途风光,用了半个多时辰,便到达运河畔的寒山寺。

    此时寺院香火鼎盛,往来上香还愿之人络绎不绝,寺内僧人诵经之声不绝于耳,院内还有达官贵人的马车长排开去,寺院后方有专为前来上香的贵客们所设休憩之所。

    因前世不曾礼佛,苏攸攸随同祖父一起,有样学样,行了上香参拜之礼。

    礼毕,已是午时末,文斐早已安排了一间小舍,几人歇息片刻,便有僧人送来斋菜,用餐完毕,于舍内小憩。

    苏攸攸并无睡意,与周妈妈出了寺院,一路向枫桥方向漫步,没多远,便瞧见一座横跨水上的石桥静卧在不远处。

    此时午时刚过,阳光正浓,岸边杨柳依依,微风拂面,苏攸攸驻足,仿佛在时光交叠中,寻找着前世同在此地驻足那一刻的自己。

    周妈妈见她在烈日下发呆,便上前拿帕子为她遮着,一边道:

    “姑娘,午后日头晒,找个阴凉处歇一歇吧。”

    苏攸攸回过神来,遂寻了一棵大树底下的阴凉处,坐在一块石凳上,悠哉地看着寺庙内外南来北往的人。

    不远处有几个小贩,支了摊子,有卖糖果小吃的,有卖香囊小物件的,竟还有个八字胡的道士,就在距离苏攸攸十步开外,摆了算卦看相的摊子,苏攸攸觉得有趣,就多看了几眼。

    只见那道士坐在那里打着瞌睡,头一点,重重磕在了几案上,然后便清醒了一瞬。

    此时正有一妇人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胖乎乎的小女孩经过,那道士无意间扫了小女孩一眼,随后便瞬间瞪大他那双鱼目,高声道:

    “凤命啊,此女乃凤命!”

    那妇人闻言驻足,道士示意她二人走到近前,又是一番相看,大概是报了小女孩的生辰八字,那道士一算,竟是极为动容,一番口沫横飞,把个小女孩与那妇人说得眉开眼笑。

    最后那妇人竟掏出一枚银元给了道士,带着小女孩欢天喜地地走了。

    待那妇人与小女孩走到近处,苏攸攸不禁打量了一下,只见小女孩淡淡眉毛,细长小眼,鼻子也是矮趴趴的蒜头鼻,肉乎乎的脸上,点缀着几颗小雀斑,似是刚掉了门前两颗乳牙,手里还拿着一串糖糕,一旁的妇人为她擦着额头晒出的汗……

    那道士将银元收入袖中,心满意足地整了整道士帽,似是对今日的收入颇为满意,悠哉悠哉地哼着小曲,不一会儿,却又打起盹儿来。

    “公子,咱们出来有一个多月了,再等下去怕是来不及了……”

    苏攸攸忽闻大树后方有人说话,循着声音瞧去,树后一块大石上,一锦衣华服的少年,双手交叠在脑后,懒洋洋的翘着腿躺在那里,旁边一青衣小厮恭谨地同他说着话。

    苏攸攸从侧后方看去,觉得那少年的模样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只听那少年道:

    “今日不是说有林府的马车过来吗?”

    “公子,奴才早就查探过了,今日林府来上香的,都是女眷!”

    “那就再等,既然说他每月必来寒山寺上香,我就不信等不到!”

    “……公子”那小厮一脸无奈,却又忍不住道:

    “打从公子从那洛县的烟雨楼回来,每日都往林府递帖子,可那林三公子要么不在府里,要么不便见客……各种推托,如今,公子又在这寒山寺守了十来天,却是连半个人影儿都没瞧见……,公子……您这又是何苦呢!”

    一听到烟雨楼,苏攸攸顿时豁然开朗,这锦衣少年正是那日拍卖会上,万两黄金买下师父画作的六皇子赵云洛。

    “你再啰嗦我就封了你的嘴!”少年不耐烦道。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只是……皇后娘娘也着人催了好几次了,您若再不回京,怕是赶不上圣上的寿……”

    还没等那小厮说完,赵云洛一个起身随手抄起手边石子就朝那小厮扔过去,吓得小厮连连后退闪躲。

    此时一辆马车从另一头的街口经过,赶往寺院中去,赵云洛跳下大石,无意间看了一眼在马车外随行的小厮,心头一动,疾步向前赶去,李笙见主子走了,自然紧随其后。

    路过道士的小摊,那道士又瞪起那双死鱼眼,扯着嗓子高声道:

    “这位小公子,帝王之相,帝王之相啊!”

    赵云洛压根儿就没理会,而是面色凝重的去追前面那辆马车,李笙在后面瞪了那道士一眼:

    “休得胡言!”

    说罢也一阵风似地走了。

    那道士被吓了一跳,缓了缓心神,嘀咕了一句什么,过了片刻后,却是又扯起那破锣嗓子道:

    “凤命啊,小姑娘,凤命……”

    苏攸攸正想着六皇子赵云洛与那林三公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便听到这道士的叫声,不禁扶额,内心腹诽:这老神棍,真是厚颜呐!

    放眼瞧去,只见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与自己年龄相仿,从寺院方向嬉闹着跑来,见那道士招手让她们过去,看着道士长相奇特,两个小姑娘倒也不惧,个子稍稍高一点的小女孩好奇道:“何为凤命?”

    “呃……这个,凤命就是大富大贵之命,将来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子……”

    “那你说的又是我二人中哪一个?”

    “二位……都是凤命!”道士信誓旦旦。

    苏攸攸实在听不下去了,见两个小女孩身边无大人跟随,便跳下石凳,对周妈妈道:“咱们也去瞧瞧。”

    遂迈步朝那三人走去。

    “……这位小姑娘,此生虽有一番劫难,但终归是绝处逢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道士对那高一些的小姑娘一通解释。

    “那她呢?”小姑娘指着身旁略矮些的小女孩,问道。

    那道士细细打量了一番,道:

    “这位小姐更是福自天来啊!富丽好韶华,姻缘莫强求,静待得佳音,水到即渠成!是难得的……”

    “这位道士,那你瞧瞧我,又是何命呢?”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打断了道士的话。

    三人同时扭头看去,只见一个小女孩,一袭白衣胜雪,站在艳阳下,面如凝脂,下巴微扬,嘴角噙着笑,漆黑的双眸中闪烁着丝丝慧黠,光彩照人。

    那道士似被烈阳刺了眼,抬手揉揉双眼,再次打量起苏攸攸,竟是面露惊奇,吃吃道:

    “这,这……”

    这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啥来,苏攸攸倒是因他没脱口说出自己是凤命略感意外。

    不禁问道:

    “我可也是那大富大贵之命?”

    “当然,姑娘此命……将来必是富贵无边,儿女双全……”

    苏攸攸一阵无语,别人都是凤命,到她这儿就是个儿女双全?啥玩意!

    但见那两个小女孩先是打量着她,后听道士说她儿女双全,不禁掩嘴偷笑,搞得苏攸攸一阵尴尬。

    那道士似对苏攸攸产生了浓厚兴趣,当下追问她的生辰八字,打算进一步细细算来。

    正在此时,听到有人朝这边喊:

    “若溪小姐!表小姐!”

    一个十五六岁的丫鬟,一边唤着两个小姑娘,一边随着身旁一位美妇人,疾步向这边行来。

    “娘亲!”高个儿小姑娘看到美妇人率先招手喊着。

    美妇人虽身着锦衣华服,却是步履矫健,身姿飒爽,走至近前责备地看着女儿,额头上有些细密的汗珠,想是寻了一路,颇为心焦。

    “阿遙,你又乱跑!”

    “大舅母!”矮个儿小姑娘斯斯文文地唤了一声。

    与此同时,苏攸攸看到就在美妇人身后不远,自己那便宜师父也正朝这边行过来。

    “师父!”

    文斐早已看到她与周妈妈二人,快步行至苏攸攸身边,待要说话,只听一道清亮女子声音道:

    “小叔父!”

    苏攸攸抬眼看去,只见那美妇人面露惊喜地看着自己的师父文斐。

    细看面庞,倒是与文斐有五分相像。

    “红袖?”文斐笑道:“适才在寺院看到林府的马车,便猜你有可能也来了这里。”

    “是,今日林老夫人带着林家一众女眷来寒山寺上香,我同阿遙也随她们一道来了。”文红袖说着,又低头对那唤做阿遙的小女孩道:“阿遙,快叫小外公!”

    “小外公!”

    “你就是小阿遙?几岁啦?”

    “六岁了!”小阿遙脆声答道,又转头问:

    “娘亲,阿遙的小外公,若溪表妹该如何称呼呢?”

    文红袖道:

    “若溪也叫小外公便是!”

    只见那矮一些的小女孩规规矩矩向文斐行了个礼,轻声道:“若溪见过小外公!”

    文斐温和应声,遂向文红袖询问道:“这是……静远侯世子的千金?”

    “正是!比阿遙小一岁,可是比阿遙要知礼懂事多了!”文红袖说着,又看向苏攸攸,笑问:

    “这便是那位苏神医的小孙女?”

    “嗯,我徒儿!”文斐颇有些得意地笑着。

    苏攸攸一时不知如何称呼,她是文斐的侄女,自己又是文斐的徒儿,该是同辈,但观其年龄似乎比师父文斐小不了几岁,遂唤了一声:

    “世子夫人!”

    文红袖打量这小姑娘,虽是白衣素服,同自家两个女孩站在一处,却是毫不逊色,且不论那眉清目秀的长相,单就那股子从容坦荡气度,便令她刮目相看,越看越是喜爱,不禁直白道:

    “真是好看!”

    文斐哈哈一笑,道:“不若我们回寺院内再叙?”

    文红袖点头同意,众人朝着寺院走去。

    那道士待要向苏攸攸讨要生辰八字,却是没人理会,张口结舌了半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行人走远。

    文斐带头走在前头,苏攸攸由周妈妈领着紧随随其后,文红袖则是一手牵着若溪,一手牵着阿遙,小丫鬟跟在最后。

    刚走进寺院里头,苏攸攸只听身后一阵慌乱,同时几声惊呼:

    “大舅母!”

    “娘亲!”

    “世子夫人!”

    连忙回头去瞧,只见美妇人文红袖脚底一软,竟是晕了过去,小丫鬟连忙上前,文斐也闪身过去将她扶起。

    苏攸攸脆声道:“师父,可要去请爷爷过来?”

    文斐对周妈妈道:

    “你快快去刚刚用膳那间屋子,告知苏老,让他在那里等候,我们随后就到。”

    “是,先生!”周妈妈快速小跑着去了小屋。

    这边文斐直接将文红袖抱起,旁边不远阴凉处有一个回廊,遂将她放在廊椅上靠坐着缓了片刻,方才幽幽醒转,只是面色苍白。

    两个小姑娘可吓得不轻,小阿遙脸上已经挂了泪珠,见娘亲醒来,含泪喊了声“娘亲”,就要扑过去,幸好那小丫鬟及时抱住她。

    “表小姐当心!莫要撞了世子夫人。”

    文红袖额上冒着汗珠,朝女儿虚弱一笑:“娘亲无事,想是在太阳底下走得久了,一时撑不住。”

    小丫头拿着帕子为她拭汗。

    “红袖自由习武,如今怎会如此脆弱?”文斐心有疑虑道。

    “红袖亦不知为何,近来总是虚乏……”说着便要撑着起来,文斐连忙与小丫头一起扶着文红袖,缓步前行,直到进了小屋,苏老爷子已侯在那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