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成功说服姜维
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郤正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姜维合理利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潜规则,以过于冒险为由,质疑刘禅这次军事行动的合理性。
“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进行北伐,若稍有差池,则国将不存矣!”
姜维不愧是诸葛亮的关门弟子,颇得其真传,一眼就看出了刘禅此战术的问题所在——过于冒险。
先采取诱敌深入之计,歼灭入寇的魏军,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雍、凉两州的战术设想过于疯狂,确实存在着“若稍有差池,则国将不存”的巨大风险。
不过,虽然有风险,但不意味着此战术设想不可行。只要未雨绸缪、准备充分,还是有机会实现目标,从而一举扭转蜀在与魏对抗中面临的不利局面。
姜维身为蜀汉大将军,不仅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且具备独到的战略眼光,不可能看不到这点。但他却仍然拿这点来说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主观上并不愿意配合这次军事行动。
如果他知道蜀国将在三个月之后亡国这一残酷的事实,肯定就会毫不犹豫地配合这次军事行动了,可惜的是,他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且说郤正见姜维找理由拒绝按诏令行事,心中不禁暗暗叫苦起来。本来,他只想当个传令者,可现在,他却不得不当说客,这意味着他将深度介入此事。
他内心是拒绝这样做的,但皇命不可违。
“大将军言之有理。”郤正欲擒故纵,“不过,魏、蜀实力差距日益增大,东吴亦江河日下。时至今日,纵使吴、蜀两国联手,亦难匹敌魏国,时间拖得愈久,魏国优势将会愈大。
魏国不可能停止进攻蜀地,战事不可能停息。蜀若只守不攻,凭借一州之地,与敌九州之地持久抗衡,必致民穷兵疲。此时,即使不生内乱,若魏起重兵来袭,蜀也无力抗衡矣。
故,与其空耗时日、坐以待毙,不如在形势恶化之前,当机立断,主动出击,打魏贼一个措手不及,或许还有险中取胜的机会。
‘兴复汉室,还于故都’是先帝、武侯未竟的事业,亦是大将军矢志完成之目标。若能夺取雍、凉两地,则还于旧都指日可待也,大将军功莫大焉!”
知姜维者郃正也!此话戳中了姜维的内心。
作为诸葛亮的衣钵传人,以及诸葛亮的忠实拥趸,姜维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北伐。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证明师傅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设想是对的,为达到此目的,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正因如此,他极为看重手中的军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军权就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痛点。但是,郃正的话虽然戳中了他的内心,但并没有戳中他这个痛点。
姜维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北定中原,还于故都,此维职责所在,初心不改!但魏尚无祸乱之机可乘,且我军备战时间不足、军粮运输难题未解。故,现还不是夺取雍、凉的最佳时机。”
“报……”
说话之间,突然近侍入报。
“报告大将军,峪口北边后山上发现有不明人员,身穿羌人服装,约有二十多人。”
姜维闻言大怒,拍案而起:“无知鼠辈,竟敢在吾军眼皮底下侦察,我叫你有来无回!”立即咐吩左右,“取我的天燮绿沉枪、天穹弓来,我要亲自手刃鼠辈!”
沓中大峪口周围是军事禁区,擅闯者,格杀勿论!蜀军不仅在交通要道上立有警示牌,也知会了周边羌人各部落的首领,而且峪口有哨兵把守,闲杂人等根本进不来。因此,姜维断定出现在后山的人是穿着羌人服装的魏军细作。
须臾,左右取来天燮绿沉枪、天穹弓,姜维持枪、背弓直出中军帐,飞身跨上玉龙宝马,也不与诸将打招呼,就策马如飞往帐外而去。副将宁随见状,急引数骑跟上,但姜维马快,他们很快就跟丢了。
姜维出得峪口,策马向北边奔去。约一刻钟后,果然望见后山上有一股魏军,隐约看到有人正在绘制地图。他二话不说,挺枪纵马径直冲上山,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这伙人面前,大喝一声:
“大胆魏贼,竟敢跑到此地刺探军情,难道你们不想活了!?”
玉龙宝马快如闪电,再加山上有落叶堆积,当魏军细作听到马蹄声响起时,姜维早出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听到姜维一声断喝,众细作猝不及防,顿时吓得肝胆俱裂。有胆小的直接瘫软在地,还有人撒腿就跑。小头目模样的细作定了定神,仔细一看,发现来人身穿蜀军将军服色,单人匹马,并无帮手,于是哐的一声拔出佩刀,叱责手下道;
“只有一个人,别自乱阵脚。”他举起手中之刀指向姜维,“我们行踪已经暴露,要想脱身,必须拿下此人。”说完,示意其他细作上前。
其他细作回过神来,顿时个个目露凶光,拔出佩刀,在小头目的指挥下,迅速向前逼近,将姜维团团围住。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军人,绝非平民百姓。
姜维临危不惧,横枪立马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无知鼠辈,如果你们现在缴刀投降,我还可以饶你们一死。”
毕竟身在蜀军的地盘上,众细作被姜维的气势所威慑,心里顿时感到害怕起来。小头目也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两圈,随即向旁边四人使了个眼色,四人会意,转身朝四个不同方向走去。不一会,四人先后回来,逐一附在小头目耳边耳语一番。
小头目听完四人的汇报后,脸上显出得色,冷笑着对姜维说道:“嘿嘿,想玩空城计,以小博大?在我面前,你还嫩了点!你就是单枪匹马一人,周围并无帮手,我们还怕你不成?不过,我也愿意给你机会,若你现在缴枪投降,我保证饶你一死。”
姜维怒发冲冠,双腿一夹,放松缰绳,策马径奔小头目而去。小头目正在得意忘形之中,玉龙马快,早已冲到他面前。说时迟,这时快,只见姜维将绿沉枪调转九十度,使出一招石破天惊,只听见“噗哧”一声,措手不及的小头目被扎了个透心凉。
众细作群龙无首,顿时四散逃命。
姜维杀心已起,岂肯放过这些鼠辈?只见他舞枪策马,须臾之间斩瓜切菜般撂倒了十四个细作。
剩下的六个细作见势不妙,转身就朝山坡上爬去。姜维哈哈大笑,取下天穹弓,弯弓搭箭射去,箭无虚发,五个细作顿时一命呼呜。
手拿地图的细作吓得双脚发软,直接从半山坡上滑了下来。姜维策马过去,弯腰将他一把抓起,如提童稚般轻松,横放于鞍前,哈哈大笑。
此时,宁随等人才策马赶到。原来他们刚刚走错了方向,因此耽误了时间。
一行人汇合后,一同策马回寨。路上姜维开始审问奸细,得知魏军果然计划在八月份兵分三路入寇沓中、汉中两地。他心中愈加忧虑起来:
“能准确猜中魏贼入寇时间和行军路线,绝非常人所为,究竟是谁策划了这次军事行动呢?”
回到寨中,与郃正说起奸细之事。郃正不禁为刘禅的军事才能感到叹服,对姜维说道:
“此次军事行动的策划以及总指挥,均为同一人……”卻正欲言又止,故意吊姜维的胃口,以便暗中观察他的反应。
“同一人所为?”此话果然戳中了姜维内心的痛点,他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声调,脱口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敢问秘书令,究竟是何人所为?”
卻正微微一笑,说道:
“此次军事行为的策划者以及总指挥者,正是陛下。”实际上,这就是刘禅要送给姜维的心药——明确告诉他,朝廷不会派人取代他。
“陛下?”姜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听错了。与此同时,他在心里嘀咕着:“刘禅只知吃喝玩乐,根本不知军事,怎么可能是他呢?一定是搞错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君主乎?陛下已非昔日扶不起的阿斗,而是熟知兵法、精通谋略,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有为君主也!”
“如此,则国家幸甚,兴复汉室指日可待也!”姜维心中虽然将信将疑,但表面还是装出一脸惊喜的样子,言不由衷地说着。
卻正认为姜维已经“药”到病除,于是再次确认姜维的态度:
“大将军,您认为陛下的战术可行吗?”
“这个嘛……”姜维面露难色,“某以为,当务之急是挫败魏贼的进攻,至于夺取雍、凉二地,还须从长计议。”
卻正心里暗忖:“看来大将军的心病比想象中严重啊,怎么办?”
正焦急之间,忽报又有使者到,姜维连忙出迎。卻正心中疑惑,因为来之前刘禅并没有告诉他有两个使者,于是随姜维一同出迎。
来人是诸葛怀以及北地王刘谌。双方礼毕,姜维将他们迎入中军帐,伏拜受诏。只见诏书上写着:
“蜀大将军姜维:今遣北地王刘谌至沓中,加入大将军麾下,与前线将士同甘苦。”
姜维读罢,顿时喜笑颜开,似乎是心情大好。
诸葛怀见时机已到,就打铁趁热,趁机向姜维详细讲解了刘禅的作战计划,并将后方军队调动情况、粮草准备情况作了通报。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在粮草供应问题无法解决、魏军在陇右布置重兵的情况下,再将陇右做为北伐突破口已经不现实。
此次魏军兵分三路入寇,实在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蜀军只有抓住机会、破釜沉舟,重现当年先帝大破曹孟德,虎口夺食拿下汉中的壮举,才能一举扭转不利局面啊!”
姜维此时心里已经有底了,他慷慨激昂道:“镇远所言极是,请转告陛下,维将追随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