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182:快订阅182章
建国以后国家还在打仗, 有的省建立的晚,所以全国各省历年乡试题加起来没有两百多份,只有一百多份。
一百多份做了九成, 特别的厉害!
因着交通不方便, 要买本省和相邻省份的乡试题其实不难,其它远一点省份的题就不好找了,尤其是北方的省份。
书店里找不到就需要自己找,这不止需要人脉、精力, 还需要银子。
以前觉得俞阅是寒门之子家贫的人现在可半点不会这么看他了。
康夫子问:“那会试题呢?”俞阅以前问过他会试题,他那个时候告诫他贪多嚼不烂, 现在却觉得他怕是把会试题全做过了。
“十科会试和三科恩科都做过了。”嗯, 还有前朝的一些会试题也做过, 不过这个就不用说了。本朝童子科的会试题也全做了, 不过童子科的题简单, 不需要说出来。
康夫子沉默了。
同窗们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
一会儿后,康夫子轻拍了一下手:“好了, 考试。”
大家都回过了神来,认真的考试。
从这次事件以后, 俞阅过目不忘的特点被书院里的人广为人知,名声大了起来。
以前的时候,书院里也有很多人知道俞阅记性极佳,不过因着俞阅平时处事低调, 也从不显摆,有人问起这点时他会谦虚说:“没有过目不忘, 只是记忆好而已,传言夸大了。”
其实也没有骗人,他并不是看过一遍就能背过, 而是要用心的去记才能几遍就背过。
除过韦琢裘大江袁不落乔一首这些和他同住过的人和与他关系好的人对这事比较了解,书院里其他人听过这事也没当一回事,因为说的人少。
书院里知道俞阅的人大部分人于对他的印象都处在“读书努力,狂改诗赋策论”这个位置。也没有什么人觉得他学习很好,能进白鹿书院的,没有哪个是学习不好的。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不会被人在意。
而从这次开始,大家就觉得俞阅刻苦努力成绩好了。——他这三次考试的成绩都名列前矛。哪怕他这试卷做过,再考一次能考出个好成绩也不是容易的。
从下次考试以后,考题大多都是夫子们自己出的题了。
很多人都来找俞阅借这边买不到的外省乡试题看,俞阅和很多不熟悉的人迅速的熟悉了起来。
乡试考试开始报名了。
白鹿书院里学子众多,考中科试的九江府秀才却只有一小部分,是以在书院里报不了名,要去府城礼房报名。
俞阅和韦琢苗盛桂英这些认识的人在旬假时一起去报了名,又一起吃了饭。韦琢还想叫大家一起去玩,苗盛桂英都说要回家,俞阅要回去宅子里,就散了。
韦琢不想一个人,就跟着俞阅一起过去收房租。
收完租回书院的路上,在车上时韦琢想起一事,笑了,对俞阅说:“现在大家都在猜你家里到底是不是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营生,不然你不可能买到那么多的题集。”
在白鹿书院里念书的安德县人也有好些,很多都知道俞阅家里的状况。俞阅前段时间刚出名时,有些人不信俞阅买了全国各省的乡试题集,结果有人到俞阅宿舍里借题集时看到了俞阅床底下满满两箱子的题集,出去一说,大家这才信了。
是以,俞阅到底怎么有那么多的钱买题,找谁买的题都让大家猜测。
“好奇?”俞阅问韦琢。
韦琢没有打听俞阅隐私的意思,不过听俞阅问了,想了想就道:“是有点好奇,不过要是有什么不能说不想说的你可别看咱们关系好就说给我听了,我可不想勉强你。”
“那你去问苗盛他爹,他知道。”俞阅回应着。
“那算了。”韦琢放弃了。要是能说的话,现在就告诉他了,还用说去问谁的话。再说了,苗盛他爹是长辈,他一个小辈跑过去问别人的私事很不礼貌,苗盛他爹也不见得会说给他。
两人闲聊着,说的都是书院里的事,韦琢讲起班上很多人都觉得俞阅这次能中的事,说:“我还听别人说了,夫子说了你能过,你不要着急,要相信自己。”
这事俞阅上次对韦琢说过,见他又提起,问他:“乔一首说的还是邬云平?”上一次他与袁不落聊天的事宿舍里的人知道,韦琢要是知道他有些急躁来安慰他,那肯定是那两个人对他说的。
韦琢想了一下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笑了:“谁说的重要么?反正你不要负担太重。”
俞阅笑了,对着相熟多年的朋友,也能说出心里话。他靠着车厢:“哪里能不急呢?咱们赣省按经济和人口来算,满省也才录八十人左右,平均下来,咱们九江府里也就录六到十个人。我在咱们书院里勉强能挤进这个数里,可咱们府上乡试的又不是只有咱们书院里的这些人,还有在大半没在书院念书呢。”
韦琢这样一想,也确实很危险。
他叹口气:“唉!读书好的烦忧啊!像我,没你念的好,也不用担心,反正考了也过不了。”
俞阅开起了玩笑来:“既然考了也过不了,那你还报什么名?”
“哇俞阅,你敢奚落我,看招!”韦琢说着就握住拳头挥过去。
俞阅伸手格挡,两人你来我往,闹成一团。
书院里也有武术课,这个学来是强身健体的,教有八段锦、五禽戏、拳法等。
俞阅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学的很认真,教这门课的夫子很喜欢他。
他学的好,韦琢很快就被制住了。
“好了好了,打不过你,松手松手。”韦琢认输,让放开他。
俞阅笑着松了手:“让你上课的时候用功一点,你偏不,现在输了吧。”
“你才奇怪好吧,上骑射课还好,谁上武术课的时候像你这样用功啊?能累死个人好吧?”韦琢不服气,说完后一想,好像苗盛上武术课也很认真,就有些心虚了。
不能大家都不认真,就觉得这是对的。只是,夫子都不管的,真没几个人上武术课像俞阅一样认真啊!
“不练一个好身体,进了考场整整九天时间,有几个人能受得住?要是好容易考中了,出了考场却累坏了身体,甚至病死了,也太可悲了。”俞阅向来觉得身体重要,更是不想以后遇到危险时没有应对之力,是以不管学院教的什么课,他都很用心的去学。
“你说的对,可是学经书为了考科举,学武术又不会去考武举,所以大家才不认真。”
两人聊着一路回了书院。
因着考试临近,书院里的气氛越加的紧张,一个个即将要考试的人都比平进要用功。
时间过的很快,七月中旬的时候,有些远一点的学生就开始陆续回家了,到了下旬回家的学生更多。
最后快到月底时,书院干脆就给他们全都放了假。
相熟的一起去府衙里办一些文书取试票等,再一起吃了午饭,俞阅才带着东西,和韦琢一起回家。
回家时天都快黑了,家里人看到俞阅回来,都围住了他。俞父着急的问:“回来了,路上累吗?报了名吧,没事吧?”
俞阅笑了:“报个名嘛,能有什么事?”
他说着,把自己的试票拿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queen。小天使扔了1个火箭炮,啊,这是你投的第2个火箭炮了,好意外,抱住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