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 第222章 利天下百姓

第222章 利天下百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棣陷入思维陷阱了。

    这是朱高炽设置的陷阱,如果从他的思路出发,逻辑上当然显得很奇怪。

    但实际上封建帝国之所以选择儒家,是因为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并不是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举例来说,朱高炽列举户部尚书的例子并不准确,因为在当前帝国的环境下,哪里需要这么多职能?

    户部尚书只要有少许计算功底就行,根本不需要朱高炽所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能力。

    朱棣思索良久才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

    “爹是担心儒生?”

    朱高炽道:“爹,其实暂时不用担心,考试该安排就安排,对外宣称,只是为农业发展而求取人才。

    有这个先例后,以后我们就能专门求取水利、建筑、木匠、铁匠等各方面人才。

    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开个很小的口子而已,以后这个口子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朱棣思考后忽然道:“户籍改革你是不是也打的这个主意?”

    朱高炽苦笑:“爹,户籍制度的坏处还远不止我说的那些。

    举例来说,将来万国来朝,杭州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这需要大量人口!

    我的两个作坊用了将近一万人,今后扩张,可能规模会上数十万,这么多人哪里去找啊!

    可是朝廷也好,社会上也罢,都对乐籍之人有歧视。

    而且乐籍里的人口,创造的有什么价值?打仗的时候让那些歌姬给敌人跳舞吗?

    货币那个观点曾经对您说过,我们需要的不是货币,而是货币背后所代表的实物,粮食、布匹、枪械、铁、啊马、牛羊这些。

    我们已经是天下最华贵的一家人,要钱究竟有什么用?”

    朱棣道:“不管你是存着什么心思,但我能感觉出你似乎对人民更爱护,为君者,可不能有妇人之仁!”

    朱高炽点头称是,“孩儿记下了。”

    翌日早朝,朱棣果然搞出来农学人才科考的事儿来,而且朝廷还有补贴。

    诡异的是,朝廷重臣无一个敢吭声,低等级的御史莫名其妙,有人出班说几句,被一群人反驳,给大家都整不会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

    西瓜这东西种植就需要土地,而土地最多的是大地主,大地主的代表就是这些文臣,西瓜推广开,最为有利的是他们啊。

    况且昨日吃了这个瓜是真甜。

    金幼孜下朝回家刚坐定,小厮禀告说,御史周臣来访。

    金幼孜赶紧叫人请进来,周臣正直,与金幼孜是老乡,进门就喊道:“以行,今日朝堂上你为何不说话?朝廷科考农人,简直就是笑话。”

    金幼孜笑着请他进来,让他安坐,命人端来西瓜,周臣瞧着西瓜脸色大变。

    “我万万想不到,以行你竟然堕落至此,以你的官俸,怎能买得起暖房寒瓜?”

    金幼孜笑吟吟道:“这是陛下赏的,你先尝尝再说。”

    周臣道:“果真?”

    “自然真的,非但我有,六部尚书都有,淇国公、魏国公、定国公也有,宫里拉回去一车呢。”

    “陛下怎可如此荒诞?!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周臣痛心疾首。

    金幼孜道:“好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赶紧吃,吃完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先吃。”

    周臣无奈,只得吃两块就放下。

    金幼孜道:“怎么不吃了?”

    “此物腾贵,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叫我怎么吃得下。”

    金幼孜笑道:“你就是矫情。”

    “好吃吗?”

    “好吃。”

    “中行平日里可吃得多?”

    周臣叹息:“只去年夏天吃过两个,实在太贵,买不起。”

    “比之去年的如何?”

    “更胜一筹。”

    金幼孜笑道:“这就是我不说话的原因。”

    “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胡广带着人研究出来的,他同时还在研究杂交水稻,试验田中的产量可达五石。”

    “什么?”周臣大吃一惊,蹭地站起,撞得桌子退了好几步,嘎吱嘎吱作响。

    “有此等神物怎地不敬献朝廷?”

    金幼孜便把胡广研究一事说出来,同时还特意点明胡广面临的困境。

    随后意味深长道:“中行,非是我不想说,但此举若是真能令我大明百姓吃饱,就是实施了又如何?”

    周臣劈手夺来一块瓜,继续大啃。

    金幼孜笑道:“你怎么又吃了?”

    “如果能推广,那我就放心,还有什么不能吃?

    还有吗?再来一麻袋,我带回家。”

    “想得美,陛下就给了四个,如今我家里还剩两个半。”

    周臣不甘心舔舔嘴唇:“真甜。”

    大明日报上出现了最为奇特的告示,陛下要招募天下懂种田的人,不管是什么户籍,都可以去府州应试。

    应试合格后准许进京考试,考试合格,可以成为官员!

    万春楼小二被人死死围住,这里以客商居多,每日里他都照常念报纸,也得亏他能认得点字儿。

    小二拿着报纸开始念:“兹天下农事为本,今朝廷特开恩科,以农学为主……”

    众多商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有人大声叫道:“你说什么要考农人?”

    小二道:“可不?我也纳闷,怎么种地还要考试?”

    “是真是假?”

    小二道:“这是陛下的旨意,作不得假。”

    那人道:“那确实不会假,可这农人怎么考?考怎么锄地么?”

    “这我也不知,哦,下面还有个告示,是大皇子的。”小二惊喜道,他最喜欢看大皇子写的文章,好懂。

    “招募启事,今棉田招人,年龄十六到四十岁,懂种田,最好识字,能读书,月俸十两。

    另招劳工,勤劳吃苦,踏实肯干,月俸二两,工作地点为山东。”

    那商人惊叫:“二两月俸?”

    这个工价在京城里当然不算高,但在底下却高得不得了。

    普通人一个月连一连银子都赚不到,顶多六七百文,这特么种个棉花这么多钱的么?

    小二道:“哎呀,这个活好,我还有个兄弟,尚未成家,叫他去干几年回来能娶个婆娘。”

    “去山东啊!那么远。”

    “远怎么了?只要能赚钱就不算什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