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桂花飘香 > 第55章 结伴同行

第55章 结伴同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樊家六队农业学大寨成果汇报会如期在月明公社会议室召开。工作队队长、县革委会副主任周正主持会议,全体工作队队员及月明公社全体干部参会。汇报会上,方家媛作主题发言,把樊家六队以李忠远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在学大寨的进程中,真抓实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做出实效的先进事迹全盘托出。她的发言,以事实说话,有鲜活的人物,有具体的事实,有准确的数字,可谓是生动具体,翔实丰厚。她讲得眉飞色舞,声情并茂,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她的汇报,犹如在一口烧得滚烫的大铁锅里浇下一大瓢水,嗞嗞作响,热气腾腾,在整个会议室里蒸腾开来。有的说,这才叫真学大寨呀!有的说,这样的典型怕是在全县也是少有的呀!有的说,以后哪用去外地学习,本地的和尚也念得好经哦!坐在巫金桂一边的几个队员说,巫组长,你们组这回是出大名啦!月明公社的干部更是激动万分,想不到在自家院子里,就有这么好的典型,自己咋就没发现哩?想必还是工作队的水平高吧!

    周正总结时,既充分肯定了樊家六队这个典型,又表扬了樊家大队工作组的工作成绩,点名表扬了巫金桂和方家媛。他最后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们要让月明山上这朵大寨红花开得更加鲜艳,还要把它推广出去,让它香飘万里!”

    大会结束了,周正又把樊家大队工作组的人留下来,安排下段工作。一是让方家媛主笔,在汇报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一篇有份量的通讯,力争在《宜昌日报》头条发表。方家媛咋舌,忙说不行不行。周正说,你先别说行不行,这是工作安排!方家媛见他神情严肃,就没再吱声了。

    第二件事,准备现场会。巫金桂搬到六队去,具体抓这项工作。

    第三件事,准备一台文艺节目,在现场会召开时演出。巫组长负责,具体工作由刘丹桂老师承担。

    小会开完,周正又把方家媛和周君实留下来,落实写通讯的事。此时,周正的脸色缓和下来了,他说:“刚才人多,有些话不便说透,这会儿想跟你俩交个底。写通讯这件事,确实关系重大,也有人向我建议,把县里创作组的几个笔杆子叫来,让他们整。可我还是相信我们工作队的人,相信你方家媛。”他停下来,望了望方家媛,“我的意思你懂吗?”

    方家媛说:“周主任,你说的我懂。不过,这么重的担子,我担心我挑不起……”

    周正说:“不是还有小周吗?……我为什么说要你主笔?这我也是考虑好了的,要让外人知道,一切工作都是由工作队的人干的。这会儿,关起门来说,实际挑担子的还是君实,弄不好,我拿他是问!”

    周君实心中有数,就没有开口。方家媛听周正这么一说,如释重负,笑了:“周主任,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周正回过头问周君实:“你哩?”

    周君实说:“叔叔放心,我会让你满意的!”

    “那行!给你们一周时间!”周正最后敲定了时间。

    方周二人回到刘姐家。周君实把他对通讯的构思和方家媛交流了一番,最后说:“打个比方,汇报材料就是米和菜,把它变成通讯,就是再加工,米做成饭,菜变成肴。油盐酱醋少不了,是炒是炸是煮是烹,也要因料而异。”最后议定,先由方家媛拿出初稿,最后由周君实拿出定稿。周君实要去归州走一趟,把积压的胶卷冲洗出来。更重要的是,周正说要办一个展室,正好用得上周君实所拍的一些实景照片。

    次日,方家媛不放心,专门派人把周君实送到两河口。那人回月明时,周君实在饭店里买了两个馒头给他,那人喜滋滋地回去了。

    周君实待那人走后,就在公路边站了会儿,指望有供销社拖货的车能带上一脚。正在张望之时,忽见路边供销社台阶上走下两个女人,与周君实打了个照面,

    双方不由都“啊”了一声,原来那两个女人中,有一个竟是香桂。

    香桂像鸟儿一样,一下子飞扑过来:“你这是去哪儿呀?”周君实把去县城洗照片的事告诉了她,问:“你怎么在这儿?”香桂说:“我来看我姑妈,就在后面双龙山上。听说今天供销社卖凡立丁,哪晓得我们来迟了,没买到。”“县城应该有吧!”他想也没想,应了一句。

    “你什么时候回?”香桂问。

    “明天就回,最迟不超过后天。队里有事,还等着我咧!”

    香桂迟疑了一下,怯怯地说:“我跟你去,好么?”

    “那好哇,我正愁路上少个说话的人唻……不过……”

    “不过什么?”

    “你爹妈不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爹说了,今年让我玩个够,明年就要给我套鞍绳了!”见周君实答应了,香桂便回头和她同来的姑娘交代起来。

    半个小时后,周君实和香桂终于搭上了一辆顺风车。离开两河,车过徐家店、牌楼之后,就走了一阵向下的之字形公路,一直到鱼儿溪,才在两山之间的平路上行驶。车过王祖沟、陕西营,停在了沙镇溪停车场。

    香桂长这么大,走得最远的是巴东县城,而本县的县城归州却一次也没去过。去巴东,全凭一双脚。这第一次去归州,第一次坐汽车,那种新奇的感觉,可想而知。

    二人向江边走去,就见江中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岛上有庙宇,飞檐雕梁,灰墙黑瓦,四周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周君实向香桂介绍:“这就是归州八景之一的佛屿孤灯。岛名飞来峰,庙叫流来观。传说是从上游四川流过来的,也有传说是秦始皇用鞭子赶过来的。”

    “庙里有人吗?”

    “文化大革命,扫四旧,哪还有和尚?我估摸是个空庙。”

    江边没有码头,只有一些乱石堆。往返归州与沙镇溪之间的是两条对开的木船,随着水位的升降,寻找不同的泊靠点。此时,船还没到,三三两两的乘客散散落落地在江边乱石堆边歇息。周君实和香桂也寻了块石头坐下。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看大小船只一一从眼前飘去,久居高山的香桂却似乎没有太多的兴致,因为她的心里一直在想着,今天能和她喜欢的君哥哥同行,多让人高兴啊!

    “君哥哥,你说话不算数啊!”香桂没正眼看周君实,低头嘀咕了一句。

    “我说什么没算数呵?”

    “你忘了?”她抬起头,望了他一眼。

    周君实想了一会儿,说:“哦,你是说,半个月,是吧?”

    “人家天天搬着指头数,半个月过去了,也没见你的人影。前几天,我还去过六队,别人说,你和方同志,桃花姐办公事出门了。唉,害得我跑了趟空路。”

    周君实微微一笑:“实在是工作忙,没顾得上。我盘算着,等我从归州回来,先去看你再回六队,也好把照片带给你。巧的是,今天遇到了,要是汽车早一点到,我们就错过了!”

    香桂也笑了:“看来,是老天爷可怜我,才有今天这个机会。”她低头看了一眼周君实的脚下,说,“我做的鞋,你没穿?”“哪儿舍得穿,那是多好的工艺品啦!”“没事儿,你只管穿,穿坏了我再给你做!”周君实笑答:“我是个贪心的哟,巴不得有人做鞋穿。”“只要你不嫌弃,我年年给你做!”

    这时,一个大嫂牵个小女孩走了过来:“你们小两口也去县城的吧!”香桂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望着周君实,没有开口,周君实勉强一笑:“您去哪儿?”大嫂说:“娃她爹在新滩航标站,我们娘俩是探亲去的。先到归州,再赶屈原号。”

    香桂见那小女孩,乖巧可爱,忍不住伸出一只手,说:“几岁啦?”那小女孩一下子就躲到她妈背后去了。大嫂说:“乡里娃,认生,不像你们工作同志的娃儿,见过世面。……嗯,你们出门没带娃儿?”周君实显得有些尴尬,又不好意思说破,便含含糊糊地应付了过去。倒是把香桂的心里,搅得个风起云涌……

    船终于泊岸了,船上的人从跳板上一个挨一个地鱼贯而下。船腾空了,候船的人这才排着队上船。那跳板又长又窄,从船上斜着放下来的,周君实担心香桂害怕,便牵着她的手,跟在大嫂母女身后,登上船头,在船舱里找位子坐下来。所谓位子,就是些长条椅,有靠背的。周君实坐在靠船舷的一侧,香桂紧挨着她,对座就是大嫂母女。

    船很快就起航了,船舱里的嘈杂声渐渐地平息下去。船行下水,在江面上急速地前行,在波涛中起起伏伏,乘客的脚底下似乎有一种很厚实的柔韧的弹性,一会儿觉得踩了下去,一会儿又感到浮了上来,随着船的颠动,人的身子也晃动起来。

    香桂紧贴着周君实,把他的手抓得紧紧的,神色有些慌张。周君实知道她第一次坐船,肯定有些不适应,便说:“你眼睛莫看舱外,盯着看舱内,就不觉得船在动。……要不,把眼睛闭上,一会儿就好了。”那大嫂也说:“不要紧的,多坐几回就习惯了!”

    好在行程不长,不到一个小时船就泊靠归州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