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最后的团圆
寡妇桥的秋天是短暂的,有时候人们还没来得及深切感受秋天的气息,冬天便已经悄然降临。
冬天对于农民来说是悠闲的,只有在冬天,他们才可以把全部的心思放在自留地里。
吴佐成家的自留地过了寡妇桥还有一里半的路程,靠近山脚下一片比较肥沃的土地上,种了一排排萝卜和大白菜。
天气冷了,萝卜和白菜等下了霜会变得清甜,尤其是雪后被积雪覆盖的萝卜白菜,更加清甜可口。
一九六五年的冬天,玉英多开了几畦荒地,他想多种一些蔬菜,等向勇和向往回家的时候给他们带上一些。
自从孩子们各奔前程以来,玉英有了更多的时间打理自留地,农闲的时候吴佐成还帮忙一起打理。
这天,两口子照例在地里忙碌,远远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吴佐成直起身体,对玉英说:“那是不是老三?”
玉英擦擦眼睛,高兴地对吴佐成说:“是老三,他怎么才过了阳历年就回来了?”
向直也看见了在山脚下忙碌的父母,挥手向他们致意,小跑着向他们奔来。
“爹、姆妈,我回来了!”
向直奔到父母身边,气喘吁吁地说。
“三儿,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放假了吗?”
玉英看着眼前又黑又瘦的儿子。
“嗯,今年北方冷得早,放假就早一些。”
“你怎么书读得越多越黑啊?”
吴佐成笑吟吟地看着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儿子。
“今年暑假去新疆晒黑的,过了几个月才白回来一点。”
向直不好意思地笑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走、走、走,今天不干了,回家!”
吴佐成大手一挥,扛起锄头就往家走。
向直扶着玉英走上田埂,拎着旅行包和母亲走在父亲的身后。
向直的回归增添了吴佐成家的人气,和向直向前两兄弟交好的松军成天围着向直转,要他讲外面的见闻。
向直也来者不拒,把上大学一年半以来在外面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讲给松军听,直听得松军赞叹不已。
眼见到了腊月二十四,读高三的向前才放了寒假,回寡妇桥过年。
腊月二十五,吴佐成早早就上公社买年货,在集上碰到送既明去陈书记家的向勇,向勇告诉他大年三十中午会带老婆孩子回家过年,就匆忙去了。
看着儿子略显单薄的身体和清瘦的脸,吴佐成愣在原地半天。
时间终于来到大年三十,吴佐成一大早就起床杀鸡,向直和向前听见鸡的惨叫声爬出被窝来帮忙。
向直从厨房里拎出茶壶,倒了一些热气腾腾的开水烫鸡,好给鸡褪毛。
向前端了一些浆糊准备在院门上贴门神。
突然,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传来,向前探出脑袋,见向往骑着自行车驼着香菱晃晃悠悠到了跟前。
“二哥,你回来啦!”
向前高兴地敞开院门,对院子里喊道:“二哥回来啦!”
院子里忙碌的众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上前迎接。
向往和香菱两口子笑吟吟地看着家人,齐声给吴佐成和玉英拜年,又掏出两个红包给向直和向前压岁。
向直不肯接,说道:“我都多大了,还要你们的红包!”
向往笑着说:“只要没参加工作就有,拿着吧,这是你嫂子的心意!”
向直这才扭捏地接过红包。
“大哥呢,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向往问吴佐成。
“他要到中午才能回来,你们先去吃早饭,你姆妈已经煮好了!”
吴佐成慈爱地看着向往。
“是吗,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早就饿了。”
向往急不可耐地向厨房奔去。
“姆妈,今天早上吃什么?”
向往刚进厨房就问。
“我煮了年糕,你先端碗给香菱吃。”
玉英把煮好的年糕铲进碗里。
“好,我先端碗给爹!”
向往小心地端起一碗年糕出了厨房,递给吴佐成。
吃过早饭,香菱去了姐姐家看香草和侄儿念平。
向往留在家里帮助父母除尘,贴春联。
忙忙碌碌中,时间来到中午。
“大哥怎么还没有回来?”
向往有些焦急,不停地跑到院门口向外张望。
“肯定有事耽搁了吧?”
吴佐成心里也急,但没有表现出来。
一直等到十二点,向勇才骑着自行车驼着陈晓棠和既明回到家里。
三个弟弟热烈地跑上前和哥嫂打招呼,吴佐成一把抱起了既明。
陈晓棠自始至终没有和众人说一句话,只是微笑地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既明,上妈妈这来!”
她伸出手对既明说。
既明马上投入了陈晓棠的怀抱,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等陈晓棠抱着儿子进了堂屋,向往拉住向勇问:“大哥,你是不是又和嫂子闹矛盾了?”
向勇的眉宇间闪过一丝犹豫,对众人小声说:“唉,有一点小矛盾,你们不要多心,过几天就好了。”
吴佐成点点头:“夫妻没有隔夜仇,你们不要长时间怄气,那样对感情不好。”
向勇忙转移话题,从挎包里掏出一样东西问:“知道了爹,你看我拿回来什么?”
“牡丹牌照相机!哥,这很贵吧?”
向往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嘴上啧啧赞叹不已。
“我借的,今天趁家人都在,拍一张全家福!”
“好,哥,你先给我们照几张!”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众兄弟叫嚷着摆姿势,如同小时候的模样疯闹着。
吴佐成满意地掏出一颗烟,看着眼前欢闹的儿子们,满足感油然而生。
在他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等向直向前成家立业,他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可他不知道,这年是他家最后一个团圆年,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悄然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