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辅导夫君考状元 > 第50章 曲终人不见

第50章 曲终人不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日散学, 曾芸芸和肖平另抄了一条路回村。

    天已入秋, 风清气爽。沿着赣江而回, 不仅可以欣赏江上的风景,还便于肖平向曾芸芸请教学问。

    这段时间, 曾夫子和曾芸芸同时加强了对肖平的督促之后, 肖平也以更加努力的姿态来应对, 并且间接地带动了解鉴。不知不觉, 黑眼圈又出现在解鉴的脸上。曾夫子嘴上不说,日日绷着面目,其实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所谓有教无类,平日里授课, 曾夫子会兼顾所有的学生, 但是他也清楚, 指望所有的学生都考中是不可能的。重点栽培个别学生,是大多数老师的必然选择。如今,肖平是不需扬鞭自奋蹄,这样的学生,任是哪个老师都会满意。而且有曾芸芸替他督促,曾夫子觉得自己轻松了很多。

    曾芸芸秉持着一贯的态度,毫不保留地将科考所需的知识一点点传授给肖平。越是感受到肖平对她的依赖, 她越觉得这种督促和指导已经成为了她的使命。同时她还好奇:如此下去,肖平在科考中到底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

    今天, 曾芸芸给肖平讲的是《孟子》。《孟子》是四书中最难的, 但科举必考, 谁也躲不过,曾芸芸只好先利用肖平不凡的记忆力,对他开展填鸭式教育:“《孟子》一书,离不开君臣二字。君、臣、民三者关系,是孟子阐述的中心问题。孟子云:‘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此段论及君臣之伦与法尧舜,但并未具体展开,留下了一系列问题与诠释空间。”

    肖平认真听完,问道:“芸芸,亚圣所言的人伦,我始终领悟不出关键。尤其是人伦之至,我至今不解。”

    曾芸芸一笑,边走边道:“何谓人伦之至,如何法尧舜而尽君臣之道,皆有待诠解。元儒陈栎释之云:‘君臣之伦于人伦尤大,所以宗主纲维彼四者也。孟子以尧舜尽君臣之伦,责望世之为君臣者取法之,正以为人性皆善而皆可以为尧舜故也。’这里强调的便是君臣之伦在人伦关系中的首出地位,而将君臣皆法尧舜理解为一种人性皆善的普遍可能性。”

    曾芸芸的这番话,明朝的各种书中都无论及。这是她结合后世的经验总结的,目标就是帮助肖平快速掌握书中阐释的理论。白日里,肖平认真跟着曾夫子学,曾芸芸则是在脑海中默默准备这些资料。

    “君臣之礼和君臣伦理能够等同吗?”肖平将曾芸芸所言记下,问道。

    “君臣之礼只是君臣伦理的具体表现。你想想《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那一章,可以看出,孟仲子之周旋,景丑氏之敬王,皆一切世情,后世遂以为礼之当然,牢不可破。由是,天子而豢养其臣下,人臣而自治以傭隶,其所行者皆宦官宫妾之事,君臣之礼,几于绝矣。然当时诸侯之所以骄于人者,不过以富贵贫贱可以颠倒之权在我,故引曾子之言以破之也,岂真絜絜较量乎!孟子之意,以为凡为臣者皆当自重,不趋于诡随一途,不独宾师为然也。可见,礼的意义在于使君臣双方引以自重,而非臣对君的单向驯服。”

    曾芸芸在阐述过程中,吸收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孟子师说》的许多新理论。不过,她又做了许多删减和变通。

    此前,曾芸芸习惯照搬后人的解读,讲授给肖平。不过在肖平向曾夫子展露之后,曾夫子直言不讳地表示,肖平说的很多观点过于激进,可能会在科考中给自己惹麻烦。毕竟,如果对经典的解读不够中正平和,而突发惊人之语,除非将别人折服,否则很容易引起争论甚至打压。不过,考试可没有给考生申辩的机会。一旦言语不合考官心意,很容易被黜落。这就要求,哪怕再有思想,也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如此多的新奇言论出现在一张卷子里,考不上都是轻的,甚至可能引起不小的麻烦。

    不过,那时候曾夫子并不知道这些内容是曾芸芸告诉他的,还以为这是肖平的父亲留下的观点。不过在社学待得时间久了,曾夫子意识到肖平这些层出不穷的观点应该与曾芸芸有关。可是曾芸芸也年少,他只能认为这是两个善于思辨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交流的产物。

    在保护好自己,并且尽快通过科考方面,曾芸芸是很认同曾夫子的。曾夫子到了这个年纪,对于弟子,已经没有任何藏私的必要。他说出的,都是自己历经血泪的洗礼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当然,结合历史,曾芸芸也明白,一旦肖平有了文名和社会地位,那么他再出一些新颖的看法,别人就更容易接受了。

    因此,曾芸芸开始从那些更容易被人认同的理论方面着手,力争把肖平的思维尽可能激活。

    给肖平讲解了一番,曾芸芸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土岗之上。这里生长了大量黄色与白色的野菊花,斜阳之下,随着清风缓缓摇曳。

    来到这个世界日久,并无法彻底消磨曾芸芸内心深处的那一丝孤独。这种孤独,哪怕是她与肖平再亲近,也无法彻底倾诉。

    略略有些怅然地望着青山与白帆,曾芸芸感受胳膊被肖平碰了碰,她转过身,看到肖平不知道从哪里采了一大把十分鲜艳的野花递了过来。纵然有风,依然清香萦怀。

    看着肖平关切且纯净的眼眸,曾芸芸心中一暖,淡淡的心事又轻了许多。

    二人正粲然地对视,远远听到阿丰在喊:“老大、少爷!”

    虽然谷中的流民都迁移到了鉴湖岸边,也建立了新的村落。但是阿丰还是继续跟随肖平和曾芸芸一起生活。这既是阿丰的意愿,也是阿丰父亲的主张。对于这点,曾芸芸和肖平自然不会反对。

    阿丰在散学后,顺原路率先回家了,不知道为何又返回来找寻他们。

    二人迎上了气喘吁吁跑过来的阿丰,问:“怎么了,这么急?”

    阿丰道:“有外人闯进我们家了。我到家的时候,那人正从院墙往外爬。看到我来了,抽刀就向我砍。我一看他凶狠老练的架势,就知道打不过他。我只好躲。幸好王员外带人来了,那人就弃掉我跑掉了。”

    “走,回去看看。”肖平道。

    “等一等。平哥哥,你看……”曾芸芸指着江上的一艘小船,道。

    只见一艘小船之上,依稀站着一个身着青衫的男子,正向着江岸看来。

    肖平仔细一看,顿时激动起来,道:“芸芸,怎么船上站着的那人,这么像父亲?

    曾芸芸道:“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不过从身形上看,确实像。”

    肖平忍不住冲下江岸,想要一看究竟。曾芸芸和阿丰随即跟上。

    三个人的速度都很快,迅速来到了江水边。

    不过赣江的水势并不小,水流的速度也很快。三个人站在沙滩上,也只是看到那小船越去越远,人影愈发模糊。

    “那人仿佛在向这里招手。”阿丰道。

    随即,三人听到了远处的江中传来了悠扬的笛声。笛声初时悠扬婉转,没多久就变得低沉呜咽,仿佛有无尽的心事在诉说一般。

    三个少年站在岸边,听着笛声,怅怅然呆立了很久,一时间都不再管家中进了贼人的事情。

    小舟消逝后不久,笛声也渐渐听不到了。

    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当夕阳将滔滔江水染黄,岸边青山的阴影投入到江中,阿丰才道:“老大、少爷,船已走远,我们先回去吧。”

    肖平和曾芸芸一起点点头。二人对肖山,都有同一种思念。对曾芸芸来说,她继承了过去的记忆和情感,脑海中还铭记着自己被驱逐出家门之后流离失所的情形,也始终珍藏着被肖山收留之后得到的呵护和关爱。哪怕她有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完整的思想,依然被这份感情所打动。

    有时候,曾芸芸会问自己:如今的曾芸芸,到底是哪一个占主导?思辨上,无疑是后世的那个最强势,可是在对待这个世界的情感上,原先的曾芸芸却是基础。

    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曾芸芸很快就释然了:哪个占主导并非关键,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家中,三人发现屋内的物品并没有丢失,各处也没有什么损坏,唯一不同的就是檐下的一根柱子被凿开了,现出了一个空空的孔洞。

    “那么说,对方要找的东西就在这里。他们一直没有走,就是等着我们松懈的机会?”肖平道。

    “东西肯定是在这里的。取走东西的人,肯定是得到了确切的信息。否则,我们都没有发现的地方,他们怎么可能找得到。”曾芸芸围着柱子走了一圈,又道,“只是我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隐忍?第一,拖得越久,我们就越容易有防备,甚至我们可能早于他们之前把东西找到。第二,以我们三个的能力,刚刚那样的人来两个,就可以强行制服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

    “也许,他们也在等一个确切的消息。又或者,他们之所以不对我们出手,是有所顾忌。”肖平道。

    “如果我们在江上看到的真的是父亲。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为什么又不与我们相认?难道是身不由己?”曾芸芸进一步给出了假设。

    肖平一时间回答不出来。

    曾芸芸又问阿丰:“王员外带人来,有没有说什么?”

    阿丰道:“王员外说他在附近布了暗哨,得到消息之后便派人赶过来了。他还让我转告少爷,说对方来人了,如果得手了,也未必是坏事。之前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我们需要仔细防备。如今他们暴露了行迹,算是在明,我们在暗,我们不仅安全了,也有进退的余地了。”

    肖平点点头,道:“我明白。就像芸芸之前所说的,东西总不如人重要。我唯一担心的就是父亲。”

    曾芸芸道:“平哥哥,相信我,父亲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肖平郑重地点了点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