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诛国 > 第151章 普及农耕

第151章 普及农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妹,你即刻下令从今天开始全国禁止杀牛,所有黄牛和水牛都要用来耕地。这用牛耕出来的土地能够让水稻的产量翻上一倍不止。回头你们多跟着我带来的队伍学习学习,看看他们是如何劳作的。”

    有了计较,刘征将叶柳等一干土著高层核心找来,把这些东西跟他们细细解释了一番。

    因为是母系社会结构,叶柳的意识里几乎是没有父亲这个概念的。她的母亲也在几年前因病去世,所以这才有了她的继位。很多东西都还没有来得及教给她,她的社会阅历也远不及其她几位族中元老。

    听了刘征的细说之后也只是似懂非懂,而其他几个元老虽然听懂了刘征的意思,但却不知道他的这种办法用起来是否方便。但既然是大王的嘱托,她们自然是不敢怠慢,纷纷表示立即着手去准备。

    “大王,您初登大位,按照惯例,所有部落都要派人前来朝拜,是否让他们也带一批牛畜过来?”

    虽然这战斗素养不咋地,但在号召部落方面叶柳和她的团队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嗯,当然可以,耕牛方面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也不要过度苛求。”

    刘征从日南也带了几十头耕牛过来,只不过比起这王都方圆两百里的范围来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罢了。

    “大王圣明。”

    和刘征相处几日下来,叶柳发现对方虽然很有威严,但实则内心宽厚仁爱,这样她那颗小小的心脏总算是踏实了不少。

    刘征这次带来的人除了水手、船工、兵士、医护、译者,还有两千多来自交州各郡的奴仆,总计人员接近五千人,做足了开荒的准备。

    这几日里,除了刘信和赵信带兵驻扎在城内防止生变,邱廷则是将人分成四个小队,轮番在城外巡逻,并勘探铜矿、铁矿、金矿、宝石矿、煤矿,以及附近的地形。

    这些个矿场的勘探不深入地下的话还是很容易区别的。铜矿、铁矿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分。金矿、宝石矿床则去那些河边就能有所发现。表层煤矿则更加容易辨识。

    特别是有当地向导的引领,勘探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手底下的其它人,除了留守港口的人员全部都投入到开荒之中,加之动员起来的五千土著。就算是五人一日开垦一亩地出来,那一天下来也有小两千亩。一个月就接近六万亩,这种廉价的劳动力刘征自然不会放过。加上现有的耕地,一年之内将扶南这方圆二百里的区域作物产量翻几倍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砍伐下来的巨木还可以用来造船、盖房、制作家具等,那些草木铲掉晒干还可以用来烧制成灰做肥田用。

    因为地处热带地区,这些土地开垦出来,就可以直接播种。像黄瓜、南瓜、马齿菜、佛手瓜、苦瓜、萝卜、茄子、白菜、茼蒿、韭菜、山药、大蒜之类的蔬菜种子刘征可是收集不少,足够养活小几万人。甚至就连燕麦草的种子也有几十斤。

    这个季节土壤湿润温热,要不了多久就能见到显著成效。

    有的时候,刘征还会亲自指导他们如何开荒,如何挖渠引水,除草灌溉、以及深耕细作的原理、垄沟栽培的好处、田间管理的要素、种子先发芽再播种、藤蔓植物打桩牵藤技术等等。

    每每刘征下地指点时都会带着一帮土著高层集体围观,然后亲自动手实践,让他们之后也要把这些技术普及下去。

    与此同时,工匠们则开始选址建房。为之后的定居、移民、蓄养和扩建都城做好准备。

    对于建房子这方面所需要的木材随处都是,十分充足。这可能与扶南人的伐木工具、伐木需求有关系。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竹林成片,参天大树随处可见。

    虽然竹林随处都是,刘征还是让他们在砍伐的时候,注意培植新的竹林。

    这是为了今后几年可能大量移民到此需要用到相当惊人的纸张而做的准备。而且竹子的作用也远不止可以用来造纸这么单一,凉席、凉床是热带的必备家具,妙用无穷,当得未雨绸缪。

    十天后。

    “主公,我们这是我们这几日绘制的方圆两百五十里的地形和勘探出来的矿场标记,以及这个范围内的所属部落分布图。”

    自从来到这里,邱楠白天除了跟着刘征教授叶柳等人汉语外几乎都在外面勘察,晚上则是在自己的营帐内综合汇总各方勘察结果。

    “正武,干得不错!这份地图做得很精细,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刘征接过邱楠递上来的羊皮卷,仔细看过每一个细节后,大赞不止。

    地图由四张完整的羊皮衔接而成,其上清楚的标记了附近的山川、河流、桥梁、矿产、部落势力、大道、小路等细节。虽然无法和后世的彩绘地图相比,但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十分难得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