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诛国 > 第150章 原始扶南

第150章 原始扶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信、邱楠、赵信作为心腹大将,此刻也拿不准刘征的心思。初来乍到,他们只知道要做好防卫工作,以应对随时到来的危险。

    “本王虽为帝子,奉神仙之遗命匡扶天下,但天下浩渺如烟,人力终有穷尽。在今后的日子里,本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共创美好未来。”

    良久,刘征终是开了口。所用的语言乃是纯正的汉语,身旁自由译者将他的意思翻译出来。

    “大王在上,我等必当尽心竭力,以报王恩。”

    众人拜首,再表忠心。

    “下面我宣布封叶柳为内阁总理,为我扶南文臣之首,负责协助本王处理全国政务。”

    叶柳的重要性自不必说,用她来代管朝堂,给各方传达命令,应该还是很有威慑力的,不至于其他部落旦夕间反叛。

    “叶柳领命。”

    叶柳闻言大喜,欣然接受。

    “汉语在神仙的世界里都是备受推崇的语言,博大精深,妙不可言,以后你们也要全部学会汉语,不可怠慢。”

    “臣等谨遵大王令。”

    这些人听刘征如此说,顿时就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个的激动不已。

    不过刘征却是有些头大,完全掌握一门语哪有那般容易。就算只是能做到彼此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程度也是极难的。

    想到即将要面对的重重困难,此刻的刘征格外想念家里那位美娇妻,要是她在的话,该多好!!

    ……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刘征充分了解了扶南国的基本情况,心中已经大致有了数。

    食物方面主要是是水稻,木薯有少量种植,高粱在部分地区也存在,基本上不存在饿肚子的情况。还有各种热带水果比如菠萝蜜、椰子、芒果、木瓜、枇杷、释迦果、芭蕉等倒是非常充足。

    医术方面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一些老辈倒是会一些小伤口止血的偏门小招,至于感冒发烧啥的,那就只能听天由命。女人生孩子的风险比之大汉还要高出很多。常见的跌打扭伤也根本没有办法处置。

    生活在如此富饶的土地上,总人口却始终只有三百万,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如此。

    东汉平均寿命22岁算的话,这扶南国的则要更低。蚊虫遍地,又无有效的驱蚊防蚊手段,而且常年赤身裸足,极其容易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工匠水平也非常低下。诸如墨斗之类的高级工具等更是不存在。一应器具也是非常古老,效率自然不可言语。

    讲真,刘征要不是看中了这边的土地可以出产大量的粮食,是决对不会来这旮旯的。

    军事实力方面,多以藤条小盾为主。弓箭的射程和杀伤力也非常有限,箭矢甚至还是全木制作而成。由于炼铁技术的几乎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铁器非常稀缺。平时也不存在什么战术训练之类的,打仗的时候,只管一股脑冲杀便是。

    食器多以银为之,贡赋以金银珠香为主。

    没有律法机构,有人犯罪就直接送到兽圈和城沟里,能活着挺过来就代表无罪。

    不过让人稍微有点安慰的是扶南的黄金、宝石非常丰富。

    刘征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说服自己,此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经过两天的不断思索,刘征最后也想明白了。

    扶南作为粮仓,只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可,其它方面可以一步一步来。只要方针没问题,三五年内总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此次南下,刘征带的工匠除了船队固定匠人,也还有五百个。石匠、木匠、泥瓦匠、铁匠皆有,其中木匠两百,铁匠两百,剩下的一百。

    刘征去他们的田地里看过,水稻种植技术的确是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也没有人除草,更没有人施肥。收割的时候则是直接将水稻用青铜镰刀割断带回驻地晒干后再人工敲打脱粒。脱壳则是用石臼撵磨,这一般都是妇人在家里干的农活。

    这里的水稻与象林又有所不同,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两稻。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水稻收割的季节了,为此刘征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打谷桶,又名戽箱、合桶、戽桶,收割稻子时扬击稻杆掉下谷粒的农具。戽桶四方形略似斗状,由四块木板拼合而成,外有八个耳,上四个耳供拖拉用,底有两根拖泥。其上还可以安插凉席,防止打谷时,谷物溅射而出。里面还安置有一毛竹板子,可以大幅提高脱粒速度。

    这打谷桶可以让工匠抓紧时间打造,顺便还可以教教这些原著名。把教学和语言交互放一块进行,也许还能更快达成刘征的终极目标。

    收割用的镰刀之类的工具,刘征就足足带了几千套,仅就王都附近的这一片区域来说是绰绰有余的。

    唯一欠缺的可能还要算耕牛了。不过也不是没有,高棉人也有蓄养黄牛和水牛的习惯,只是她们基本上都是杀来吃或者是充当运输工具。就算不够的话也还可以用马匹或者驴子来代替一下。于此,只需要下令禁止屠牛,再找人专门饲养起来即可。

    另外牛车、马车、独轮车、风车也是要优先解决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