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顾宵脑子里想法虽多,但要成体系的列出来也需耗费一些时日。治国无非三个方向,集权、安民和固边。集权这事得谢济凌亲自来,但书里谢济凌似乎努力错了方向,养了一大帮无孔不入的暗卫,百官只有畏惧并无忠心。看似把持权柄,实则将满朝文武往刘渭手上推。
得找个机会隐晦的提醒一下,暗卫贵精不贵多。暗卫们上查贪腐贿赂以及各方势力勾结,下查官员言论和私德,闹得京都人心惶惶。过于激进的手段,只会让这帮尸位素餐的家伙更为期待小皇帝亲政。还是得慢慢来,先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
至于固边,有定西王在,尚能有喘息的余地。等弩和火药投入使用后,西北还将更为稳固,戎人轻易不敢来犯。
而顾宵要做的不只是安民,除了让百姓吃饱穿暖外,还要打破自古以来帝王奉行的愚民政策,将门阀士族垄断的知识下还于民,顺便替谢济凌谋取民心。若得民心,兵不刃血的取代刘氏指日可待。
毕竟做了摄政王,便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做皇帝的垫脚石,要么取而代之。
顾宵埋头苦思,想着要从何处着手。
“汤圆,你躲在这里干什么?”谢济冲一嚷,将毫无所觉的顾宵吓了一跳,墨水点在纸上,晕开了一片。
顾宵将纸团起来,扔到了纸篓里。反正也一个字没挤出来,丢了不可惜。
“我在思考问题。”
“你是不是忘了,答应我的烟雾弹!”谢济冲一脸的怨念,这几日他没盯着顾宵,顾宵就躲在小院里长毛!
顾宵是真的忘了。他绞尽脑汁恨不得把五千年的历史都倒腾出来,哪还记得成功了一大半的烟雾弹。
“我其实没忘,你信吗?”顾宵心虚。
“我不信。”谢济凌冷哼一声。
“那我们现在就去,我保证今天能让你看到效果。”顾宵放下笔,反正他想的脑仁疼,不如先安抚了三哥。
等到储存土硝的地方,天上竟开始飘雪。初雪来得虽迟,但顾宵早早的就裹上了最厚实的衣服,天冷的反常。而且凛冬已至,京都贫民怕是难以度冬了。
“三哥,你最近是不是闲的没事?”顾宵看着日日在府里蹦跶,精力十分旺盛的三哥,心里冒出了个好主意。
谢济冲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靠近,他诚实的点头,“对呀。”
“本来接了封我为世子的圣旨,我就该收拾着准备回甘州了。但请封的折子早早就递上去了,秦相压在手里,太后也不提,不然圣旨早该下来了。”
人家那是公报私仇呢,这还不明显!下次报复最好等圣旨下来,不然能拖到明年夏季。
“太好了,等烟雾弹做出来,你得帮我一件事。”顾宵手里的钱没处花,拿去做善事正好。
“什么事?”谢济冲问。
“待会说。”
顾宵要了个小铜鼎和上好的白糖,支了一小堆火,便开始尝试。土硝与白糖以三比二的比例混合,放入铜鼎内文火融化,待融成黏液状,便可倒出装至做好的金模子里。
说是模子,其实是金箔叠加捶打而成,与铝箔相似。这里没有铝箔,顾宵只好奢侈一把,用了金箔。
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顾宵还是挺紧张的,毕竟稍有不慎便会爆炸。幸好老天保佑,他这次毫发无伤,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两人眼巴巴的等黏液凝固后,顾宵将形成的烟雾弹从模子里卸下来。
“三哥,你点燃试试。”顾宵将烟雾弹交给了谢济冲,“点燃就丢掉啊,别捏在手里。”
谢济冲拿着块黑乎乎的烟雾弹,脸皱成一团,十分不信的问道:“这就完了?”
“确实就完了。”顾宵推了谢济冲一把,“你去试试就知道了,出去找个空旷的地方。”
谢济冲依言走出院子,掏出火折子点燃了尖角,然后飞快的丢向空地。烟雾弹很快释放出大量的浓烟,直往人鼻子里冲。
“这玩意好呛啊,不过烟确实够大。丢几个进秦鹊的护卫里,再将他掳走打一顿!”
谢济冲心心念念着打秦鹊。
“就是造价太昂贵了,怕是不能用于战场。”无论是白糖还是金箔,都限制了烟雾弹的批量生产。
糖在历朝历代都是贵物,在现代也是从欧洲引入甜菜后,产量才上来。在大周,糖更是精贵的厉害。
“确实不能,这就是给你玩玩的。土硝加硫磺和木炭,能制火药,那个能用上战场。”
量产火药顾宵就不打算插手了,他把原料以及该注意的事项记录下来,再让谢济凌培养一批专门研制火药的人。硫硝炭只能制最基础的□□,若想有所突破,还是需要工匠们集思广益。
“火药?比烟雾弹更厉害?”
“是的。不过这我不打算做了,交给二哥的人钻研吧。最好能找到批量生产,运输安全的方法,带回甘州御敌再适合不过了。”
谢济冲抓起顾宵的手腕,恨不得当场扛着顾宵转圈圈,只是顾宵惊惧的眼神过于强烈,他没敢真动手,“汤圆,你可真是我们的大福星!”
顾宵费力收回被谢济冲抓疼的手,“现在福星有事要求你了。”
谢济冲冷静下来,粗壮的神经也回过味来,他警惕的问::“什么事?”
“最近天冷了,穷苦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我不是得了秦府的赔偿吗,一万两银子全给你,你去施粥。”
“我,亲自去?”谢济冲指着自己的鼻子,十分不解。
“反正你也没事,闲着也是闲着。”有谢济冲盯着,他的每一文钱都能落到实处。
而且谢济冲亲自去,京都的达官贵人也得做做样子,能薅他们一把,顾宵绝对不会放过。
“最好大肆吆喝,如果有和你不对付的公子哥经过,你就拿话刺激他们,最好能激的他们也会去弄个粥棚。”
顾宵现在能力有限,只顾得上京都的百姓。
“去粮店买除陈米外最次的米,粥熬稀一些,一人一次只许打一碗,粥棚全天供应。”顾宵交代道。
谢济冲问:“为什么要买最次的米,一万两银子,够买很多米了吧?”
“最次的米,能阻止一批尚有饱食之力,却想占便宜的人。”
“行吧,给钱。”谢济冲伸手,他肯定能气得那帮人跳脚。
顾宵白了他一眼,“我没带,我怎么会把这么多钱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