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危山四人论道,莽少年醍醐灌顶
柳公卿挂念爱女,收了宝剑,自去寻她去了。
方不回走了一趟步法,行了三周内息,算是完成了早课。一旁的龙驼子叼着烟锅,若有所思。
过不一会儿,韩缺跟柳公卿携手而来,见方不回已然结束,便提议前去三危山一游。几人欣然应允,收拾停当之后,各骑了马,往敦煌东南去了。
三危山位于敦煌东南五十里处,绵延百多里,以三峰危峙,故名三危。乃是敦煌第一圣境,传言敦煌莫高窟便是因为三危山的佛光而建,有诗云:坐镇敦煌第一山,谁移泰岳到阳关。
四人信马由缰,马蹄得得,走在三危峰下,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不由得让人心胸为之一阔。
龙驼子随口问道。“方少侠,前次听言,你这一身功夫,并没有师承?居然能到如此境地,殊为不易。”
方不回最怕人夸,有些腼腆道,“龙老,不要再叫什么少侠了,喊我小方就行。我确实没有师承。年少时,也曾想过拜师学艺,可惜,所遇非人,屡次被逐,实在是看透了那些所谓的武林大家,敝帚自珍,误人子弟,一怒之下,发誓再不拜师,非得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可。”
龙驼子面色不易察觉的一黯,“玉门关外第一次偶遇,你就要跟老夫切磋,哈哈,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嘿嘿,小子无状,倒是让龙老见笑了。不瞒各位,这两年,我从锦官城一路打出四川,且战且走,倒是败多胜少。”方不回一脸真诚道。
三人俱都在心底升起一丝敬意。
就连韩缺都多看了方不回一眼。柳公卿瞥见龙驼子适才的表情,大概明白了师兄的心思,可惜,方不回此生不会再拜师,实在是一大憾事。
龙驼子收徒之心来得快,去得也快,既然承了他救命之恩,总要报答一番。当下开口道,“我前后见你三次出手,第一次是拳脚,后两次就是用棍。有些看法不吐不快。”
方不回痴迷武学,最爱跟人讨论拳脚兵器,一听之下,大是兴奋,不由提议道,“此刻日影已中,不如咱们找个地方小憩一番。”
几人寻了个山石凹处,背了风,取了美酒,席地而坐。
见柳公卿取了酒坛,方不回一脸向往,“敢问门主,可是那闷倒驴?”
柳公卿见他一脸期待,忙摆摆手道,“不不,那沙枣酒虽好,不宜多饮,这坛里乃是葡萄美酒,别是另一番滋味。”
方不回有些悻悻,舍了酒,挨着龙驼子坐下。“龙老有什么要指教的么?”
“你虽然每日里用功不辍,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觉得进境很慢,几至于无?”
“咦?您是如何看出来的?”
“我见你几次出手,拳脚短打虽然可以称得上机变无双,但仔细观察,有很多招式衔接并不自然,白白错过一击必胜的机会。”
方不回自出川以来,连番遇到博尔忽,孙铿,许冲,以及铁三儿,笑弥勒,等一众高手,见识大为开拓,他自忖自己平日绝没有放松,每次跟高手对决之后,都要反复揣摩,即便如此,很久的一段时间来,进境极慢,他自己隐隐感觉到不对,但苦于没人指点,一直独自摸索,苦恼不已。
“请龙老指教。”
“哎,指教不敢当,我像你这个年纪,比你可差远了。只是一家之言,说来大家指正。”
龙驼子乃是中原用枪第一人,即便高傲如韩缺,在此一道上也不得不佩服。
“你之所以觉得很难进境的原因,大概可以成为障,所知障,什么意思呢,寻常人习武,那是先从基础打起,先究其理,在展其用。小方你不是,你是先用后理,当然跟你一路走来的经历有关。”
“倘若你平时所对之敌,还是街头巷尾的地痞流氓,说不得,你这一身功夫,足以打倒古往今来所有的痞子,还绰绰有余,可是,你如今面对的是笑弥勒,这等高手,你之前战斗中形成的经验,拿到现在,不够用了。”
“比如你一拳击出,出力几何,敌人反应几何,击中效用几何,不中自己如何反应,全都要推倒重来。简单来说你需要建立一个体系,你以往的经验便是阻碍你现在见识成长的障碍。”
方不回凝神苦思。
柳公卿,韩缺也是获益良多,尤其韩缺,他虽绝世高手,但就武学基础来说,并不比方不回扎实多少。
“小方,你可知何为技击?”
“技击,技击不就是打到敌人?对,技击就是打到敌人。”方不回攥了攥拳头。
“那是目的。不是本质。”
“”夜行宗谱》载述:"所谓技击,乃以武艺行实战搏杀之能。所谓技击术,系专事修炼实战搏杀之手法、腿法、步法、身法、功法、心法等技艺及其综合运用之法术 技击法术,不求其形,但究其理;不求其势,但究其道;不求其定,但究其机;遵五行生克之理,循阴阳变化之道,依八卦推衍之机;以静制动,柔化刚打,避实击虚,无形无象,道法自然。”
“技击一道,实在是博大精深。你的当务之急是先究其理,在展其用,不能本末倒置。”
“龙老,那如何究其理?”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技击的本质,就在于你对于一拳一脚的把握,力度,角度,速度,这三点就是技击最本质的东西。”
此刻不止方不回,柳公卿,韩缺二人也是听得如痴如醉。
“学武之人,一生有两大桎梏,一为所知之障,二位问道之茫,破障容易,问道难。世间武人千千万,能破除所知障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只要你勤奋刻苦,破障只在早晚,而问道,看的是天赋,与刻苦无关。”
“以老汉愚见,方不回你是我生平仅见的奇才。”
“啊?”方不回头脑昏沉,脑子里一下塞了太多东西。
“哈哈,”龙驼子不疾不徐的点了一锅儿烟,美美的抽了一口,随后道:“老头子虚活一甲子,才稍稍摸到了些门槛,可惜体力早已不在巅峰,此生难以攀登武学至境。”
“好叫几位知晓,破障求同,问道求异。所谓求同,就是寻求一拳一脚力度,角度,速度三者最基本公约之理。譬如你我四人,面前皆有一石,你我同时发掌,均能击倒此石,倘有一人,随手一发迥异他人,将此石击碎,而剩余三人以他法效仿,效果始终不如他,那么这个不同便是专属于他的道。”
“道可以是招式,可以是心法,也可以是心境,总之一言以蔽之,道,就是你跟别人的不同。”
说完龙驼子站起身,拿了自己的铁枪在手,“此枪名为寒江雪,老汉我的道嘛,就是一个孤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以,老汉此生无妻无子,孤独一人。”
柳公卿听到此处,心里一酸,“师兄!”
“哈哈,师弟不必替为兄伤怀,道,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龙驼子豁达一笑。
高傲如韩缺,郑而重之的拱手道,“龙先生,韩某此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拜先生所赐。”
龙驼子摆摆手,说回方不回。“小方,我且问你,你自从得了这根棍子,是不是爱不释手,总觉得似曾相识?我看你根笑弥勒一战,之前那根棍子使得活了一般,倘若你此前从未着意修炼,弗一上手,能有那般威势,嘿嘿,老汉窃以为,你将来的道,说不得就着落在这跟棍子上了。”
“就像多年以前,我第一次练枪一样,嘿嘿,情不知所以起,一往而深。”
方不回掂了掂手里的棍子,嘿嘿一笑,“还真是说不出的趁手。”三人见他少年心性,俱都哈哈大笑。
龙驼子掂了寒江雪,“你用棒子我用枪,虽有小异,无碍大同,说来也算是咱爷儿俩的缘分。不如今日,老汉就唠叨唠叨这浸淫了一辈子的枪术,也许对你小子有点用处,哈哈。”
方不回就算再傻,此刻也知道龙驼子此番传功之德。于是郑重的站起来,向着龙驼子,一揖到底。
龙驼子让过他的大礼,“用你小子的话说,不过适逢其会。”言罢就把自己的枪术娓娓道来。
“举凡世间所有兵器,无论长短,你都可以把他看成手臂的延长。技击之要,便是扬己之长,攻彼之短,一击建功。所以临敌对阵,有一寸长一寸强之说,譬如所击之远,拳不及掌,掌不及刀剑,刀剑不及枪棒。”
“棍法在技击上不主张硬拼劲力,要讲究刚柔并用。出棍时要考虑兵器之长短,量度距离之远近,计算时间之迟速,明确生死棍的变化,死生门的趋避,老嫩棍子进退,发力点之控制,回击点之内外。才能在技击中得时得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要想精研一种兵器,先要明确它的力点,力点就是此兵器着重打击敌人的地方,以我长枪为例,刺击的力点便是枪尖,倘若砸抽扫,力点便在枪刃下三寸。至于你的棍子的力点需要自己把握。”
“再有握棍之法,有单手,双手,倘若双手握棍,那边有先锋手之区别,力从先锋手而出。”
“至于死生之门,便是躲避敌手兵器的力点,换句话说,扬己之长,攻彼之短。”
“两兵相交,如我兵在上,彼兵在下,则我兵为生,彼为死。说的是临敌之际,要抢占优势。”
“再有,两兵相持,破除相持之势,便要粘转缠绕,此圈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立棍对敌之时,棍尖指向敌手,随敌趋避。立棍为圆,我在圆中,迫敌出圈,有一闪二迫三招架之法。”
“以上诸多标准就是你接下来需要建立的体系,也就是你首要破除的所知障碍,至于你的问道之茫,那是谁也帮不了的,只能靠自己。”
龙驼子洋洋洒洒,说了半天,方不回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正是,三危山四人论道,莽少年醍醐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