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历史科结束与告白
写题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大截,以前的李静写完客观题起码要五十分钟。
主观大题更考验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李静要在主观题上花上许多的时间。
……
周围的同学都在苦思冥想,历史课不是一个能随便得分的题目,不存在李静上一辈子文科的同情分或者擦点边就能得分。每一道题目的设置都十分的精准,标准答案不存在偏差,只有几道主观论述的题目答案自由,而这些题目的分数整张试卷加起来都不到二十分。
这个世界的人对于历史的重视程度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忘记历史不仅仅是背叛民族、背叛国家,更是背叛人族。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拥有着自由和生命的人,都是千年前、万年前的凡人所无法企求的、甚至想都不敢想的。
时间匆匆流逝,铃声响起:
“同学们,距离考试结束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请同学们安排好考试时间。”
李静从题目中回过神来,擦了擦鬓角的汗,慢条斯理地拿起水瓶喝了口水。
长时间的考试不仅是智力上的比拼,还是生理上的比拼。
台上的老师没有放松,时不时抬起目光,扫视全场,是一个认真的老师,但是大概也是一个刚入教师行业的新老师。
监考老师的目光扫到李静身上,微微一凝,李静在考生中简直鹤立鸡群,那份平静沉着的气质与紧张的氛围格格不入。
修行者的敏锐感知下,李静能感受到监考老师看自己的次数明显增多。
他拿起了笔,写下最后一题的答案。
是的,他已经写到了最后一题,对于以前的他来说不可思议,对于现在却如水到渠成般自然。写试卷感觉就像抄的一样。
这是一道罕见的主观论述题,作为历史科的题目竟然涉及到了近代甚至当代?
请问,你从最近几次部分修行者发起的社会运动有什么看法,其中,你又有哪些启示?(6分)
李静沉思,从分值上看,一道六分的论述题,可以看出出题老师出这道题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真的去考验学生的背诵和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像是抛出一道新题型,来给学生们打预防针。
让学生在高考时看到类似的题型时不会太过紧张。
那么这道题其实不难拿分。
看法,可以从好的一方面也可以从坏的一方面。历史科的启示类题目,从两面回答肯定有用。
对于好,侧重于修行者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坏,也可以引用历史上那些残暴的修行者势力,人权平等等。当然大多数学生都会从坏的一方面答。
对于修行者的防备始终刻在现代人的血脉中,即使是客观描述历史,并呼吁人们正确看待修行者出现的现象的历史教科书,在一些地方也不难发现对于修行者的隐形的戒备和警示。
在某种程度上,修行者与凡人已经是两个物种了,虽然没有生殖隔离。
李静沉默了一下,写下了:
对于这几次部分修行者兴起的修行者运动,我持否定意见。首先,对于宪法规定的人人平等的原则,修行者群体已享有……而从历史来看,如果一部分拥有强大力量的势力掌握了同样大的权力……所以……
李静看着答卷,满意地点了点头,赚分嘛,不磕碜。
再检查了几遍答题卡,修改了一些答案后,李静看向最后一道题,犹豫了一下,然后写下一行字:
得力而得权,天理合,人道不合。
……
随着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同学们齐齐放下笔,精疲力竭地离开考场。
李静收拾好文具,向外看去时,赵欢欣果然站在门口旁,避开汹涌的人群,小心翼翼地看向往李静这边看。
李静起身离开教室,赵欢欣也迅速跟上,漂亮的裙子摆动着,像灵动纷飞的蝴蝶。
“考得怎么样?”
“还不错呢,就是最后一题感觉有点奇怪……”赵欢欣柔柔地笑道。
“嗯,那就好。”
李静先走一步,赵欢欣灵动地跟上。
李静心里想着中午买点什么东西回去,身上还有一点零钱,要不要买碗面回去给李欣吃?
他随口说道:
“你高考后想要去哪一所学校?”
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话题,聊聊志愿倒是不错。
“我啊?如果可以琼宇我都是想去呢。”
赵欢欣抿着嘴开玩笑,眼底却是没有笑意。
“厉害了。”
李静顺意逗逗她。
“哼,我是开玩笑的,你小声点。”
周围都是离开考场1的学生,里面说不定有同班的同学。要去琼宇的话李静说没人会觉得不对,换做赵欢欣哪怕是开玩笑别人都会异眼相看。
赵欢欣有点气愤地拍了拍李静的手臂,把手收回来时脸上却有些诧异。平时生冷的她可不会这么自然地做出这样的举动。
李静看到赵欢欣有点气愤的小表情不禁觉得有些可爱,果然颜值影响很大。
“不开玩笑了,你到底想要去哪一所学习?你平时成绩也很不错吧。”
‘你平时也关注我么?’赵欢欣有些窃喜,但还是满不在乎地说:
“还行吧。比不了你,不过起码也要离开江城到甲乙级城市上大学吧。哪一所大学还没有选好呢,应该会和江城比较近的那几所大城市吧。毕竟它们对我们招生有优待。”
龙源国大约有65亿平方公里土地的面积,东南沿海,其他地方与别的国家接壤。和上一世李静所属的国家有些相似,不过面积和人口都远大于上一世。单单是一个龙源国就有256亿人口,还是五年前统计的。
如此广袤的地域,龙源国划分了六大区和一大首都。每一个区都统领14到18部,每一个部又有很多城市组成。龙源国将城市按照发展水平划分为甲乙丙丁级,其中乙级和丙级城市最多,丁级大多数是由于特殊的位置而专门建设出来的小型城市。
江城隶是属于南区湛江部的一个丁级中型城市,地处于湛江边,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船舶业,百分之三十的人口直接参与船舶运输,还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间接服务于船舶业。
当初李静父亲带着李秋来到江城就是被这里的优惠政策吸引来的,江城也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人口有两百多万的丁级中型城市,算是小型城市中发展的比较好的了。
江城政府还打算围绕着江城临江的地理优势打造江城的旅游品牌,估计下一个三十年都会进行相关的建设。着算得上是摆脱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升级了。
比起那些单单靠炒房地产的城市好太多了。
由于江城这个城市还太年轻,最好的江城大学除了船舶专业有特色其他的专业都很水,所以每年江城的学子高考后大部分都是去到附近的城市读大学。这是发展的弊端,江城前期依靠船舶的迅猛发展如今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事物皆有两面性,概莫如是。
“唔,那你是去华成大学还是宾扬大学?”
华成大学和宾扬大学是湛江部最好的大学,一个主攻理工科,一个是综合大学,都有不错的声评。
对于江城的学子,这两所大学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了。除了李静这种学霸中的学霸,普通学生是很难触及每年整个城市才有二十人左右能上的琼宇华清大学这种顶级大学。
无论是前世还是现世,顶级大学都对小地方的学生是一种奢望。
“唔,我还是想要去宾扬大学。听说那边的山水建筑很漂亮,我从小就很向往那种山水间的生活。”
赵欢欣可爱地眨了眨眼,黑白分明的眸子温柔地荡漾。
她又撇撇嘴,双手向前拍了拍又合拢:
“可是我的分数还是真危险呢。考得好才能去,考不好的话就听我爸的去华成大学的专项计划。不过那种生活我觉得太局限了,一辈子都按照别人规定的走也太无趣了。”
“那只能祝你考上心怡的院校了。”
走出教学楼,赵欢欣突然停下来,见此,李静也停下脚步:
“怎么了?”
“我知道你要回家吃饭咯,不过我爸白天不在家,我要去食堂吃。我们的路不同,要分道扬镳了呢。”
李静习惯性地笑了一下,回道:
“好吧,原本我还想和你一起走到食堂再离校的。”
赵欢欣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用手轻柔地把脸庞边透明的一绺发拢到耳后,眼睛看向前方的青藤,声音缥缈而悠长:
“我喜欢你。”
李静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又不是什么处于思春期的男生,没有打算去找人谈恋爱,自然不可能顺水推舟地说什么肉麻的话。他对于赵欢欣是有一些好感,不过是停留在同学的层面上的。
“嗯。”
赵欢欣似乎是听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眼角弯弯,笑的很漂亮:
“你可要记住我哩,记住曾经有一个喜欢你的女孩子。”
“好。”
李静早就收拢了之前的笑脸,认真地点头。
他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不应该像开玩笑一样应付过去。世间的情感确实很难懂,或许很多情感很轻易就产生了,但是李静不认为它轻浮。
赵欢欣没有回答,径直离开了。李静站在原地看着赵欢欣的背影,身段姣好,亭亭玉立。
如果有旁观的人看到这一幕,绝对想不到刚刚发生了一场失败的告白。
毕竟这一切看起来是这么的自然,和千千万万个离别一样。
人类的情感玩不出什么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