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分歧
“陛下,于大人已到殿外,是否通传”
宦小的声音将朱祁钰从沉思中打断,他快速反应过来,淡淡吩咐。
“传”
宦小退去不久后,于谦就缓缓步入大殿。
“微臣参见陛下”
“爱卿无须多礼,朕今日唤尔前来,欲向爱卿征询两位用人之提议……”
于谦闻言,双手一拱,微道:“陛下需要哪方面的用人……”
朱祁钰没有卖关子,直接将路通司和农务司的情况向于谦讲明。
其中关于对路通司,要在南京修建硬化水泥路的想法,一并说了出来。
于谦闻言,沉声不语。
经过陛下的简略述说,他便得知:
陛下筹备农务司的策略他倒是极为赞同,但眼下并未有合适的人选。
而陛下有心将沿海一带的重要城市及码头串联起来。
此刻的于谦并不知晓皇帝欲解除海禁的想法。
他对修路铺桥的这个国策表示赞同,但是这其中的花销……
此刻朝廷的状态,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花费。
陛下口中的硬化水泥路听着不错,而且这个想法极好,但却不实用。
且不说这硬化水泥路,对于目前安定繁荣的南直隶,并无太过直接的改观。
就以大明目前的现状,哪来多余的钱银进行这种浪费???
摇摇头,于谦直接否定了皇帝的提议。
见到于廷益如此坚决的否决自己,朱祁钰微微一怔!
他有些疑虑地望向于谦,淡淡询问道:
“于卿可知,这修桥铺路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德之为,为何如此激烈反对朕对南京等地部署呢”
于谦双手一拱,直谏道:
“非是微臣反对,然而边疆未固,且国库积弱已久,目前当以戍守边防为重,不可再在寻常之上再做花销”
于谦本想着借助新成立的审计司,将江南地区常年拖欠的赋税追讨回来,好缓解下大明的财政状态。
此刻的他自然不可能赞同朱祁钰的铺路国策。
朱祁钰闻言,朝着于谦会心一笑。
原来这于廷益是担心钱银的事啊。
殊不知,钱银这个问题早已被朱祁钰解决了。
先不说还有一个月左右,二十几位藩王那满载着金银的马车,将会陆续抵达京师,给京都送来大量钱银。
皇室藏库才卖出五分之三的瑰宝,就将内库丰实起来,总计收入六十多万两白银。
下个月底,京都第一批商税还会如期进账,那可是整整十万两以上的白银啊
朱祁钰现在考虑的就是,要尽快将这手中这些钱给花出去,为大明的经济革新提提速。
然后等诸王的那批金银到账,再加大力度造船进行远洋计划。
秦航等一众徽商经营的数十个产业,也能在后面源源不断的提供钱银。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很缺钱了,至少目前不缺。
朱祁钰挥手示意侍从取来税务司的账本,亲自递到于廷益跟前。
在于谦认真翻阅税务司账目同时,朱祁钰命人将自己那幅巨大万国堪舆图给搬上了御桌。
于谦坐在一侧认真地翻看起账本,朱祁钰则继续提笔勾勒起地图来。
一盏茶的功夫后,于谦将眸光从账目上挪开,不可置信地望向朱祁钰。
他的内心早已被震惊得无以复加,他呆呆地看着陛下,吃惊道:
“陛下,这是真的吗???京城一月便能增收到数十万两以上的商税??”
“卿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因为朕将商税从以往三十分之一增加到如今十之一二,故而每月才能有此可观收入”
“陛下,恕老臣冒昧,您对在京商贾增收如此严苛商税,是否会影响到商贾们平日正常生产”
闻言,朱祁钰淡淡一笑。
“朕增收的商税,远远没有你们京官盘剥商贾们的重,且朕为在京商贾们,降低了全国行商货税。
除此之外,朕还有意重开海上贸易,彻底解除海禁国策,将北京城和南京之间的海上屏障彻底打通……”
于谦愣住了,手中厚厚秘疏掉落在地而不自知。
他的内心早已被震惊得无以复加,久久不能平静!!!
解除海上国禁??将北京与南京衔接起来,大开商贸之路,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国策啊。
随即,于谦来不及高兴,心头便隐隐察觉到一丝不安,陛下在这个时候解除海禁,未免太过……
难道是……
难道陛下又要重开郑和下西洋的国策吗??
陛下怎会如此?
那可是个无底洞啊,只进不出,永无止境……
遥想太宗皇帝当年,便是因为这个国策遭到他于廷益的当庭痛斥。
“陛下,难道欲要重开郑和下西洋的国策?如此劳民伤财的国策万万不可……”
面对于谦那陡然凌厉升起的语气,朱祁钰微微一愣,但最后还是点点头,道:
“朕不会重启郑和下西洋的国策,但会督造远洋船队沿着东北海而上,绕过太平洋去南美洲……”
一边诉说着心头想法,他一边示意于谦来到近前,一起观看自己补绘过的堪舆图。
正当朱祁钰饶有兴致地说起自己伟大的宏图时,于谦的脸色,却是越发难看起来。
不管西下,还是北上,和郑和下西洋的国策都大同小异,极耗国力。
最后,于谦终于忍不住,高声质问道:
“陛下口中南美洲到底有何神奇农作物?致使陛下如此执着。
不惜开罪群臣,也要兴师动众筹备北洋计划,难道陛下欲至家国于不顾、至万民于水火吗”
在于谦心里认为,皇帝没有经过与群臣的商议,便私下里命令南京工部大张旗鼓的督造远洋船队。
远洋计划!才是皇帝解除海禁的重要原因。
今日目睹到陛下对待远洋计划如此缜密的规划。
于谦渐渐明悟了,陛下铁了心,要重启郑和下西洋的国策。
不!
不西下,但北上又有何区别??
如太宗当年那般,为了向众番属国彰显大国天威,便耗尽几十年国运,至万千大明子民于水火而不顾。
这……有何意义!
这样的传扬出去的天朝上国,难道不是那么的刺耳挠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