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茶马贸易的最佳人选
威严的天音敕下,即便身处牢狱,即便身为阶下囚,那种与生俱来的压迫感,依然使得他立即停止自残行为,楞楞地望向那位九五之尊。
“朕,谅尔为三朝元老的份上,这次便饶恕尔,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一旁的于谦闻言,终于长舒一口气。
陛下先前那声色俱厉的语气,真怕他一时糊涂砍了许彬的脑袋。
满脸鲜血淋漓的许彬闻言,猩红覆盖下的老脸上,当即迸发出一股难以遏制的喜悦。
那种劫后余生的兴奋立即充斥着全身,令他激动不已。
“尔以后要尽忠职守,勿要再惹皇上不愉”于谦在一旁,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定!老臣一定谨记”
朱祁钰淡淡地目视着许彬,说出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尔出狱后,养好身体后,需在国子监单独开设一门学府,将脑中那诸国语言,教会学子们”
朱祁钰知道这老货,虽然其他大本事没有。
但是却通晓十几种外国语言,加上笔墨书法也颇为不错,哥哥朱祁镇在任期间,曾让其提督四夷馆,专门负责外交这一块。
负责征收马税的太仆寺贪腐成风,其辖下的马政更是荒废已久,如今的大明极度缺少优良战马。
靠几个马场培育战马!明显不现实。
大明仅存的军用马场,早就被一众藩王宗亲吞并,完全丧失了产出精良战马的能力。
即使军用马场还能产出优良战马,时间太过缓慢不说,且远不如北境高原的战马威猛。
两相较比之下。
朱祁钰有意在明蒙边境处,新增十八处贸易市场!
用中原地区盛产的茶叶、丝绸、铁锅等生活物资……
换取来自北境高原的战马。
他深知。
此举并不会是战马的主要来源,且蒙古人也不太可能将大批量的战马用作贸易。
但总归是一条短期,就可以获取战马的途径。
只要能用钱买到的,都不难。
朱祁钰深知北境高原诸部错综复杂。
曾经强盛一时的北元政权,早已分类成大大小小十几个的军阀,类似于中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彼此征战不休。
如果孛来不肯交易战马,那我们就去找毛里孩!
毛里孩还不肯,那就找‘也先’的两个儿子博罗纳哈勒、阿失帖木儿交易。
现如今的北元政权早已四分五裂,凡是能为大明提供优良战马尔的部落,皆可以利用起来……
“开设学府,教会国子监学生各国言语……”
惨不忍睹的许彬,抬起他那张血沫横流的老脸,望向朱祁钰,怔怔出神。
“怎么
你对此颇有微词?”
朱祁钰摄向许彬的眸光一凛,露出一股幽深寒意。
这老匹夫若是胆敢说半个步子,那这昭狱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许彬察觉到天子眼眸深处,那毫不掩饰的杀机后,吓得身子一缩,急忙应道。
“没没,老臣对此决无异议,全凭圣上决断”
于谦立身右侧,见到此景,并没有再说甚。
瞧见许彬这番表态,朱祁钰这才微微一笑。
继而朝近前侍立的千户廖春松点点头,后者秒懂,扶起口中不断高呼“谢陛下圣恩”的许彬,就往外走……
不多时,李义同廖春松再次押解着两名白囚,步入密室。
两人刚刚跪倒在地,就望向案几后的朱祁钰,齐齐失声道:
“陛下……”
待得看清两人瞳孔里那不可思议的神色时,朱祁钰微微一笑,轻启薄唇。
“王骥、杨善!
尔不认得朕了吗?”
冷冷的天音回荡在这片幽深寂静的监牢里,两人如梦似幻,似乎还没有从惊愕中反应过来。
过了片刻,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陛下,真的来了,就端坐在那案几的后方,注视着我等。
“陛下……我等犯下死罪!又怎敢奢望您会亲自会见我等……”
七十九岁高龄的王骥还未反应过来,身旁巧言善辩的杨善朝着朱祁钰倒头便叩。
“陛下,臣等犯下弥天大罪,愧对圣恩。
微臣……微臣恳请陛下赐臣一死……”
王骥则是斜视天光片刻,然后羞愧的低下头,默声无语。
面对两人一动一静的表现,朱祁钰面色平静,没有说话。
在他心中,跪立的杨善,还能拥有如此巧舌!属实是滑头得紧。
一旁的于谦,目光凝视在两人身上。
待看清两人背上那肉眼可见的血痕时,眼瞳深处渐渐浮现出一股不忍之色。
两位都是国之栋梁,奈何生出谋逆之心,惜哉!
侍立一旁的李义受到来自天光的斜视,他会心点头,抽起手中狼鞭,朝着杨善背部狠狠使去。
“啊……”
随着挂满倒刺的狼鞭,伸入背后那层刚刚长出的血痂,杨善顿时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声。
“见了陛下还如此油腔滑调,再敢乱言,抽死你”
杨善回眸怒视李义,眼角的愤恨表露无疑,但未敢再言语。
朱祁钰目视着这一切,并未出声阻止。
相反,见到这一幕,他心里还有一股淡淡的快感。
这杨善,当真是杀不杀,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厮浑身上下,压榨不出半点钱财来,他早在朱祁镇被俘时,就变卖了所有家产,前去蒙古游说也先放回太上皇。
朱祁钰原先打算,是将这厮直接砍了泄愤的,但是转念一想,这厮如此巧言善辩,无疑是个开发北境茶马贸易的好手。
他和许彬,一个精通多国语言,活脱脱的一个随身高级翻译。
而他杨善,有符合一切顶尖说客的资质。
由两人共同负责同蒙古诸部的朝贡贸易,定能为日后的五大军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茶马贸易是前期和平获取战马的来源之一。
而掠夺北境战马,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获取战马的第二途径。
贸易在前,掠夺在后。
只要等五大军区筹备好,大军挥师北上,一路掠夺蒙古人口马匹……
至于王骥。
他的军事能力极其优秀,且王骥是文官出身,根本没有系统化的学习过军事。
王骥出身文官,但在朝堂之上却屡屡遭受文官们的偏见。
朱祁钰暗暗分析王骥几起几落,思索他在史上评价不高原因。
主要是他在政治上的一些立场导致的。
他虽然是文官出身,却在政治立场上与文官集团格格不入。
这其实和王骥主张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关。
他与先后两任文官之首“杨士奇、于谦都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