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万里河山 > 第6章 张輗张軏

第6章 张輗张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月初六,酉时末。

    火烧破的天空化为一片赤红之色,霞光万道,从西边如熔岩般喷吐而出,染红了整个顺天城(北京)。

    那是赤轮落下时最后的余晖,好似一个王朝落幕般,绽放其最后的辉煌。

    晚霞过境,云烟如绺散,余温犹存。年过六旬又七的‘张輗’屹立在京营中,有些惆怅地望着天边,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一对老眼中绽放出锐利的光彩。

    其弟张軏从军机大营走出,身后跟着一名宦官模样打扮的人影,正是曹吉祥,现任京师十团营监军。

    说白了就是皇帝派来的宦官心腹,代为监管军中统领的。

    “曹大人,陛下病危一事,可是当真?”

    “此事千真万确,曹某绝不敢拿‘天家’来戏说”

    “二哥,天子若是病重,这京都恐欲变天啊”

    张軏和张輗是亲兄弟,其哥哥和父亲在朝野颇有威望,不过两人均已去世。

    其父张玉是靖难名将,早年助朱棣夺得皇位,立下不世功勋。大哥张辅历事四朝,曾四征交趾,威震西南。随永乐大帝三次北伐大漠,后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土木堡之变中,张辅英勇护主战死,从此,大明再难找出一个挑大梁的武人勋贵。

    张家是勋戚,世家大族,但是目前兄弟两人地位也是颇为尴尬。张輗虽然现任前军都督府右都督,总管京营。算是十团营中武将二把手。

    第一把手是石亨,但是和石亨一样,虽有京都十营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均受兵部尚书于谦节制。

    自土木堡之变后,武人勋贵的兵权进一步被六部架空。到了后期,甚至连五军都督府都如同虚职,由兵部总揽了全国各地武人升迁、兵士调遣等军务。

    其弟张軏为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在景泰二年因骄淫不道还曾被皇帝下旨入狱过,后被放出。

    “张大人若是不信,待会石大人到了,可当面问询。定和曹某所说相差无几”曹吉祥见兄弟两人对自己仍然心存疑虑,只得搬出了这位重量级人物。

    不多时,军机大营内,石亨一脸凝重地朝着面前三人说道:“陛下,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什么??”张軏两兄弟同时惊呼出声。

    “诸位可还记得,去年年底我陪同陛下出郊祭天时,陛下就曾突然病倒过一次,病情还有些重,甚至还下旨罢免了元旦贺庆仪式……”

    “现在朝中大臣已经慌了,陛下重危,太子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兵部尚书于谦、户部尚书肖铉、工部尚书江渊、兵部左侍郎商辂、礼部侍郎姚夔、吏部侍郎李贤等为首的一批大臣都主张复立沂王,他们推荐大才子商辂主笔,草拟了一份《复储疏》,正欲呈请孙太后,复立沂王监国主政”

    事已至此,景泰帝朱祁钰膝下并无子嗣,朱见深是朱瞻基的嫡长孙,万一景泰帝驾崩,由沂王朱见深即位,顺应大统,想来也无人可说甚。

    “可是朝中还有一个传闻,说是兵部尚书于谦、王文等大臣预备谋立的是襄王世子。”

    襄王在宣德到正统年间都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藩王,襄王朱瞻墡是朱瞻基同母弟弟,向来深受母亲张氏宠爱。

    当初朱瞻基驾崩后,就传出张太后有意立襄王的消息,此事后来不了了之。现在对象又换成了襄王世子朱祁镛,一样传得有鼻子有眼。

    石亨亲眼目睹了朱祁钰的病情,此刻又听说了襄王世子的流言,内心开始打起了主意。

    石亨朝着三人说道:“不管是复立朱见深还是立襄王世子,功劳都是于谦、王文那帮文官的,绝伦不到我等武将头上,诸位的意思是?”

    曹吉祥闻言,同样捏着下巴沉思着。他是一个胆大包天的太监,以往除了大肆收受贿赂之外,曹吉祥还暗中豢养了一批忠实死士,府邸更是打造了许多精良铠甲兵刃。只要有利可图,他什么大逆不道的事都敢干。

    张輗思索片刻,有些迟疑。张家乃是勋戚,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显贵无比,更有一门四提督之称,他心里有些发怵。

    目前的局势可不仅仅只是朝廷党争,很有可能涉及到皇位易储。倘若站错队了,这百分百的是死罪。

    新皇上位,绝对会洗尽一切党争敌手。

    失败身死是小,连累家族的话,他张輗有何面目下去见张家列祖列宗。

    “二哥,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倘若真让于谦那臭酸儒得了先机,我等武将再难有出头之日”张軏在一旁,语气颇为激烈。想起这几年被一众文官夺了兵权,自己地位逐渐低下,他心里就越发恼怒。

    张輗有些无奈地瞪了一眼这个弟弟,低沉地朝着石亨道:“将军若预谋此事,还需审慎而行,若是陛下复原,我等皆属叛党,届时悔之晚矣”

    石亨是一个强大的野心家,但也不是完全有勇无谋,深谙张輗话中之意。张家作为勋戚在朝野上下显赫无比,其本就是名门望族,深受皇帝恩宠。

    党争自古以来皆存于朝堂之上是不假,但是拿整个家族去冒险,所得的收益是否成正比呢。

    若没有十足把握,张輗绝不会参与到此次党争之中。他很明白石亨的想法,他是欲迎南宫太上皇朱祁镇复位,好博一个从龙之功。再借势打压一番以于谦为首一众文臣,分解朝廷兵权,好使京中武人能重新掌权。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武人勋贵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几人皆是武将出身,自然是兮兮相惜。

    石亨沉默半晌,开口道:

    “陛下寻常颇为信赖我,若真是生死垂危必会下旨召见,等吾详观陛下近况再做商议也不迟”

    一旁的曹吉祥点点头,近日宫中皇帝病危的传言甚嚣尘上。

    但是他位居的司设监,在宫中本就是有名无实的闲散衙门,不及司礼监那般位高权重。自身根本接触不到乾清宫,只能靠宫中一些宦小阉党传递信息。

    至于陛下病危的确切消息,石亨确实最有发言权。他是经于谦引荐被景泰帝一手提拔起来的武将,颇受圣恩眷顾。

    朝廷还有传言说,陛下有意提拔石亨作为武将之首,分兵节制于谦。

    这个倒是不怪当今天子,于谦自从统帅京师防务击退瓦剌入侵后,其在朝野民间威望一度攀升到了顶点,有权倾朝野之象。

    正所谓功高盖主,景泰六年后,皇帝对于谦越来越心存忌惮,于是渐渐收回了京都十营的调兵权。

    明朝的军事领导系统,是以文制武,以内制外的原则,严厉禁止各级武官私自调兵。

    凡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都归兵部职方司执掌。

    正常情况下,调兵流程应该是兵部官员请旨圣上,然后兵科凭陛下旨意到御马监领取火牌、兵符,发到兵部,再由兵部具体执行。

    这个体系的原理是“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避免出现武将、权臣和太监哪一方掌握军队的情况。

    目前的朝堂来说,文人武将都没有调兵权利,所有的兵权统一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