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赚大钱
第二天一早,李氏和小王氏就起来杀鱼炖鱼汤。香味把每个人都从床上勾起来了。
“好喝,我还想再来一碗。”林念春说。
“行,随便喝,鱼汤管够,鱼肉也管够。”林奶奶十分大气。
“这鱼咱们吃不完,而且我们还能再捉。我想拿到镇上卖了,大家快要办年货了,肯定好卖。”林家旺说道。
“那谁去卖呢?”林爷爷问道。
现在捉鱼的主力是林家兴和林家旺,他们捕鱼到半夜,肯定早上来不及去卖鱼。
林爷爷身体不好,没办法整夜捕鱼,也没办法提着很重的东西赶到镇上。
“要不然这样,我和二弟从晚上捕鱼到五更,然后用板车连夜把鱼运到镇上,散卖一小部分,剩下的问问酒楼和赵府、李府要不要,这样我们就能早点回来。”林家兴提议。李府也是镇上的富户。
“这样你和老二会不会太累了,身体骨会熬坏的。”林奶奶很担忧。
“不会的。这鱼,我们最多再捉十来天。去年没过年呢,冰就已经化了。冰一化,大鱼就跑到河中心了。”
“行,那就这么办。今天你们先提着这两桶鱼去卖,试试价格。回来的时候顺便买个板车回来。”一辆板车可不便宜,要一两银子呢。
吃过饭,虽然不停犯困,林家兴和林家旺还是出发了。
为了保证鱼是活的,桶里的水不能倒出去。这可苦了哥俩,本来鱼就有七八十斤重了,再加上水,更是沉的提不起来。虽然分在两个桶里,但一路上十几里地,真是让他俩累的不轻。
镇上卖鱼的少,见他们桶里的鱼是活的,纷纷来问价。
“这鱼怎么卖啊?”一个来买菜的老妇人问道。
“八文一斤。”
“这也太贵了吧?去年鱼才六文呢?”老妇人撇撇嘴,表示不对。
“那六文也行,您要几条?”
“我还没决定要呢。你们这是什么鱼啊。”
这林家兴和林家旺哪里知道,反正是河里的鱼,能吃不就行了。
“不知道。”
“那你们这鱼好不好吃,我们也不知道啊,再给便宜点吧,便宜点我就买一条尝尝,好吃的话再买。”
“行。您看您喜欢哪一条,我给你称一称。”林家兴还在犹豫,林家旺就答应下来。反正是无本的买卖,尽快卖出去才是。
这回他们可带了秤了。毕竟鱼肉要是按条卖,也太吃亏了。
林家旺把客人要的鱼捞出来,放在秤盘上,“六斤三两,算您六斤,一共三十文。”
他接过客人的钱,放进怀里,然后把鱼放进客人的篮子里。
第一单买卖开张后,周围的人也陆陆续续走过来要买鱼,剩下的鱼都卖了出去。因为给客人把零头抹了,生意还挺好的。总共卖了三百四十文。
这还是只是一天赚的钱,林家兴林家旺都激动起来。
他们把桶里的水倒了,又去木匠铺子里要了一辆做好的板车,就回去了。
一回到家,林家旺就把赚的钱上交了,特别激动地告诉全家今天赚的数额,足足有三百四十文呢。
大家都很兴奋,摆脱贫穷的日子就要来了。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林家兴林家旺两兄弟就晚上捕鱼,然后推到镇上去。
兄弟俩先把鱼给大客户送过去,酒楼里要十条,大概五十斤,挣回来二百五十文。
赵府和李府各要六条鱼,大概三十斤。毕竟只有主子能吃鱼,要的肯定没有蘑菇多,赚了三百文。
如果有剩下的,再在镇上散卖,这样不容易被别人发现林家找到方法可以大规模捕鱼。
最开始几天,他们俩一个晚上能捉到一百多斤的鱼,装满四个大桶。但越往后,捉到的大鱼就越少了,只有七八十斤。
林念春猜测是河里林家村这个范围内的鱼已经被捉的差不多了,但林家兴林家旺两兄弟也不能跑到别村的地界去捕鱼。对别的村子不熟悉,很容易被发现,一定会被全村人打。
即使是这样,林家也赚了不少钱。
等到冰化了,林爷爷开始给俩兄弟算账分配。
“你们第一天卖了三百四十文,第二天六百七十文,第三天六百二十文,第四天五百八十文,……第十二条卖了三百二十文。加起来一共是五千八百六十文,去掉板车的花销一两银子,净赚四千八百六十文。我和你们娘准备留下三千文,攒起来到时候盖房子,攒个两三年也就够了。把剩下的分给你们,一人九百三十文。有意见吗?”
“没有。”能得到这么多已经很让人欣喜了,毕竟他们才卖了十二天,就有如此大的收获。比去镇上做工一天十二文可是好太多了。
而且爹娘攒起来也是为了以后盖青砖大瓦房,这是以前就提过的。
林家兴一把钱拿回来,林念春就央求娘亲给自己做个新袄子。
“娘,给我做一件新的嘛,这个一点都不暖和。”林念春的袄子是旧袄子,里面的棉花是硬的,看着还行,其实不保暖。
“好好好,正好要过年了,咱们都去镇上逛逛。娘这次去多买点棉花,给大家都换上新棉花,就保暖了。”李氏也知道大家都棉袄不暖和,正好这次有了钱,可以多买点棉花。
小王氏也想去镇上买点东西,但家里不能没人看家,因此林爷爷林奶奶就先在家里,帮忙看着二丫,等第二天再去。
林家兴带着李氏和大娃大丫,林家旺带着小王氏和二娃,一起结伴同行。
林念春才走了一里地,就嚷嚷着要爹抱,林家兴毫不犹豫就抱起闺女,一直抱到了镇上。
这才是林念春第二次来到镇上,上次还是春天她陪着爹来卖蘑菇。不过那时候就在菜巷附近转悠,她都没有好好逛过镇上。这次,她可要好好逛逛这最繁华的大街。
东西向的这条大街叫做长青街,南北向的大街叫做青渠路。
这两条大街的两侧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临近年关,来置办年货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