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以气润笔如有神助
古典听到中年人的问话,不由看了看左右,除了刚才牵纸的年轻人外,年纪似乎都要比自己大,当他的眼神与中年人对视后,对方点头示意,古典从众人对中年人书法点评的话语中,也能猜出他的身份不简单。
连忙摆手摇头,“我就不在这儿班门弄斧了,今儿过来就是随意看看。”
中年人见他谦虚的态度,心中并未不悦,反而再次劝向古典,“嗯,你这小同志,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只是对书法的热爱,重在参与嘛。”
“古兄弟,你就说说,这位同志说的对,重在参与嘛,”曾得胜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多,用手臂碰了碰他。
中年人语气和善,略带些鼓励的眼神看着古典,“小同志,你看,不能少了这么多人的兴吧?咱们都在等着你的高见哟。”
古典看了看四周,众人眼里有期待,有不屑,有不耐烦,微笑点头道:“好,那我就说几句,要是有哪里得罪的,还请大家海涵。”
“正如曾老哥说的,除了龙蛇腾跃的洒脱和笔锋浑厚外,字里行间中还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能看出书写之人家中的书香之气。”
“这种底蕴并不是到达某个境界能有的,而是一种传承,但这种传承,又恰好束缚了书写人内心的豪放,想要挣脱但又顾虑太多。”
“所谓人生有得有失,或许甩开束缚,会有一番新的收获,又或许毫无所获,但是最坏不过是回到原点,”古点说完不再言语,而中年人听后,呆滞许久,众人也不敢出声。
郝局长心脏狂跳,大冬天的,额上冒出丝丝汗水,此时中年人的右边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比郝局长也好不到哪去,心脏跳的要更快,心里一万个操尼麻,“这哪来的一个棒槌,说就说吧,还加个什么但是,不知道这个但是,会害死人的。”
殊不知古典对这幅字的点评,是非常忠恳的,就是看书写人是否能领悟出其中的真谛了,古典向二人招呼一声,“郝局长,曾院长,咱们走吧。”
一句话,将郝局长拉回现实,“哦,哦,走,走哪去,”这种结巴的语气,完全不像雷厉风行的大局长啊,他的结巴,也将众人的思绪拉回。
“哈哈哈,小同志,你真是一言点醒梦中人啊,不仅点醒了我,还……,小同志,敢问你师承何人,能有如此独到的眼力,果真见字如面的境界,仅从一幅字中,就能读到书写人一身,乃至家世,洪某自愧不如。”
古典见他确有所悟,并微笑道:“家师已逝去,我也是只得师父皮毛,不敢污了师父的名头,”中年人一听,这是不肯自报家门,还是确实有所隐情,别人不肯说,自己也不好再往下问。
伸出右手向古典走来,“毕人洪书文,不知道小同志贵姓?”古典神情坦然的伸出右手,“您好,免贵姓古,单字典。”
“古典同志,您有如此见解,家师一定是书法大家,可惜无缘得见,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古典同志,能否成全。”
古典心说:“都说是不情之请,那就不说好了,”那是人家和你客气,你还真能怼回去不成。
洪书文并未等他开口,又接着道:“不满古同志,您刚才的一番话,确实很忠恳,也是我这些年的困惑,这些年只要我知道哪有书法交流的,都会去见识一番,省里也去过好几次,从未像您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困惑。”
众人见洪书文对这个小同志如此客气,都是有些羡慕嫉妒恨,古典也毫未在意,书法一道,也是讲究一个达者为先,你身份再高也不例外,除非你只是沽名钓誉之辈,那这种人也就谈不上什么书法一道了,终其一生也只能入门。
洪书文并未在意众人的反应,接着又道:“所以我想请古典同志不吝赐教,”这并不是洪书文在考究古典,反而丝毫不怀疑他的书法,单纯的想瞻仰一下他的墨宝。
古典见他如此诚恳,也不忍拒绝,并随他走向桌前,古典先是脱了外套,“曾老哥,帮我拿一下,”众人看他那薄薄的外套下,就是一件秋衣,不由都深吸一口气。
内心腹诽道“小同志,你真的不冷吗?我看着都冷,”曾得胜接过衣服,拎了拎重量,倒吸一口凉气,这衣服还不如他一件毛衣的重量。
桌上已经横铺好一张白纸,古典拿起毛笔,闭眼凝神聚力,片刻,古典睁开眼睛,整个人的气场与刚才截然不同,此时的他,就像一个在寒冬风雪里屹立不倒的独枝。
众人见他开始动笔,周围落针可闻,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蘸上墨汁,只见从右到左,“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第一句写出来,就有人在心里默念起来,当看到古典下笔就似有如神助的书法,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胜回。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不到两分钟,纸上就已经写出几句苍劲有力的草体书法,墨透纸背,入木三分,阵阵白气从古典头上与身上冒出。
众人看着古典周身有些云雾缭绕的白气,还以为古典这是用力过大,一口气写上这么多字热成这样,但其实不然,这是古典用了少许太极真气,从丹田,到五指,再到笔尖。
曾得胜想给他擦擦额上的细汗,但又怕打断这种境界,“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摘录王安石——《咏梅》诗篇。
与刚才洪书文落款使用同样的方式,八句诗与落款一气呵成,中间没有蘸墨也没有任何停顿,众人心里惊涛骇浪,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
就算你是体力好,书法行如流水,写这么多字,墨也不够啊!你这笔里面有个墨袋还是咋的,但众人不知道的是,他宁神聚力的那一刻,内气就已经到了笔尖。
蘸墨时墨水就像是被吸伏在笔毫上面,足以完成他所书写的诗篇,其实他本不想这样做的,随行而发,也可以让洪书文拜服,他只是想尝式调动一下丹田的那股真气,自己练功到第二部后丹田里有一股气,这股气前世练了几十年,也没有一丝增加,但太极第二部很大作用就是养气。
此番一式,这股气果然可以自由调动,这才有以气润笔,如有神助的表现,不但书法比前世更为精进,而且书法整体的气场,有种能敌千军万马的气势。
“古老弟,你先擦擦汗,写个字用得着使这大的劲吗?”曾得胜见古典收笔,马上将自己兜里还未用过的手帕递给他。
古典感激的点点头,伏在他耳边轻声道:“好像玩大了点,这字你一会想办法收回来,我不想落在他人之手。”
曾得胜一听,有些了然,就古老弟今天这字,虽然没有落款,不是有名的大师所作,但比大师所作的胜有过之,缺的只是一个名头。
但古典所想和他截然不同,他是不想争名,前世他也从未以书法争名,只是三五好友在一起交流,他的志向不在此,写书法,也只是能让自己的手艺更为精进。
或许你会认为他是本末倒置,做一个书法家,不比一个木匠要强得多,每个人追求不同,他一生所学很多,都是为辅助他师门的木匠手艺精进而学的。
也是做为师门正统传承人必须走的路,你也可以单向学习师门的某一项独门技艺,如书法、雕刻、机关之术等,但作为唯一的正统传承人,那就一定会有自己的责任。
就在众人正在呆滞时,一个50来岁的老人好奇的走了过来,正想看看这里发生什么了,咋都一动不动的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