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寤寐求之(双重生) > 第46章 七夕

第46章 七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关东家家户户过起节来,热闹喜庆不逊京城半分。

    这年七夕是姜韫过得最忙的一回,这头陪着谢如锦一起穿针乞巧,刚放下针线,又被谢家长房去年迎进门的新妇拉去“种生”。

    新妇乃谢家长房长媳,底下的弟弟妹妹们还未成婚,如今谢府里这一辈嫁了人的便只有姜韫。

    长媳卢氏邀她来瞧她前几日种好的五生盆,里头的粟米已经长出了嫩芽,郁郁葱葱的。

    姜韫还是头一次见这五生盆,有些新奇。

    卢氏取来丝线递给她,让她依葫芦画瓢,跟她一块儿把盆里的芽儿扎成束。

    “我阿姊便是七夕种生得的长女,灵验得很你心诚些,保管也能一举得子。”卢氏一面捆着丝线,一面凑过来稍压着声儿道。

    姜韫哭笑不得“我求子作甚我过来给嫂嫂搭把手便是了。”

    卢氏侧头瞧她一眼“我特地多种了些,就是想匀一些给你。”

    “我又用不着。”姜韫轻声道。

    卢氏欲言又止,半晌还是没忍住问“我听闻,你是因体寒难孕才和妹夫和离的”

    姜韫掀起眼皮子,顿了下,道“只是寻出来的由头罢了。”

    卢氏不顾,把种生的芽儿往她手里塞“不管如何,趁着日子,求一求总是好的。”

    姜韫闻言莞尔,还是伸手接过来了,跟着她一道将嫩芽儿束起来。

    到底是表嫂的一番心意。

    这头刚种完生,谢如锦又着急忙慌地来催她了。

    “表姐你快些,天都要黑了”

    姜韫不紧不慢地移步过去,语气轻快“你急什么那杨六郎是给你灌了什么药一刻也等不得了”

    谢如锦羞红了脸,嗔怪“表姐休要笑我。”

    姜韫嘴角微扬,伸指在她额上轻点了一下“你矜持些。我瞧那杨六郎也并未如何出众,你怎么就一眼瞧上了不再多瞧瞧旁的”

    “那日马球他拔了头筹,引得好些云英待嫁的小娘子芳心暗许呢。”谢如锦一双眼眸神采奕奕,“我找我阿兄打听过了,他读书也用功得很,回回得夫子称赞。”

    姜韫睨着她,调笑“

    我看芳心暗许的就是你。”

    谢如锦脸皮薄,忍不住拿袖摆遮面,嫣红的石榴裙配上耳边红玛瑙的耳坠,愈发衬出嫣然一副好颜色。她羞赧道“还请表姐帮我把把关。”

    二人坐马车至湖边时,天色已然暗下来了。

    沉沉夜幕缀着繁星点点,远近高低灯火灼灼,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两艘雕栏玉砌的画舫泊在湖畔,一东一西,遥遥相望。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东边那艘叫织女星,西面的便是牵牛星。女郎们乘东面的,郎君们乘西面的。”谢如锦抬手指了指湖面上的两艘画舫。

    姜韫挑了挑眉。倒颇具巧思,有几分意韵。

    二人一道登上东面的画舫,其上妙龄女郎如织,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笑玩乐,间或往对面的牵牛星画舫瞧上几眼。

    谢如锦在人群中瞧见了手帕交,和姜韫打了声招呼后,凑过去谈笑。

    姜韫懒得同未出阁的小娘子们玩闹,便先带着侍从上了画舫的上层,在雅间里坐下来。

    案几上摆着油面蜜糖做的巧果,一只青玉瓷壶盛着热茶,另一只白玉瓷壶里的则是清酒。

    推开窗牖,晚风拂面,也送来女郎们清脆悦耳的欢声笑语。

    姜韫抬眼望过去,映入一片潋滟的湖光,遥遥瞧见西面的那艘牵牛星若即若离,其上人影憧憧,热闹不逊织女。

    良辰美景,佳人檀郎,好一幅活色生香的人间画卷。

    锦瑟斟了杯热茶递给她,她接过来却觉喝热茶有些闷,又搁在一边,让锦瑟重又斟杯清酒。

    湖光夜色配佳酿倒是甚好。

    姜韫浅抿着酒,倚在窗边往外瞧。

    夜幕渐深,两艘画舫也越来越近,倏忽一抬眼,能瞧见西面画舫上往来郎君的衣袍颜色。

    她目光游移,漫不经心地寻那位杨六郎。面庞尚瞧不清,她耐心地等画舫越靠越近。

    本以为谢如锦会瞧够了檀郎再进来,却未料画舫还远远隔着些距离之时,她便脚步发软地进来了。

    姜韫讶然,见她脸色不大对劲,忙问“这是怎么了”

    谢如锦怔怔的,抬起头来时眼眶微红“表姐,我听人说那杨六郎有婚约了。”

    姜韫闻言神色微顿,又把她拉到身边来,

    轻抚她薄施粉黛的脸颊“我瞧那杨六郎也不过中人之姿,有婚约便让他有婚约去。我家锦娘年纪还小呢,往后定能觅得如意夫君。”

    谢如锦静默了片刻,尔后轻轻颔首。

    姜韫抬手为她正了正发髻上的步摇,又将她鬓边滑落的几缕发丝顺至耳后,柔声夸赞“锦娘今日真是娇俏可人,闭月羞花。”

    谢如锦脸颊浮起一抹红晕,终是抿着嘴重又笑起来。

    不多时,她的手帕交上来唤她,邀她一道去外面瞧牵牛星。

    谢如锦脸色有些僵硬,正欲回绝。

    姜韫却道“那画舫上还有那么些风流俊朗的郎君,你再瞧一瞧,指不定还有更心仪的。你又没做什么亏心事,躲着作甚”

    “表姐陪我一道去可好”

    姜韫侧头往窗外瞧了眼,眼下那画舫愈靠愈近,隐隐听得其上歌舞笙箫,和着笑闹声传过来。

    她正欲应下,忽地视线一顿。

    半明半昧的灯火映照下,一道玄色身影长身鹤立,在欢腾的人群中显得冷硬又孤寂。

    那面容如刀削,遥遥望过去,朦朦胧胧,瞧不大分明,只觉异样的熟悉。

    姜韫心口一颤。

    “表姐”谢如锦轻声问。

    姜韫闻言,下意识回头望了她一眼,待得回过神来,又忍不住急急转头往窗外瞧。

    然一眨眼的功夫,定睛再望过去,却怎么也寻不见那道身影了。

    谢如锦也跟着凑过去瞧。

    湖光潋滟,灯火熠熠,锦袍郎君往来如织,并无什么异样。

    “怎么了”她问。

    姜韫缓缓呼出一口气,低声道“我适才好像瞧见”

    她话说了一半又不说了,谢如锦觑着她的脸色,疑道“是什么人吗”

    “一眨眼就不见了许是我瞧错了。”

    谢如锦的手帕交在外间耐不住性子,催促起来。

    姜韫闻声便道“你且去吧。”

    “表姐不和我一道吗”谢如锦有些遗憾。

    姜韫摇了摇头“太闹腾了些,我就在这儿躲躲清静。”

    谢如锦一步三回头地出去了。

    外间笑闹声一阵高过一阵,听在耳中显得遥远又模糊。

    姜韫频频往外望,仍是怎么瞧不见适才那道身影,一时间思绪纷飞,心乱

    如麻。

    酒杯见了底,她抬手又斟满了一杯,仰首一饮而尽。

    “娘子,你喝这么多酒作甚再喝就要醉了”锦瑟在一旁见状,神色有些担忧,轻声劝她。

    姜韫怔然失神,心不在焉地又倒了一杯,举杯抿了口。

    “锦瑟,我想不明白。”她闷声道。

    锦瑟便顺着她的话问“娘子想不明白何事”

    姜韫蹙着眉,复又往窗外瞧,憧憧一片人影让她眼花缭乱。

    “我在紧张。”她喃喃道,“就算是他,又有什么好紧张的呢”

    锦瑟闻言一下子便猜出她口中说的是谁,转头跟着她往外望,举目茫然“侯爷来关东了”

    姜韫仍是摇头“应是看错了。这个节骨眼上,京城一堆烂摊子,他断然不会离京。”

    锦瑟沉默下来。

    画舫相聚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又各自渐行渐远,在湖面上遥遥相望。

    姜韫收回目光,又闷头喝了好些酒。

    她向来只是小酌怡情,还从未如此酗过酒。不多时,便有些不胜酒力,脸颊微红,却怎么也喝不醉,神思清醒,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锦瑟劝也劝不住。

    临到画舫快靠岸时,才觉有些醉意,整个人晕乎乎的。未免回府时失态,遂又叫人去煮些解酒汤送进来。

    这画舫上备了酒,自然也备了醒酒汤。片刻后,便有小厮端上来一碗冒着热气儿的解酒汤来。

    姜韫忍着眩晕,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热汤入口,她忽然皱了眉,险些呛着了。

    锦瑟忙不迭去轻拍她的脊背“娘子慢些,小心烫。”

    姜韫却抬手把那碗汤给推远了些。

    “不对。”她摇头,“太辛辣了些,不是让人叮嘱过少放些姜吗”

    锦瑟本想出去再让人煮一碗,刚一起身,忽然想起一茬,赶忙道“娘子,适才在外间好像瞧见了宋家的仆从,在宋二郎身边见过几回的。”

    姜韫一顿,拧了眉“宋家有女郎在这画舫上吗”

    “这也不识得”

    姜韫脸色微沉,又抬手舀了舀碗中的醒酒汤。

    “娘子喝不进便别喝了,奴婢再去叫人煮一碗送来。”锦瑟言罢,便起身往外去。

    姜韫却叫住了她“不必了。”

    她垂眼思忖了片刻,忽又侧头问“瞧见锦娘了吗”

    “适才还在外间和几位娘子在一道吃点心呢。”锦瑟答。

    姜韫转头自窗牖往外望,湖面之上,西边那艘画舫已然先于女郎们的这艘靠了岸。

    “你去叫几个人守在门外,别靠太近,也别太远。”姜韫眸光微冷,“动作小些,别打草惊蛇。真有什么鬼把戏,靠了岸便见分晓了。再者,去和锦娘说一声,待会儿靠岸了,便先跟着她的手帕交一道下船,在湖畔候着我。”

    锦瑟领命躬身出去了,须臾后便又轻手轻脚地进来复命。

    姜韫微颔首,垂下眼睫,漫不经心地舀着那碗醒酒汤。

    画舫渐渐靠了岸,欢声笑语稍歇,各府的女郎们三三两两结伴上岸。

    姜韫掐了掐眉心,酒劲儿上来了,有些眩晕。

    “娘子你还好吗”锦瑟有些忧心地问,又道,“这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咱们也上岸吧。”

    姜韫皱着眉,指尖轻敲桌案。

    许是她多疑了

    她微松口气,正欲起身之时,忽闻几声试探的叩门声。

    姜韫心口一跳,当即偏头望过去。

    屋内主仆两人皆屏息静气,直直盯着那扇雕花门。

    静了片刻,随后“吱呀”一声轻响,雕花门被人轻轻推开了,紧接着便窜进来一道鬼鬼祟祟的人影。

    还未看清那人影是何方鬼怪,姜韫眼一瞪,扬声高喝“来人”

    那人被这声猝不及防的厉喝吓了一跳,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刚一站稳,便又被身后破门而入的几个侍从给扣在了地上。

    这一切不过眨眼间,姜韫沉着脸凝神望过去,便见那心怀不轨的贼人果然是宋二郎宋臻。

    宋臻疼得闷哼了一声,被死死按在地上,使劲挣了几下没挣开,便作罢了,抬眼愤恨地盯着姜韫,见她好端端地坐在案几前不由目眦欲裂。

    姜韫冷笑了一声,端起那碗解酒汤,起身移步过去,居高临下地乜着他,沉声问“是你换了这汤”

    宋臻双目猩红,矢口否认“休要血口喷人”

    “你往里下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姜韫语气越发冷了。

    宋臻死咬着不认。

    姜韫有些昏昏沉沉的,耐性告竭。谅他也没

    胆子下什么伤身的毒药。

    她垂着眼,神色漠然,抬手把那碗醒酒汤递给一旁空着手的侍从。

    “给他灌进去。”她淡声下令。

    宋臻瞪大了眼,当即被掐住了下颌。他死命摇头也避不开,硬是被灌进去一整碗辛辣的醒酒汤。

    少许褐色的汤汁淅淅沥沥顺着他的下颌脖颈淌进衣领,好不狼狈。

    姜韫在一旁静静瞧着,面无表情。

    “你个毒妇不过是个被男人玩了又弃的下堂妇,躲到关东来摆什么架子装什么清高被小爷我瞧上了,那是你命好”宋臻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姜韫充耳不闻,见他被灌了一整碗汤后,也没什么异样,便吩咐道“把他手脚捆起来,嘴里塞上布,便就扔这儿吧。”

    侍从手脚麻利地照做。

    姜韫言罢,头也不回地移步离开。

    人群散去,灯火阑珊。

    潮湿的湖风吹过来,轻轻拂面,却吹不散朦胧的醉意。

    姜韫凝了凝神,脚步虚浮地出了画舫上了岸。

    视线也有些昏昧,只觉影影绰绰,什么也瞧不太分明。

    倏忽一抬眼,便见湖畔柳叶轻垂处,遥遥立着一道玄色身影,身形挺拔如松,在沉沉夜色里也格外打眼。

    姜韫脚步一顿。

    她用劲眨了下眼。

    那身影仍立着那儿,正沉沉望着她,一步步走过来了。

    “侯爷”锦瑟惊呼出声。

    姜韫心跳大作,指尖轻颤。

    恰谢府的马车夫赶着车近前来了,恭声道“娘子请上车。”

    姜韫回神,微侧过头问“锦娘在车内吗”

    那车夫却愣住了“没瞧见三娘。”

    姜韫闻言蹙了眉,顾不得旁的了,一抬眼瞥见不远处谢如锦的手帕交正上马车离去,忙不迭让人去拦下来问一问。

    那女郎茫然道“不曾和我一道的,她不是回去找她表姐了吗”

    锦瑟瞪眼,立时跪了下去“奴婢千真万确给表小姐传了话。”

    姜韫心里一沉,转头望向身后的画舫,惊出一身冷汗。

    天杀的宋臻

    怪她醉酒误事,思绪混沌,没顾周全。

    她浑身发颤,立时便扭头往回走。

    没走两步,她腿脚一软,踉跄了一下,便控不住地往下栽。

    锦瑟跪在一旁没反应过来,急得瞪眼。

    姜韫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尔后便栽进男人宽厚滚烫的怀抱里。

    沈煜眼疾手快地扶住她,见她脸色煞白,不由拧了拧眉,道“你别慌。”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一早飞去上海考试,考完了再飞回来继续考要命

    等我全部考完了回来日更,抱歉

    祝大家看文愉快,学习工作顺顺利利,,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