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百官宴(二)
皇帝闻言看了看杨安平和李良硕,见两人脸上都是欣喜的笑,心里有数,当下抚掌大笑:“想不到今日朕竟还当上月老了哈哈哈哈,准了!”
杨家父子几人连忙谢恩,皇帝又道,“朕可不能偏心啊,杨家次子白水一战巧计智取匈奴万余骑兵,兵不血刃。杨川谷,朕准你自由出入太学,听讲博士授业。”
杨川谷闻言大喜,赶紧谢恩。
太学藏书浩瀚如海,学生皆为“博士弟子”,是地方从品学兼优的学子中推选出来的,且太学传道受业的博士为精通儒道的大家名儒,自己能在太学求学,必将大有裨益。
得了皇上的腊赐,喝下侍者递过来的美酒,百官心中飘飘然,这下就可以回去与媳妇儿孩儿过年啦!
一众人等慢慢退下,这时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向前,“陛下,臣,有事相禀。”正是常侍尚书钟朴大人。
按照本朝传统,腊月小年之时会将御玺封印,正月才开封。也正因如此,除非有要紧之事,不然轻易见不了皇帝。
建章宫偏殿内,钟朴再作一辑,“陛下恕罪,微臣本不欲在除夕佳节叨扰陛下,实是兹事重大。”
皇帝叫使者引钟朴至垫上,“无妨,不知是何要事让钟大人如此紧张?”
“半个月前,京兆尹有人击鼓鸣冤。”钟朴道。
击鼓鸣冤是由汉高祖刘邦采用并形成定制的,在各级官署门前设有一鼓一钟,钟鼓一响,官必上堂。
那是堪堪临近官印封印之日,京兆府尹这些年来击鼓鸣冤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是在天子脚下,京兆尹府尹张运不敢怠慢,只能默默祈祷可别是什么皇亲贵族犯了事。
被传召进殿的张运跪坐在席上,与钟朴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击鼓鸣冤之人名为冯大福,淮阳人士,来到京兆府尹时衣衫褴褛,瘦得皮包骨头,脸上只罩着一层棕褐色的干皮,让人怀疑他是否有拿起棒槌击鼓的力气。
“冯大福为他一家七口的灭门案而来,他状告的,”张运望了一眼钟朴,后者颔首,“乃淮阳王李侗。”
上首的皇帝闻言蹙眉,跪坐在钟朴对面的丞相钟劭若有所思状:“张大人,钟大人,此事事关重大,那冯大福可有实证?”
皇帝也道:“没错,可有实证?”
张运接着道:“那冯大福有书信一封,是他在淮王府当侍女的女儿留给他的。信上写到‘恐有性命之忧,如若自己遭遇不幸,不必再做计较,速速带家人离乡以保平安。’”
“信上可有说此女因何事而有此顾虑?还有灭门案又是怎么回事。”皇帝又问。
几人齐齐看着张运,他只得暗暗叫苦,大过年摊上这么大一件案子,他命苦啊!
“信上提及‘盐引’。”张运道。
皇帝和钟邵同时心头一震,神色肃穆起来。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及其重视盐业的发展,无他——盐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且制盐的成本极低,若是经营得当,可一本万利。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就是以渔盐之利兴国。管仲认为,直接向人民征收过多的财务会让子民不满,只有取之于无形,方使人不怒。在百姓的必需品——盐上适量提高价格,所获取的利润往往比单纯的税收更为可观。
不过管仲采取的是盐铁专营,让百姓自由生产再统一收购,商人与国库都可以从中获益。
而自武帝以来,讨伐匈奴使国库渐渐空虚,因此盐铁买卖就被设为官营。简单来说盐的官营就是采用募民煮盐而官府专卖的方式,从而更好地控制盐业,充盈国库。
冯大福的女儿是淮阳王府上翁主李晴的贴身侍女,她在信上称自己无意撞见淮阳王与一贵人的会面,只隐隐听到“盐引”、“船坞”、“长沙”等字眼,被李侗和那贵人发现后,那贵人与李侗说:“只有死人才不会说出秘密。”
千钧一发之际翁主寻她而来,冯青侥幸逃过一劫,但思来想去心里惊惧不已,遂给家里留了一封绝命信,但她绝没想到,正是因为这封信作为引子,推翻一个巨大的阴谋。
“冯大福收到书信后没多久,冯青就死了。淮阳王府称翁主李晴感染了天花,冯青在侍奉她时被传染,主仆二人双双病逝。”尚书大人钟朴抚着长胡子道。
若是没有女儿寄回来的书信,冯大福一家也会相信这种说辞,但是算算时日,冯青的信件前脚刚到,噩耗后脚就来。叫人如何不生疑?
尽管冯青在信上已嘱咐家人不要生事,但是好端端一个人就这么死于非命,冯家父子都噎不下这口气,要到淮阳王府讨一个说法。
冯家几人到了淮阳王府,想要见一见女儿的尸首,但是管家看似客气实则不留情面地拒绝了几人的请求,只言感染天花之人死后须得马上火化以免天花蔓延。
“冯家几人无法,只得先打道回府再做打算,”京兆府尹张运说道,“但是当晚,冯家就遭遇了杀身之祸,冯大福的老母、妻子、两个儿子及儿媳,及孙儿共六人,皆死于非命。只冯大福当晚外出查看庄稼在田埂处藏匿躲过一劫。”
张运话语落下,室内陷入了安静。
丞相钟劭手握大权多年,但他从不屑于于暗处害人性命,他走的是“阳谋”之道。
“话虽如此,但仅凭冯大福一面之词和一封书信,未免就能直接推论出淮南王李侗有问题。”钟劭沉吟道。
“丞相所言有理,但事关重大,若冯大福所言非虚,此事涉及盐业,微臣为了稳妥起见就将此事告知钟大人,以求万全之计。”张运道,心里暗忖钟大人也觉得十分棘手这才找到陛下您这来了。
“淮阳王府此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皇帝问。
“禀陛下,是鸿厉七年。”张府尹应道。
“淮阳王府世子走失那年,是不是就是鸿厉七年?”钟劭问道。
“没错,李晴翁主走后,她的母亲也因伤心过度不幸离世,随后小世子失踪。”张府尹道。
同一年,淮阳王府发生这么多事情,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当今的皇帝李良恒并不昏庸,但也绝说不上圣明。
他自知自己并非治国的好料子,自己能够登基也是侥幸。但是没有关系,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一批良臣能将和服从教化的子民。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反正跟着老臣们走是不会出大差错的。
这也就是他不喜欢太子李乘的原因,李乘太激进太冒险了。
他难道不知道皇后和长公主的势力已经遍布整个朝堂?
他清楚地知道,但他也需要这样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不求自己名垂千古,但求老祖宗的基业不要毁在他的手上即可。
皇帝清楚地知道,若是淮阳王真的插手到盐业中去,这就会威胁到他规划好的稳妥扎实的治国方针。
“眼下就得看,有没有别的证据证明淮阳王有问题了。”皇帝道。
“陛下,杨将军有要事求见。”小黄门通传。
此时求见,莫不是与此事有关?众人心里暗道。
“准!”皇帝道。
杨安平大步走进殿内,身后却跟着一名同着玄衣的青年。
“陛下,微臣有证据。”清秀挺拔的青年见礼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