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十三年前
扬州府衙。
皇甫谦华坐在偏厅,面色阴沉的看着手里的供词。
“经学博士陈照丰、市令杨松全、天长县主簿李玉龄……武家就招了这几个人出来?”
皇甫谦华将手里供词一合,愤然拍在桌上!
“六判司、录事府、各州县长官中难道没有吗?节度府的官员里难道没有吗?”
“武祁怎么说也是一州司马,犯得着巴结这几个连品级都排不上的东西?这名单交出来是糊弄鬼呢!”
“既然不招,那就给我上刑具!我且看看,他们的嘴巴能有多硬!”
下方的不良人噤若寒蝉。
钦差这是要玩儿真的了,拿扬州府衙开刀也就罢了,竟连节度府都不放过!
毕竟,如今扬州刺史荀正卿获罪,又下落不明。三上佐中,长史身子不好早已告假,别驾和司马都已丧命。
剩下的都是些小官小吏,问罪了也就罢了。
但节度府可不一样,那是主掌一方的庞然大物!
且不说淮南节度使卫次公,那是做过宰相的人物,不论谁见了都要称一声大相公!
便是节度府的那些副使、推官、虞候等,又有哪个是好相与的?
来报的不良人支支吾吾:“皇甫将军,节度府那边……不归咱们管啊。”
皇甫谦华:“你只管审问,旁的有我。”
“哎……是。”
那不良人领了命刚好离开,就听皇甫谦华又道:“等等,告诉陆重,这份名单上的官吏先给我拿了。”
“是!”
不良人前脚刚走,坐在一旁的方衡就放下手里的茶盏:“还是没有孟素兰的消息。”
孟素兰便是孟何的女儿,一年前被送出武府,不知去了何处。
皇甫谦华摇着头坐下:“武家主管这些事情的,是武祁的长子,还有几个心腹的管事。这些人在这次鬼母降临的事件里,都是最先死的。剩下的人知道的不多,没能问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方衡摸了摸下巴:“鬼母降世,惩治恶人。还真的是从罪过最大的开始杀起啊。”
他忽然说:“师兄啊,杀人灭口也是先杀首脑,反正下面这些小喽啰也吐不出什么有用的情报来。”
皇甫谦华目光一凛,将刚端起来的茶盏放下:“你的意思是,狱神大尊可能是武祁的后台?因为担心事情败露,所以才杀的武祁?”
方衡冷冷一笑:“我就是好奇,这淮南道甚至整个大唐,罪大恶极的也不止武祁一个吧?这鬼母怎么就紧着武府一家祸祸呢?”
“呵!奇怪,真是奇怪!”
皇甫谦华赶紧侧过身去:“你小子还知道些什么?快跟我说说!”
方衡摩挲着手里的白瓷茶盏,一边思索一边说道:“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师兄,狱神降下目光时,曾跟我有过简短的交流。”
“他想要招揽我,但被我拒绝了。而狱神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在长安等我!”
皇甫谦华:“长安……你怀疑武祁的后台是京城的某位贵人?”
方衡:“只是一个怀疑的方向,但如果真是这样,武祁和那位贵人之间,一定有更深的秘密,否则又何至于急着杀他全家?”
皇甫谦华深以为然。
两人正思索着,忽有衙役来报:“将军,李翰林回来了。”
“哦?”
皇甫谦华抬起头,眼前一亮:“悠然回来了!这几日他去各县走访,不知有没有什么消息带回来。”
正说着话,便见李悠然风尘仆仆走进偏厅:“谦华!有消息!”
皇甫谦华目光一亮,起身相迎:“我就知道,你一出马那必然是要带点儿消息回来的,就是木头人你都能问出三句话来!快来坐下慢慢说。”
李悠然目光扫了一眼,看到方衡,笑道:“方师弟也在呢。”
“李翰林。”方衡笑呵呵跟他打了个招呼。
李悠然落座:“武府发生的事情我听说了,既然此事在扬州闹得沸沸扬扬,那我就先说说关于狱神和鬼母的消息。”
“我这几日走访下来发现,扬州对于鬼母的信仰,并非最近才流传起来的,从十多年前开始,民间就慢慢有了鬼母的传说。”
“只不过当时这只是乡野之间的传闻,人们都当成传奇故事来听的,也有一些村落里建了鬼母庙,不过这种小庙和常见的土地庙、河神庙类似,没什么特别的。”
皇甫谦华在厅内来回踱步:“流传了这么多年,为何近日却甚嚣尘上?”
李悠然取出一本纪要翻动:“这件事我也打听过了。”
“前段时间,大概是我们来扬州前不久,各县都出现了身穿白衣,衣上绣着奇怪纹章的异乡人,这些异乡人向当地百姓传教,引导他们信奉鬼母。”
李悠然从纪要的册子里翻出一张纸来,递给皇甫谦华。
“这便是他们衣服上的纹章。”
方衡凑过头去一看,只见纸上的图案有些像是一个旋涡,以这旋涡中心为源点,向外环绕发散出六条颜色不一,相互盘旋的彩带。
皇甫谦华看了两眼,从外面叫进来一位不良人,将纸递了过去,吩咐道:“派人打听打听,这图案是否有什么寓意,知道的有赏。”
那不良人接了纸张去了。
这时方衡忽然问:“对了,这鬼母传言是十多年前开始的,具体是哪一年,李翰林可有记录?”
李悠然翻看纪要册子:“最早听过鬼母传闻的,应该是在……元和元年,也就是十三年前。”
方衡闻言不禁“嘿”了一声:“十三年前,又是十三年前。”
李悠然不解:“十三年前怎么了?”
方衡看了眼皇甫谦华,后者眼中也露出凝重之色,显然也已有联想。
只听皇甫谦华缓声道:“武祁捐官做江都县尉是在十三年前,而鬼母传闻也出现在十三年前,这难道是巧合吗?”
李悠然若有所思:“你们是怀疑武祁和鬼母有关?”
皇甫谦华:“你来之前我们就在讨论,鬼母背后的那位狱神,可能就是武祁的后台。现在看来,这二者之间又多了一重联系。”
“不不不。”这时,方衡忽然开口。
“师兄,李翰林,我说的不仅仅是武祁买官和鬼母传闻,你们难道忘了,永贞内禅也发生在十三年前吗?”
此言一出,皇甫谦华默然不语,李悠然则面色煞白!
“方师弟!这话可不敢乱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