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百里王爷艾无盐 > 第63章 安排四

第63章 安排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你。”

    人群中的春花一怔,不觉得脸就红了。

    早些年,家里父母是有心思把她许给苗家庄的苗老二来着。

    那还是为着家里的傻子哥。

    只是后来因为苗家的妹妹跟人跑了后,这们两家的心思就都落进了土里,却再没有发芽的机会了。

    这不前几年春花的傻子哥爬树时从树上掉了下来,人当场就没了。

    为此自己的爹娘一下子都瘫床上了。

    多亏了几个出嫁了的闺女,今天大妮来,明天二妮来,后天三妮来,大后天四妮来。

    多亏了春花的四个姐姐帮她支撑着,要不春花早就撑不住了。

    慢慢的爹娘才恢复些精气神,这下春花的婚事又成了爹娘心头事了。

    断断是不想把小闺女嫁出去了,爹娘就想着给春花找个上门女婿。

    可如果说之前给傻子说媳妇是难的话,那给闺女找上女婿就是难上加难。

    人都知晓倒插门的酸辛,好人家的儿郎谁也不想去到丈人门上看脸色呀。

    所以春花的亲事就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现在,把春花拖成了妥妥的老姑娘。

    春花一眼就认出了苗老二,还有着十五六岁时的轮廓,只是比十五六岁时更强壮了,男人味更浓了。

    苗老二脸也一下子红了,哎呀呀,怎么会这样呀?

    怎么能想什么来什么呢?

    苗老二快要把头垂到车辕底下去了。

    看不到我,看不到我。苗老二自欺欺人地想道。

    “二叔。”

    石头和狗蛋从马车后面钻过来。

    “我们发完了,再来拿一包。”

    苗老二的脑袋都要炸了,这俩小兔崽子来得真是时候啊。

    苗老二抬起头,从马车上向外给他俩抱了一抱传单。

    “快滚。”

    苗老二低低地吼了一句。

    “老二叔咋了?吃火药了。”

    狗蛋嘴巴贴在石头耳朵上说,嘴里嘘出来的热气把石头耳朵嘘得痒痒的。

    咦……石头嫌弃的摇了摇头。

    他也觉得二叔有些太严厉了些,他回头看看那边人群中的人。

    一边和狗蛋挤挤眼睛,一起并肩向着人群走去。

    苗老二一把扯住这俩货,恶狠狠地说:“小兔崽子,去哪儿?滚去庄里发。”

    石头和狗蛋被苗老二扯了一个趔趄,看看俩人要翻白眼。

    苗老二又低下声音腆着脸说:“乖,快去庄里发,这里我来发,我来发。”

    嘁。

    石头翻给苗老二一个白眼。

    嘁。

    狗蛋翻给苗老二一个白眼。

    嘁,石头和狗蛋一起向村里去了。

    苗老二手里拿了一迭传单,杵在马车前,不知是不是该上前来发给众人。

    “这传单是发的吧?”

    春花看着手足无措的苗老二,不由得撇了撇嘴,呆样儿。

    “是……是……”

    苗老二回答的声音,弱如蚊蝇。

    “给我吧。”

    春花把苗老二手中的传单夺过来:

    “来,来,大伙儿慢点走,一人来一张,看看宣传的啥?”

    人群中一阵喧嚷,每人手里都多一张传单,有的还多拿了一两张。

    “哟,还是苗家庄哩。”

    人群中有妇女高声地说道。

    “可不呗,这苗家庄是什么时候修的路?”

    人群中有大男劳力嗡声嗡气地说。

    春花也赶紧把手里的传单舒展开来,仔细地看。

    呀,这还是苗家庄吗?

    这还是那个穷得一穷二白的苗家庄吗?

    春花翻来覆去地看着传单,一会看看苗老二,一会再看看传单。

    人群中有几个人的眼招子总是比别人亮。

    走啦,走啦,地里的活得紧着赶哩。

    有些眼光就若有若无的瞟到春花和苗老二身上去。

    没一会,马车前就只剩下春花和苗老二了。

    “春……春花,谢谢你了,以……以后欢迎你去苗家庄玩……”

    春花就笑了,他果然还记得她的名字。

    接下来的事情,很是出乎苗老二的意料,也很出乎春花的意料。

    俩人不知怎么聊的天,没多在一会儿就聊得很热乎了呢。

    他知道她还得待在家中的老姑娘。

    她知道他还没说上个媳妇儿。

    他也知道了她爹娘的心意和想法,只是这倒插门,怎么有些让人纠结呢。

    纠结了一会才发现,自己是白纠结了呢,还不知人家春花是啥想法呢。

    她倒是很赞同苗家庄的囡囡,囡囡这是要带着苗家庄共同致富呢。

    “春花……我……”

    “苗二哥,我……”

    春花和苗老二同步一致地说,接着两个相互看了一下,又堪堪地挪开眼睛。

    “春花,你说。”

    “苗二哥,你说。”

    又是一致同步的开了口。

    呀,春花捂了自己的半边脸,好害羞呀。

    苗老二只觉得自己内心深处鼓胀成一张大帆,有没有风都不重要,已经不能自抑要开拔了呢。

    不知过了多久,天快黑下来时,七个孩子都回来了,叽叽喳喳地爬上了马车。

    这时的苗老二还沉浸在与春花的交谈中呢。

    他细细品味着春花说过的每句话和每一个眼神。

    “二叔,二叔。”

    “老二叔,老二叔,老二叔。”

    石头和狗蛋扯着嗓子在苗老二耳边喊。

    大壮和小英子站在马车沿上拍着手。

    “啊?……啊。”

    苗老二这才惊醒了过来。

    “二叔,天都要黑了,咱们快走吧,再不走,到家要半夜了。”

    石头伸手摸了摸苗老二的额头。

    不烧呀,那二叔这是怎么一回事?

    脸蛋儿潮红,眼神儿迷离,手儿还自觉不自觉地哆嗦那么一两下。

    “去,去,快上马车去,黑了天也不怕,二叔有戴了灯哩。”

    苗老二从车辕那把一盏罩子灯提了一提。

    果然,看家还是那老妈妈,赶车还是苗老二啊。

    马车哒哒哒前行,发了一天传单,几个孩子已经累坏了。

    石头把自己的布袋子从角落里寻出来,打开布袋子。

    哇,竟然是一布袋子桃儿,石头查了查,按目前人数,每人能吃两颗。

    这桃儿是囡囡在他出门时,递给他的,一起递过来的还有一个水囊。

    六个小伙伴,一看到有桃子吃,涎水一下子流出来了。

    石头先给了每人一个,一时间马车里全是悉悉索索的吃桃儿的声音。

    这桃儿真是仙桃啊,吃一口,疲劳尽消,吃两口,强身健体。

    小英子小心地咬着桃儿说,“石头哥哥,我那一颗桃儿不吃了,留着回家给春分吃。”

    大壮也说:“我那一颗也不吃了,等拿回家给我爹和我娘吃。”

    锅盖和锅底也赶紧附和着说:“是啊,我们那两颗也不吃了,留着拿回家。”

    狗蛋和石头正吃着带劲儿,想着吃完这一颗还有一颗,俩人心里正乐着哩。

    怎么?小伙伴们都这么爱家了吗?

    得,小伙伴们都留着了,那他俩也不好意思哼哧哼哧吃吧。

    行,那都拿回家吧,看二叔这要飘起来的样儿,现在估计也吃不个好吃来,都留着吧。

    ……

    今天一整天,苗家庄都没有外来人。

    村长苗大叔偷偷跑去村头看了好几次了呢。

    咋也没来一个人?

    大先生把自己的书画收敛了一大抱,他在院子外的篱笆墙上

    扯了细细的绳子。

    等有人来时,就把这些书画挂在细绳上,任人自由选择。

    每副画定价多少好呢?

    都说是敝帚自珍呢,当然是定得越高越体现价值,多多益善的呀。

    外婆也坐在那里一下午了呢,她把那些虎头帽虎头鞋全部又整理了一遍。

    竟然还意外地找出了半笸箩的荷包儿,荷包里放着的陈艾散发出淡淡的艾香。

    外婆的手指头抚过每一处细密的针眼,每一处针眼都是她满满的对生活缝制的欢喜。

    老耿头去中草药地里,又拔了两遍草,如果有人直接来药田里买草药,那他这药田可不够卖。

    他之前在村子里四处都踅摸着看了找了,只西山脚下山洼里那两块淤泥淤的黑田啊,能长出更优质的中草药儿。

    只是那两块黑田,村长划给大先生了呢,是不是动员动员大先生一家种植草药呢?

    老耿头想了想又嘁的笑话了自己一声,囡囡本身就是小神医呢……

    等村长苗大叔偷偷第五次跑村口探望时,村长长长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囡囡这法子到底行不行?

    怎么今天一长天都没来一个人啊。

    嗯,着急是着急,可不敢表现的太明显。

    村里人都看着他哩。

    咦,那边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是老二赶马车回来了。

    村长苗大叔赶紧转过身子朝马蹄声的方向看去。

    果然,暮色苍茫中,大棕马迈着雄纠纠气昂昂地步子走来了。

    苗大叔站在那里等着马车靠近。

    “驭,驭。”

    苗老二把大棕马驭住,“爹,你怎么在着?”

    马车一停,车上的孩子们坐不住了,一个一个地跳下车来。

    “苗爷爷。”

    “苗爷爷。”

    “苗爷爷。”

    “苗爷爷。”

    “苗爷爷。”

    “苗爷爷。”

    “爷爷。”

    这是来了七个葫芦娃啊。

    “哎,哎,哎。”

    村长苗大叔看着几个孩子们,因为出汗的缘故,几张小脸抹成了小花脸儿。

    “快,快都回家吧,洗洗脸先吃饭,一些事明天再说。”

    “好。”

    呼啦几个孩子一下子都跑没影了,每个人手里都还拿着一个仙桃儿。

    “爹,你和石头坐上来吧。”

    苗老二敲敲马车说:“我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要。”

    ……

    接下来的日子,让苗家庄的村民们都有些不敢相信了呢。

    就在石头他们发完彩色传单后的第二天,苗家庄就来人了。

    先是来了一拨坐马车的夫人小姐,又来了一拨结伴而来的读书人。

    夫人小姐们几乎每个摊前都有停驻,每个摊子都买了东西。

    买了新鲜的蔬菜和瓜果,还买了新鲜的可以直接去鸡舍捡拾的草鸡蛋。

    买了各样式的草编、竹篮儿,虎头帽、虎头鞋和荷包儿也都买了不少。

    那些读书人一个个先是爬了“天堑”,爬完了“天堑”后,都伸长了舌头,休息了大半天,才开始羽扇纶巾的出现在村人面前。

    他们一是惊诧于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竟然还凿了这“天堑”。

    这是谁的主意?这是谁的创意?

    他们刚刚还惊诧于那天然崖壁上的凿工,就看到那“天堑”俩字的主笔。

    这小山村里竟然还藏有这么厉害的一个大先生,真不愧是大先生啊。

    再看这大先生的书画,这绝对是高手呀。

    于是外婆院子外的篱笆上,大先生的书画是最早售罄的。

    竟然连一个斗方都被收购了。

    这一个个的读书人竟然还真就预约了呢。

    什么都让囡囡算对了,有预约,有定制,这一连三天的火爆程度,可把村长苗大叔给笑傻了。

    他笑得太厉害了,半天都合不拢嘴了哩。

    苗家庄成了一个传奇了哩。

    周边村子都不取经,那“天堑”更是时时刻刻有人在攀登。

    这“天堑”已经作为了一个征服困难和勇于攀登的象征了。

    青云崮里也结伴来了人,最先来的却是春花的四个姐姐,大妮二妮三妮四妮。

    四个女人先是借着买东西的缘由,偷偷寻了几个人问询苗老二的为人处事。

    又悄悄跑去村长大门口来来回回地走了几遭。

    站在自家门口出摊的苗老二,眼皮一个劲的跳。

    在苗家庄了只有他的皮子才是上好的货,这几个女人来不回回的不停地瞄他是怎么肥事?

    确定不是想买上好的皮货?

    石头跑去地窖里帮囡囡整理鸡舍。

    这几日来的人也是太猛了些,笨鸡和草鸡蛋被一筐一筐拉走了。

    囡囡让石头帮苗四九把摘好的青菜推到村子口去。

    这地窖除了鸡舍,那些蔬菜种植什么的,还是要保密些好。

    “好,囡囡,我这就去推。”

    石头的力气真大呀。

    推完了青菜,石头偷偷问囡囡。

    “囡囡你生日要怎么过?”

    “啊?”

    囡囡听了一怔,她的生日到了吗?她都忘记了哩。

    那过了这个生日,她就十五岁了哩。

    十五岁是要行及笄礼的吧。

    囡囡想起在艾储府,艾香芋办及笄礼时的隆重。

    “还有两天,囡囡你没想好吗?”

    石头又问,他前些日子上山去了,还偷偷去了趟深山。

    石头去西山深处寻了好几次,才终于寻到了绿檀木。

    绿檀木其实就是愈疮木,树高十几米,才只有茶碗口粗细,却是上好的木材。

    愈疮木边材浅黄白色,心材绿或浅绿,久则变浅。

    原木端面,绿色斑点密布。

    如果是径切面,显露出深浅不同的绿色,有细长的深绿色或深褐色条纹;

    如果是弦切面,年轮轮廓纹理明显,有绿色沉积物;

    愈疮木新切面清香扑鼻,锯解时芳香四溢,因木屑呈绿色且发黏,所以愈疮木也叫绿檀木。

    石头偷偷寻了绿檀木来,偷偷刻了一支簪子,虽然的手工粗糙,但也是他一片心意。

    “石头哥,我生日要到了呀,我都忘记了哩。”

    “过什么过呀,看咱们忙的这样,不过也没啥。”

    囡囡想着是该实施行动了呀,那定在八月十五夜里吧。

    离八月十五仲秋节,还有五天呐。

    “那可不行,囡囡你哪个生日都可以不过,这个生日得过,你……过了这个生日,你就长大了哩。”

    石头扭捏着说:“囡囡到你生日那天,我送你一件礼物哦。”

    囡囡勉强地笑了笑,她想着晚上时要与外婆和大先生把事情说开。

    囡囡心里想着事情,便没太在意,她忽略了石头脸上的失落。

    ……

    夜里,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罩子灯。

    村子里已经有外面的人来住个一天半天的呢。

    真好,囡囡想着这就是民宿的雏形啊。

    晚饭后,囡囡收拾了碗筷。

    “外婆。”

    “爹。”

    “我有话与你们说。”

    外婆笑眯眯地看着囡囡,这几天她卖的货多,手头有了不少银子呢,手里有了银子,这心里头才觉得特别有底气。

    大先生也暂时放下对于年底的担心,毕竟还有好几个月呢,现在趁着行情好,多卖些银子吧,也为着以后方便。

    外婆看了大先生一眼,大先生看了外婆一眼,娘俩儿心里还藏着事哩。

    他们娘儿俩偷偷商量好了,要给囡囡办个别致的生辰礼。

    怎么说这及笄是一个女孩子成长史中的大事件哩。

    囡囡看到了外婆和大先生的互动了,嗯,莫不是也为着及笄礼的事?

    那不行,不能操办生辰礼哩。

    花费钱财不说,还太张扬。

    现在他们要适当低调才行,这来来往往的人中,不一定没有当初刺杀小柱子的人。

    就是为着家里才没有小柱子,这生辰礼也不能办哩。

    实在不行,就把计划提前吧,就定在八月十二晚上吧。

    ……

    什么?啥?啊!

    外婆和大先生听着囡囡说完,一下子惊呆了。

    这事情当真是凶险,又必须是一环扣一环,哪一环出了问题也白搭哩。

    “囡囡,你真要这样做吗?”

    大先生沉着脸色问。

    多久以来纠缠他心的事情呀,只有如囡囡设计的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囡囡,你这样做,能行吗?非得离开苗家庄吗?”

    囡囡郑重地冲外婆和大先生点了点头:“对于去哪儿,我还没有最后确定。”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会选一个好去处的,带着外婆和爹还有小柱子,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大先生抬起眼眸看向院子外的深空:

    “嗯,时间呢?定八月十二?还是八月十五?”

    “生辰咱不过了,那天让外婆给你做碗长寿面。”

    “那咱定在八月十五吧,这几日我把手头预约的书画弄完,换成银子。”

    “咱们出门在外,离了银子寸步难行。”

    外婆也狠了狠心说:“行,那咱就走了吧。”

    囡囡一只手拉住外婆,另一只手拉住大先生:

    “外婆,爹,你们要相信囡囡哦,有囡囡在,就什么都不是问题。”

    相信囡囡吗?

    相信。

    相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