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娜溪牛业变废为宝
郑铁嘴夫妻讨个没趣走了,刚子和春植怒目远送,觉得看到他们,心里都堵得慌。伟大公民依然淡定如初,刘老爹望着郑书记离去的背影,语重心长地,对刚子说:小祖宗!我以为你又惹事了,这刚出来你说说…心脏病都快下犯了,你可让我省点心吧。你不在这两年,春植这孩子照顾我。比你都孝顺,也不知我哪辈子,修来的福…刘老焉望着春植,感激的说。春植忙说:老爹!在大陆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刚子是我的兄弟,您老太客气了。
春植让刚子陪他去看焦老,他真有些想家了。在焦老身上,他能体会到父亲的那份亲情。蔡子轩想起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兰馨母女,拨通兰馨的电话,热情洋溢的讲述…今年的收成和一些事宜,非常感激她们母女的赤诚相待。他提起了给郑铁嘴夫妇,吃闭门羹一事,两人哈哈大笑。两人的电话会议,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蔡总除了说一些感激的话,还奉承的夸赞说:兰总!现在不得了了!家乡的人都把您,这个美女大富豪传遍了。
原来,美娜回到家乡,和澳牛先生住进了宾馆。她由叔父的陪同下,拿着县里的批文…在长白山脚下,建起了养殖基地。他们还如愿所偿的,建起了真正的农乐庄园…美娜和这位澳牛先生,开启了他们的养牛生涯。这位澳牛先生,是澳大利亚人。原来是上海一带,经营冷链进出口的,澳洲牛肉供应商。看早已经看好了,中国这个需求量庞大的商机。经常实地考察,询问美娜一些相关事宜,美娜见有戏。发展农牧业,听说还有补贴优惠。就把电话打到家乡,咨询政策。
她要引进外资,及牛业养殖技术。把大力发展养牧业,的规划方案及流程,亲自和澳牛先生,乘飞机飞往家乡。递交方案给农牧业,最后审批通过。政府在长白山脚下,为他们批复一块地。二人实地探索考察许久,终于拍板定案。找设计师设计施工,按照澳洲的,澳牛先生养植方案,进设备安装进牛舍。又从家乡高薪聘用,几个养植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娜溪牧业终于建成…娜溪庄园也竣工落地。美娜心花怒放,小黄牛一批又一批的进口过来,二人高兴地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美娜走早摸黑,不辞辛劳,整天的忙碌着…对合伙人也无微不至的照顾,凡事都想得周到,做到到头。八月中秋刚过,天气渐渐的冷了下来。美娜给澳牛先生,买来一件精美的雕皮大衣。送到他的办公室,这让澳牛先生感动不已…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又是一起创业的合伙人。他们都用心地经营,这家牛牧业。天长日久也拉进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他们形同家人,凡事不分你我,几年过去了,两人从没红过脸。澳牛先生逐渐的,改变了对美娜的印象。
他认为,美娜是善于交际,是一个不可轻心的女人。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美娜改变并动摇了,他单身贵族的倾向…有一天,澳牛先生来到牛棚,给散养的种牛加拌饲料。见刚配种回来的种牛,想抚摸它的头…意外突然发生了,种牛用牛蹄扒地…发疯似的用牛角将澳牛先生顶多四米多远。家乡的饲养人员,唧哩哇啦的把种牛走干跑,將澳牛先生拖了出来…站在那里,玩命的叫喊…本地人听不明白,但感到了急颇感…员工们打一二零,急救电话…
美娜飞野似的跑过来,不顾一切地,用手捂住澳总的前胸…鲜血从她手上渗出,她拼命的呼喊…救护车將澳总送往医院急救…美娜感到天要塌下来了,自己语言不通。流水线基本掌握,但实质上的环节一窍不通。澳总昏迷了二天也不见醒来,美娜抱着他的头,用手抚摸着他的脸,失声痛哭…难道是老天绝我吗?她祈求上苍,让澳牛先生早日醒来…美娜设法给澳牛先生的,家人打了电话。澳牛先生的父母知道后,乘飞机过来。
向医生咨询后,把儿子转院到国外治疗。美娜跟在救护车后面,奔跑呼喊着:澳牛!你给我活着回来…我在等你…自那日起,美娜就把叔父接到庄园。堂弟也从韩国回来,看望财主姐姐美娜。还真是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啊。兰馨每隔一段时间,就跟美娜姐姐通一次电话。而且是长途电话会议,一唠就是一两个小时。兰馨接到田野的电话后,便想起了台胞,蔡子轩老兄。不知道他到家少发展的如何?也听说他转种地的事情,听太平说今羊冰雹减产,又遭到龙卷风的袭击…
她就想慰问一下,没想到竞帮了他们大忙,现在她也有了,要拓宽公司的想法。当她问美娜姐,能否帮忙销售命漏时,美娜说她急需一批,喂牛的粗饲料,兰馨了解了玉米秸秆和豆秧就是机饲料,就激动的问:姐姐你要多少?需要怎么做?美娜说:只要是你家乡的,有多少要多少!兰馨笑道:那喧飘飘的东西,你有地方放?哈哈哈…美娜告诉她说:哦,需要扎草包,而且要专业的。我派人过去联系,你放心吧!我这是长白山脚下,一望无际…
怎么会放不下呢?你呀,抽时间过来,看看姐姐牛院场地的庞大规模,兰馨有些心动,她准备抽时间回去一趟…蔡子轩发走了货物,打电话给兰总。电话里他感激的说:兰总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帮助和引荐,娜溪牧业派人过来,帮助指导。把咱家乡的秸秆和豆秧,全部定购运走了。就这一项,是我们预算外的收入,是你让我们变废为宝。才有了这笔额外收入,这要归功于你,我们一起分享吧!
蔡子轩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愉快的说:眼下最头痛的就是,卖剩下的玉米黄豆的筛漏,囤积货物太多,占总产量的五分之一,若到春天冰封开化,储存就成问题了。兰总就是睿智,她哈哈大笑风趣地说:我帮你处理掉那么多筛漏,怎么还有?那你就把我分享的股份,加上去。我再投资部分资金,整体收购这些筛漏。阿好?我保管让它变废为宝,那就这样说定喽。我把方案做好传给你,做精饲料加工或副食品。
兰馨说:我来投资,你来替我经营好吗!说完笑声朗朗,清脆悦耳。春植听后暗自佩服,美女秒变富豪了,好厉害的兰馨。时隔四载,应刮目相看。这一年过去了,兄弟俩统计一下账目,除掉成本开销。投资钱全部抽出来了,刚好打个平账,又够来年投资了。攒下了这些农用工具和机械。他们已经很满意了,这比预想的好了很多,起码投入资金,已基本回笼了。伟大么民崔圣也前来祝贺,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兄弟俩再也不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处理这些筛漏了。卖了又不值钱,粮圣顺从的说,他剩下来的筛漏,都是用来酿制白酒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兰馨仅用几天的时间,就给蔡老板传来方案,决定造十间小作坊,申请办理畜牧业,饲料加工基地。还有禽类精饲料制作,请技师购置机器型号规格,又从南方购进一批,骨粉和鱼粉做饲料勾兑。他们就在太平家的院落里,盖起了两排加厚的生产板房。
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申请办理了,湾仔饲料加工的营业许可。给村里解决了,一小部分就业问题。可是,村里那么多的人口,耕地遇灾年有哭有笑。这三年有的人家,几乎接近颗粒无收的境地。无奈只好放下,田间的劳作,去外地打工养家。家里的土地,只好低价租卖。这样引来了不少,外省份的种植户。有的买上二三十晌,种植花生,地瓜,土豆。也有瓜农培植育苗,栽种西瓜、香瓜的。干旱年头这黑土地的,瓜果自然香甜,反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农村人也有喜欢蛮干的,为了一夜暴富。他们宁愿押上,所有的家当。大面积的种植香瓜和西瓜,认为自己有着,熟练的种瓜技术,就想拚力一搏。怎知这农民种田是靠天吃饭,有些瓜农赶上年景好,种植香瓜类让短周期农作物,真的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种瓜地多的村民,赚得沟满壕平。但是,一旦遇上冰雹了,西瓜地就会满地红花,虽然瓜秧还在,总之受了病的瓜秧,接出来的瓜果受了病,也不受欢迎的。
这里有过一对,外地瓜农夫妻,种了几晌地的西瓜。因为遇到雹灾,夫妻俩喝了农药,双双死在瓜地的窝棚里。投资有风险,人们看在眼里,感到心惊肉跳。所以这里的村民,都不愿意去投资,只想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悠闲生活。平安既是福,没病没灾的就好了。现在是生活所迫,让他们背起行囊,走出去打工。有的人在外地,开阔了视野,口家乡投资办厂。也有两夫妻一起出去打工,回来变成单飞了,媳妇儿被别人拐跑了。总之,孩子老人扔在家里,是牵肠挂肚的。
随着村里的学龄儿童逐步减少,村上的小学基本上都关门合并了,这样送孩子上学,让老人们感到头痛不已。没有交通工具,有的又不会骑自行车,感到无助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