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冒牌航海家 > 第134章 大明的海贸

第134章 大明的海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说你在海上跑船跑了二十多年?”,在聊完闲篇之后,张小白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自打我十九岁那年上船出海,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年了”,许老头的笑容里透露着无法掩饰的落寞。

    “能给我说说大明现在的政策吗?”

    “看大人的样子,应当也是我大明之人,可您身边的这些人,小老儿之前却从未见过,冒昧的问一句,不知大人是何许人?”,许老头没有直接回答张小白的问题,反倒是先先询问起了张小白的身份。

    张小白也不介意,“我本是汉人,机缘巧合之下,到达了大明西边极西之地的葡萄牙王国,被葡萄牙王国封为伯爵,此番是带着王国皇帝的文书,来与大明交好,并请求通商的。”

    听完张小白的话,许老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大人您是想问如何觐见皇帝是吗?”

    “不止这些,我此行是为了探索整个海上的航线,包括日本、南洋、朝鲜各个地方的情况,如果您知道的话,还请不吝赐教”

    “那咱们先说说如何觐见皇帝陛下”,许老头举起茶碗喝了一口。

    根据许老头知道的说法,自从永乐一朝,大明的船队多次去往南洋诸国,带回了大量的海外奇珍,同时也引得万国来朝,但是不知是何原因,永乐朝之后,朝廷就很少再往外派出船队了,近些年由于倭乱日甚,更是实行了海禁政策,禁止任何商民出海经商,沿海各地更是禁止建造两桅以上大船。

    “那各国现在如何与大明通商?”,张小白也知道,明朝中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实行海禁的,但是对于具体的细节并不太清楚。

    “贡使!朝廷允许各国派出贡使觐见皇帝陛下,并按照市价采买各国贡使带来的货物,同时会回赐给贡使大量的财货,至于私下的商贾贸易,朝廷是不允许的”,

    这个贡使,不是说你想朝贡就可以的,由于皇帝陛下回赐给使团的财货,价值远远高于使团所带来的贡品,朝廷这些年已经在缩减各国贡使的规模和次数。

    现在朝廷给各国下发了勘合,各国朝贡使团凭借朝廷所给的勘合,将带来的货物交于市舶司查验入库,获得皇帝赏赐之后,将财货带回,同时带走新的勘合。

    而且朝廷对于各国的朝贡的次数也是有限制的,有的可以一年一朝贡,有的三年一朝贡,有的十年一朝贡。

    “不对啊,照你这么说,外面那么多大明的货物,都是从哪里来的?”,张小白在天王寺屋就见到了不少大明来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之类的东西。

    “我刚才说的是明面上的朝廷的安排”,许老头摸着胡子哈哈一笑。

    “那实际上的呢?”,张小白也笑了,明不明面上不重要,只要能交易就行。

    “实际上还有两种海商”,许老头那小小的眼睛里满是精光。

    “愿闻其详”

    “一种是经琉球王国中转,这种虽然挣得少一些,但是胜在稳妥”,许老头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琉球王国,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按照朝廷的要求,别的国家来大明朝贡,大多是一年一贡,或者两三年一贡。

    可琉球王国不在乎这些,他们是想贡就贡,经常一年来贡个两三次,更有甚者,听说最多的一年朝贡的五六次。

    而大明朝廷对于琉球王国也是极为照顾,每次他们来朝贡,朝廷都会好好接待,并且回赐,所以现在很多商人都是通过走琉球王国的路子进行贸易,要么在琉球王国采买或者出售,要么就是直接和琉球王室合作,由商人充作朝贡使者。

    琉球王室也乐于如此,毕竟他们在中间出力不多,但是收益丰厚,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大明朝廷中的特殊地位,琉球王室这些年也是收入颇丰。

    张小白没想到居然是琉球王国,他知道琉球王国国力不强,到后来甚至被日本给侵占了,可是没想到这个小国,在大明居然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这也是条路子。

    “还有一种呢?”,张小白没忘了,许老头刚才说的可是两种。

    “另一种嘛……”,许老头拉长了音儿,没有继续说下去,转而问了一个问题,“不知大人船上可缺账房?”

    “账房嘛……,不缺”,张小白学着许老头的样子,话音一转,“我倒是缺一位幕僚”

    许老头嘿嘿一笑,“让大人见笑了,我之前在海上跑了二十多年,不算是腰缠万贯吧,也算是小有身家,可是今年经过一场变故,现在不仅身无分文,还有家难回”

    “如果确实如你所说的话,我保证你可以东山再起,甚者和我一样,获得一个爵位也是有可能的”,张小白现在可谓是严重确认啊,人才就更缺了。

    “这第二种海商,说白了就是私底下跑船,不能让官军在岸上捉到,到了海上他们一般就不管了”,许老头听到张小白的许诺,也不藏着掖着了。

    这种海商,风险大,但是获利也要大得多。当然,这些需要有关系,尤其是要打通当地世家的关系。

    在外洋行船的海商,每次需要的货量都极大,一般的小商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如此大量的货物。

    只有那些在当地扎根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世家大族,才能够提前调集、储备如此多的货物,而且他们还有门路可以搞定当地卫所的官军,让卫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才能够将货运出海。

    否则,一旦被卫所的人抓住,损失货物是小,更重要的是要丢脑袋。

    而且,这些年在沿海地区闹的倭乱,其实很多都是海商演变而来的,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路子筹集货物,就笼络了一批倭国的浪人,再加上一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到各处去打家劫舍。

    他们善于海上行船,经常是今天刚刚袭击了此处,明天就又到了别处,让那些只能固守防区的卫所,无能为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