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来自明国的许老头
谁有故事,统统讲来!
有酒又有赏钱,动力十足,可是事情和张小白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
“老师,为什么没人来啊”,小阿尔已经从高昂的状态跌到了低谷,都这么长时间了,居然一个来的也没有。
张小白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摇了摇头,然后冲着一旁的女管事招了招手,“堺这里都没人去过明国或者外洋吗?”
“回大人的话,这里每年也是有不少船,是从南洋或者明国而来的,可是那些跑船的人,很少来我的酒馆,来我这里的一般是在码头上做苦力或者打渔的”,女管事尴尬的笑了笑。
“那他们一般去哪里?”,张小白很好奇,那些水手们不来酒馆喝酒,还能去哪里?
“大人,您之前肯定没有来过堺”,女管事掩着嘴,虽然没出声,但是张小白知道她是在笑,“他们一般都是去汤屋那里”
“汤屋?,他们每天都泡在汤屋吗?不来酒馆吗?”,张小白知道汤屋,不就是泡澡的地方吗。
“是的,在汤屋也是可以喝酒的”
“还有什么?”,张小白总觉得女管事的话藏了半截。
“那里有汤女”,说到这里,女管事扭捏了一下,“汤女可以陪客人喝酒、洗浴,还可以侍寝”
听到这里,张小白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个时候的汤屋,那就是公开的妓馆,那些跑外洋的水手们,挣钱快,花钱也大手大脚,看不上他们这里的小酒屋。
看到对面的小阿尔还迷糊着盯着女管事,张小白摆了摆手,示意女管事可以走了。
小阿尔疑惑的看了看张小白,见张小白什么也没说,失望的收起了桌子上的小本本,听不懂这里的话,真难受,不过他刚刚听清了两个词,出现了好几次的‘汤屋’和‘汤女’,到时候可以打听一下。
张小白如果知道小阿尔心里的想法,估计血压得能高上去不少。
不一会儿,那个女管事又走了回来,“大人,我想起一个人来,前段时间有一个自称来自明国的老头,在我们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他说自己在海上跑了二十多年了”
“那个人在那里?”,张小白一听就激动了,别管是不是跑了二十多年,只要确定是来自明国的,就很有用。
“他被我们老板聘做了茶头,就在隔壁的茶室,如果您要见他的话,我派人去将他请来”
“就在隔壁吗?你直接带我过去,正好可以去那喝茶”,得到这等消息,张小白哪里还能坐得住,放下酒杯站起来就要走。
就在此时,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富态男子走了上来,“大人,我是这里的掌柜,田中千阿弥,来的迟了些,请您恕罪”
“没关系,听说你这里有一位来自明国的人,我想见见他”,张小白急着呢,哪有时间跟你客套。
“是的,大人,他就在旁边的茶室当茶头,我这就把他喊来”,田中说完转身就要去喊人。
“一起去”,张小白都已经站起来了,哪还想在这里等。
“是”,田中连忙换成了引路的架势。
茶室和居酒屋离得很近,可是感觉上去完全就是两个地方,居酒屋那里满是喧闹的氛围,一墙之隔的茶室就要清净了许多。
“大人,您请稍坐片刻”,走过院子,田中将张小白请进了一间茶室,然后就转身出去。
张小白没有坐下等着,而是打量着这间茶室,茶室的摆设很简单,张小白费尽脑力也只想出了清新淡雅这个词。
一张低矮的长条状松木茶台,方方正正,朴朴素素,没有丝毫雕花点缀,围着茶台,摆放着几个圆圆的蒲墩。
主位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竖幅的,上半部是一个大大的‘茶’字,下半部写了三列小字。
“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张小白轻轻读出了声。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小阿尔的汉语白话文学的还算可以,可是这种半文言文就废废了。
“是讲茶道的”,张小白简单解释了一下,他能看懂,也知道什么意思,可你要问他茶道是什么,张小白也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这句出自哪里,甚至于最下面的印章,张小白更是认不出来。
“大人说的极是!”,也许是张小白后来说的声音大了点,屋外面传来了一声应和。
听到声音,张小白转身看向了门口,田中千阿弥带着一位满脸花白胡子的老头走了进来,“大人,这位就是您要找的那位来自明国的人”
“请坐”,张小白往蒲墩上一坐,伸手示意老头也坐。
“多谢大人”,老头一拱手,慢慢的坐了下来,伸手拿起桌上的茶具,就开始冲茶。
张小白看着老头的动作,也没说话,千阿弥则趁机告退了,一瞅这架势就是要谈事情,自己待在这里不合适。
片刻之后,一杯热茶已经递到了张小白面前。
“不知阁下如何称呼?”,张小白没喝茶,先问了老头一个问题。
“当不起大人如此称呼,草民姓许,家中排行老三,您叫我许老三也行,许老头也行”,许老头连连摆手。
“许老头,大明现在也都是这么泡茶吗?”,张小白刚刚看许老头的泡茶方式和伊势盛时又有所不同,他先是用火烤了一下小茶团,然后才碾碎冲泡。
“这个,分茶叶的种类而定,大明也有如此泡茶的,当然,自从洪武皇帝下令废团茶,改贡叶茶,民间饮茶之法简便了许多”,许老头捋了捋胡子。
原来如此,听完许老头的解释,张小白才算明白了一些,明朝以前宫廷贡茶,以制作工艺复杂的蒸青团茶为主,散装叶茶还上不得档次,饮茶时大多是将茶团碾碎成粉末然后煎茶,后来洪武皇帝朱元璋为了体恤茶民辛苦,改繁为简,下令罢团茶,改贡叶茶,叶茶的地位才渐渐的获得了认可。
随之而来的就是蒸青工艺日益没落,炒青绿茶开始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