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美人病抱寒霜剑 > 第183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中)

第183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免礼。”

    沿街路人纷纷好奇侧目, 温恪不喜欢这种探究窥伺的目光,啪地将锦匣合起:“进去说话。”

    “温、温大人,您请。”

    葫芦瓢儿打了个深深的躬, 忙不迭侧身让步, 叨叨着引温恪上座。

    十多盏豆油灯将书肆映得一片通明,最里间的柜台上, 搁着一杆铜鎏金的旱烟袋。丝缕烟雾自烟锅慢悠悠腾起,虚虚笼着一张空躺椅, 此间主人却不知所踪。

    “大人, 您、您请用……用茶。”

    “不必了。”

    温恪将锦匣搁在楠木小几上,开门见山道:“方才观摩片刻,你像是在修缮书画一道有些本事。平常都能修些什么?”

    “小、小人,是天月书……书肆的, 修、修书匠。会修……修补字画儿, 也能修……修书籍。孤本, 珍本,破洞的,霉烂的, 都……都能修。”

    葫芦瓢儿提心吊胆的, 一句话磕磕绊绊说完,小心翼翼瞄了温恪一眼。

    小温大人一双寒星似的眸子轻飘飘望过来,葫芦瓢儿悚然一惊,一张结巴惯了的嘴更其打瓢, 颠三倒四诚惶诚恐:

    “缺字,能补。写错的、也,也行。画毁了,能……能修, 修得好。颜色都,都一样,瞧不出毛……毛病。”

    “——写错的名字,也能更改?”

    “能、当然能改!”

    “那……我若想将一个人的名字,换成另一个呢?”

    温恪搭上那只大红的锦匣,修长的手指掠过匣上绣凤,漫不经心地一点。葫芦瓢儿呆了一呆,前后一想,脸色陡然变得煞白——

    临江温氏的少主竟是不满于这桩父母指下的婚事,想将少夫人的名姓私自易作旁人么?!

    “怎么,做不到?”

    温恪微微倾身,一瞬不瞬地盯着这修书匠的眼。葫芦瓢儿不知想起什么,竟是吓得冷汗涔涔,嘴唇不住地颤抖:

    “草,草民……草民……”

    “一千枚金铢。”

    葫芦瓢儿蓦地睁大双眼,却见一张薄薄的宝钞,被轻飘飘搁在几上。他喉头滚了滚,用力咽了口唾沫,不敢置信地将银票一把抢在手中。

    一千枚整的金五铢,加盖了鼎泰钱庄的朱泥花押。

    葫芦瓢儿双手打颤,将这宝钞翻来覆去看了又看。他熟稔书画印篆之道,自然认出这银票货真价实,半点不带含糊。

    “嫌少?倘若事成,另有重酬。”

    葫芦瓢儿乍闻此言,眼冒精光,喜极而泣,忙不迭应承道:“谢、谢大人赏赐!能改,都、都能改!温、温大人何……何时要取?草……草民连夜替您做、做出来!”

    他讨好地笑笑,涎着脸,又问:“嗳,不知……大人想写、写哪位贵人的名字?”

    温恪却不答话,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锦匣,忽然笑了一笑,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他:

    “你的嘴呢——严不严?”

    葫芦瓢儿指着自己的嘴巴,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朝温恪会心一笑:

    “葫……葫芦瓢儿,闷油瓶。凡是小……小人咽进肚里去的,打死,也不吐半个字。”

    翌日清早,碧空如洗,惠风和畅。

    早朝刚散,群臣自崇政殿鱼贯而出。沐苍霖等在偏殿檐廊之下,目光逡巡过一众朱紫袍服,紧绷的眉宇间隐隐透出焦急。

    “温大人!小温大人!”

    即使在东州第一流的青年才俊中,温恪的姿容依旧如明珠般耀眼。沐苍霖一眼望见他,三两步追上前去,将温恪拉到一旁檐柱下。

    他二话不说,先是对温恪肃容行了一礼:“昨日多亏有你。此恩形同再造,浩然没齿难忘。”

    温恪一怔,立时想起今日早朝时官家龙颜大悦,多半同那封密折脱不开干系。

    连日来尽是驱之不散的阴霾,如今好容易从惨淡愁云里,透出一点澈亮的天光,温恪心下微松,不由笑了:

    “官家怎么说?”

    “官家他……”沐苍霖想起昨日那番君臣际遇,眼角眉梢止不住扬起笑意。

    他故作玄虚地卖了个关子,从怀中摸出一封明黄的锦缎,悄悄塞给温恪:“温大人且去含香殿,官家在那儿等你。”

    “朕听沐爱卿说,这封奏疏是你写的?”

    神睿皇帝拨了拨银熏炉,含笑望向温恪。

    从集

    英殿殿试那封糊名卷起,他便对这少年分外欣赏。

    不论才学品貌,还是济国安邦之策,都无一例外地贴合心意。他苦等廿年的麒麟之才,竟似足踏紫云乘星而降,倾盖如故,相见恨晚。

    可叹造化弄人,老天偏在这方完美的白壁上点落一处微瑕——他属意为股肱之臣的麒麟才子,偏偏姓了临江温氏的“温”。

    “鞭辟入里,切中时弊,甚得朕心。”

    温恪敛眸不语,微微攥紧了衣袖。

    官家愈是褒扬,他愈是心意难平。

    温恪心里明镜也似,清楚这一切都是澡雪的功劳。可恨这崇政殿雕梁绣柱,一干庸才轮番粉墨登场,端是金玉俱碎,瓦釜雷鸣。

    温恪闭了闭眼,敛在大袖下的手紧攥成拳,指节捏得微微发白。

    他恨不能将一切和盘托出,可魏昭是侥幸偷生的罪臣余孽,但凡他说多说漏一个字,都恐为那人招致杀身之祸。

    十年来的忍辱含垢,韬光养晦。临江别苑里那一支支写秃的毛笔,雪月下一遍又一遍苦练的剑法。挑断手筋,又重塑经脉,这一切的伤痛和苦辛——

    他不能说。

    也不该说。

    良久,温恪不得已替他居了功劳,违心地行了大礼:

    “官家谬赞。”

    “爱卿何必拘礼。平身,赐座。”

    赵楹龙颜大悦,悠然呷了口茶,单刀直入道:“朕有意除弊革新,推改恩荫之制——不知爱卿可有良策?”

    尽管万般不愿,温恪略一思忖,还是答对如流道:

    “回官家的话,大虞开朝至今,恩荫之制已奉行六百三十二年,朝臣世卿世禄,遂成世家。如今世家势力根深蒂固,必对新政处处强加阻挠——臣以为,取缔恩荫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宜怀柔恩笼,不宜雷厉风行。”

    “爱卿不妨说说看。”

    “本朝官员选任,一为‘取士’,二看‘磨勘’。取士之策,其一为科举,第二种,便是恩荫。科举取士素来严苛,但相较之下,礼部对恩荫者的考校却极为宽松,常有目不识丁者鱼目混珠,靠出身门第谋得一官半职。”

    赵楹“嗯”了一声,又听温恪缓

    声道:“微臣以为,取缔恩荫的第一步,在‘擢英’——规范考试纲目,拔高取士标准。”

    “不错。”赵楹抚掌笑问,“那爱卿不妨说说,第二步当如何呢?”

    “世家既为郡望,常有寒士投效门下,以求荫庇推举。恩荫一制本是朝廷对氏族的恩笼之策,如今反被世家拿捏在手心,成了招揽门客的权柄——”

    “微臣以为,这第二步便在‘收恩’——凡出三服以外,不得推恩。”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投喂的大佬,和留评的小天使~谢谢大家,鞠躬!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卖小鹤仙的、3931596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卖小鹤仙的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