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北王之原始资本积累 > 第66章 脉动生产

第66章 脉动生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国内国外的市场已经打开,订单量也开始激增,王春山开始感觉到工厂的产能出现了问题。按说增加了工人的数量,产能应该会出现大幅提升才对,可是现在工人数量增加四倍,各地的分公司也开设了七家,产能相对比之前却只翻了一倍。

    王春山叫来几个生产车间的主管询问情况,可是大家都在表决心,并没有暴露出任何问题。王春山表面上对各位主管表示鼓励。但是心里却暗暗觉得厂子里一定出现了很棘手的问题,不然这几个主管也不会什么都不清楚,就知道表决心。

    这一天王春山找到自己的妹妹,希望她能到厂子帮忙,毕竟现在厂子也走向了正轨,王春山缺一个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王春玉二话没说,当即辞掉工作,来到王春山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主抓生产。

    很快王春玉便找到了原因,工人们所在的生产线,根本就不能算是生产线,而是由几个人组成的生产小组,大多数工人都在摸鱼,反而是那几个主管干得非常起劲。王春山也明白了,这些主管从学校出来之后没多久便坐上了主管的位置,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年轻的主管被年长的职场老油条当猴耍。

    王春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脉动生产线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力资源。王春山详细听取了王春玉关于脉动生产线的介绍后,当即决定采用脉动生产线的方式,改造现有的落后生产线。

    脉动生产线更标准,更规范,责任到人。出了问题直接能找到责任人。而且这种生产方式能最大程度节省人力资源。

    在决定采用脉动生产方式之后,王春山和王春玉出现了分歧,王春山主张裁掉那些混吃混喝的职场老油条,王春玉主张裁掉那些没来多久的新人。王春山之所以这么说,是希望自己的工人团队能保持应有的纯粹。王春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裁掉老员工会赔偿一大笔钱,而且还会给公司带来裁掉老员工的恶名,对以后的人力招聘非常不友好。

    其实两个人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只不过王春山更趋向于理想化,而王春玉则更实际。最终两个人决定折中一些,脉动生产所需要的员工肯定少很多,具体裁撤那些人看他们的表现,而不再拘泥于新老之分。

    王春玉开始起草脉动生产线的相关报告,王春山则开始通过考勤,以及对员工上工时候的秘密调查,开始起草裁撤人员的名单。之所以没有立即发布生产线改革的通知,是因为王春山想通过这种无压力的状态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王春山挑选裁撤的员工有以下这些人;优先选择那些上班经常迟到;不服从指挥的;工作时间长时间脱岗的;上班时间抽烟的;工作时间长时间摸鱼的;干磨洋工的;以及其他出工不出力的人或者岗位。

    脉动生产线其实主要用在大型设备生产线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比如飞机、挖掘机、汽车等等。此类生产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比如王春山的三能互补设备,生产线上完全可以提前设置好了安装测试的架子,每个环节负责一个模块,当架子经过一个环节的时候就增加一个模块,这样做不仅是提升了生产效率,对后期的设备调试、运输和维护也提供了不小的便利,模块化之后的设备零件的可重复使用率也提高了,大大降低了客户的维护成本,变相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比如什么模块坏了,只要更换这一个模块就好了,不用全部更换或者整体重新安装。这让北风新能的设备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脉动生产线还有很多优点,比如人力配比方面,整个生产线上的工人全部一人多岗轮流上班制度,这样即便是某一个环节的人有事情请假了,或者辞职了,也能迅速从其他环节的岗位得到补充。搭配上信息化数字化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系统,完全可以做到工作量化和细化的最高水平。如果再有十几个管理能力出众的主管,生产效率还能在裁员之后再翻一倍。

    王春山先用生产线设计软件模拟了整个生产的过程,又到了外地去学习考察了一个月,最终才确定下来生产线的规模,以及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人数。王春山这一个月忙得昏天黑地,白天参观学习,晚上开始回放白天工厂的监控以及各种考勤汇报材料。

    今天十三个一线的主管都收到出差的短信。王春山早早的办公室等待着他们,这十三个人全部是王春山精心挑选的,都是百里挑一踏实肯干又有能力的人。

    十三个人来到王春山办公室之后,王春山便说道:“此次让去接受培训,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培训,对方是我专门为你们请的培训师,去了之后好好跟人学,不是说你们工作不认真,只是我觉得你们缺乏管理经验,你们到了之后看看人家是怎么当主管的。”其实这些人是被派去了下游的几个大型的代工厂进行学习,王春山是他们的上游顾客,这点面子他们肯定会给的。

    众人纷纷询问,自己走得这么着急,厂子里有事怎么办王春山则嘱咐他们,凡是厂子里的人跟你们联系,最好不要理会,你们走后我会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改革,目前公司现有的几百人肯定是用不了的,人力资源精简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站在王春山对面的十三个年轻主管纷纷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公司的安排。

    王春山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派他们出去学习,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脉动生产线确实需要一批精干的管理人才;第二,王春山想试试自己不依靠这些骨干力量能不能完成改革,换言之这次生产线改革不仅考验工人,还考验着王春山自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