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下乡的知青(20)
1976年冬,这一年望河村在大家的劳动下,大丰收。
林大队长给每个人的家里都送上了几斤猪肉,要过个丰收年呐。
林大队长提着肉,到了蔺刚的院里,胳膊上拴着猪肉,两只手相互搓着取暖,四处张望着,“你们这院子拾掇得真好,这窗花真喜庆,怎么剪得?”
姚桐华邀林大队长进屋子里,泡了杯茶水,热腾腾的,林大队长抱着被子暖手,“桐华,手可真巧啊,你上次给咱们村子里弄的那个识字班,还真不错,我家那个小娃娃都认识好多字儿了,他还给我讲书嘞。”
“五斤上好的猪后腿肉,专给你们留的,好得很。”
桌子上白花花的猪肉,蔺刚拎到厨房去了。
“叔,下次带着乐乐一起来啊,我也好一阵子没见着他了。”林恺乐是俞迎蓉前年生下来的孩子,是个男娃娃,被家里人宠成了宝贝。
在孩子们都是猫憎狗嫌的年纪的时候呢,家里大人忙着地里的事情,各种各样的事情,小孩儿没有了拘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四处撒欢儿,当初将魏娇撞到了水渠里,去年一群小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跑进了山里,要演八路军大土匪的戏码。一群孩子在山上玩野了,好几个小伙伴走丢了。
那天夜里,大人们提着手电筒,一群人出动去找孩子,最后都找到了,胆大包天的孩子们自然也吃到了来自爸妈的充满爱意的竹笋炒屁股肉。
那个时候姚桐华只是有过把孩子们聚起来学习的想法。蔺刚很支持他,或者说他一向支持他,姚桐华和队长讲了以后,队长马上爽快答应,他也是一阵后怕啊。
之后,当初下乡的知青,有许多自愿来当老师 ,这个小课堂像模像样的办了起来。后面越办越好,孩子们也能坐得住,学到一些知识,他们也能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对知青越发客气。
姚桐华除了举办这个助学班以后,也负责管理,当然也在上课。他们上课的老师上工的活儿很轻松,知青们也越发重视教孩子们。
乐乐那个孩子年纪还小,长得虎头虎脑,像她妈妈,姚桐华挺喜欢那个孩子。
林大队长没留在这儿吃饭,他还惦记着自己孙孙走的时候还喊着他骑大马了。
姚桐华走进厨房,蔺刚正在切肉,他们这儿过年的习惯是炸三鲜,三鲜外面用的是油豆皮,里面裹着的是猪肉碎蘑菇碎什么的,事先把馅料给调好,然后再包,之后丢进油锅里炸,几分钟后捞起来涝油。姚桐华负责简单的包馅工作,蔺刚调得馅料,爸在准备炒香肠。
这里的香肠用方言讲,叫灌肠,别看名字听起来不怎么样,这东西保存的时间久,味道也不差。猪大肠洗上七八道,还要给它去腥去臊,保证没有奇怪的味道。大肠里面包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要有几分辣度,灌一节要给它绑一道绳子,死死的系住,弄好了,还要给肠衣上扎几个小孔,放外面晒着。
三鲜丢进油锅里,油在锅里面咕咕的冒泡,蔺刚把姚桐华拉在自己的身后,她不安生的冒出脑袋,“好啦好啦,能捞出来了。”
她也能看明白什么时候好,她也能下手操作,但哥和爸都不放心她,真是幸福的烦恼。
看着差不多沥干了油,没有油再从三鲜上往下滴,姚桐华慢慢把手摸向三鲜。
一双手更快,把她的手给拽了回来,蔺刚好笑的揉了揉她的脑袋,“乖,现在还烫呢,一会凉一点喊你。”
“我爱吃烫的。”姚桐华小声反驳,这几年,蔺刚真把她当女儿一样了,这摸不得,那里也不能碰,都怕伤到她。
蔺刚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张油纸,把三鲜给紧紧包住,“这样拿着,吃慢一点。”
姚桐华手指间摸上了三鲜,她龇牙咧嘴了下,还真有点烫。
等了会儿,她揪下一块,喂到蔺刚的嘴边,一溜烟又扯了一点,递给爸。
三个人坐在桌子上,蔺父端起酒杯,高兴的喝酒。
蔺刚和姚桐华拿起酒杯碰了碰。
这酒也是自家酿的,不烈,但浓醇。
去年,他还记得桐华说自己能喝酒,也是自家酿的酒,两杯下去,人就迷迷糊糊了,过一会就醉倒了。他在桐华那里放了一杯茶,要看着点这个馋猫啊。
院子外,蔺刚将买来的爆竹点上,屋外响起的爆竹声此起彼伏。
岁末已至,敬颂冬绥;煮酒温茶,满饮此杯。年年皆胜,岁岁常欢愉,新年快乐!
爸说,“新年快乐!”
蔺刚和姚桐华看着对方,声音被淹没在爆竹声中,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