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拐个和尚归家来 >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灵堂争家产(上)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灵堂争家产(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场分家家产之争,从开始到现在苏永顺一直没有开口,都是几个族老和孙氏在说,可正是他不开口,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苏永顺从族长府上回来,回屋叫来孙氏,两人在屋中不知说了什么,午后族长便带着几名族老登门。

    苏永昌见到这几位年事已高的族老亲上门来,心中诧异,面上却不漏声色,亲自将这几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往屋中迎。

    族长是这几人中腿脚利索的,站在门口先开口说道:“想亲来拜祭你母亲,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所以我们这几个老家伙都来了,贤侄你可别嫌我们年迈碍事。”

    苏永昌谦笑道:“叔叔哪里话,你们能来送母亲最后一程,我很是感激,又怎么会嫌呢,快快往屋里去。”

    苏欣这边也得到消息,这几个族老一同前来,定没有什么好事,苏欣跑到杨氏屋中,想寻杨氏一同往前头去。

    屋中杨氏正在哄苏远睡觉,按理现在家中事多,杨氏应忙于安排家中大小事务,哄苏远睡觉这事,交于丫鬟婆子便是。

    但正是因为老太太于氏突然去世,杨氏与苏欣都忙得脚不着地,都没顾上照顾苏远。

    几日前,小人家为着想念阿娘阿姐,晚上睡不着偷偷跑出来寻人,一路跌跌撞撞左右寻不到人。

    夜黑风高,白日里所有人都累了,到夜间都回房歇着,所以都没人瞧见苏远偷跑出来。

    苏远一路乱冲乱撞,不意竟跑到灵堂来。

    灵堂内没有一个人,只有几个粗壮的白烛,在风中烛火明明灭灭,白绢布随风飘荡显得屋里更吓人,苏远心里发毛,却还是壮着胆子走上前。

    于氏病了多年,内里五脏都腐坏了,现下天热,虽拿冰镇着,可陈尸多日,尸斑布满了于是皱巴的脸,凹陷的面颊显得更为可怖。

    白天苏远只跪在一旁,没敢往棺材里细看,现在苏远又害怕,又控制不住的往前走去。

    苏远一探头看见棺内的景象,往日里祖母那严肃的脸变成这样,吓得苏远嗷的一声哭嚎了起来,在这夜里显得极为渗人。

    在后堂休息的杨氏等人连忙冲了出来,见苏远似被吓掉了魂,怎么哄也不见好,一直哭闹。

    杨氏明日还需早起,苏欣怕扰着杨氏休息,抱过苏远,回到自己屋里。

    敞开窗户给他指着天上明月,轻轻哄着:“宝宝你看,这月亮这般明亮好看,阿姐给你唱首歌好么?”苏欣难得的叫着苏远的小名,低声哄劝。

    说罢也不等苏远答应,苏欣轻轻唱起歌谣来:“月儿明又圆,天上高高悬,地上的人儿看月圆,念乡念家念团圆。”

    苏欣一遍遍的轻哼,手一下一下拍着苏远的后背,回到熟悉的环境里,又有阿姐在身边,许久苏远终于睡着,眼角还挂着泪珠。

    这夜苏远醒了好几次,苏欣在旁守了一夜,天明时分苏远才沉沉睡去。

    接下来这几日,苏远睡觉都需要人陪着。

    杨氏担心女儿身子撑不住,把苏远接到她屋中,苏欣才得以睡个囫囵觉。

    苏欣这时候来杨氏有些奇怪,替苏远盖好被子,拉着苏欣走到外间问:“你怎么不休息会,跑来干嘛?”

    “阿娘,族长带着几个族老来我们府上了。”苏欣对杨氏说道。

    “大概是来送送你祖母的。”

    杨氏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这几日因苏远被惊吓着,听人说小孩最容易招惹些不干净的东西,担心苏远祖母舍不得离开,缠上苏远,杨氏在心中默默打算找个神婆来看看。

    “阿娘前几日他们几家已经派子孙来拜祭过了,为什么今日还要上门?”杨氏听苏欣所说,一想确实有问题。

    苏欣接着说道:“阿娘,咱们上前面看看吧,我怕爹爹一人应付不来。”

    “也好,咱们去瞧瞧。”苏欣扶着杨氏往前院走去。

    灵堂里已经没有外人,只剩几个族人和族老们,杨氏和苏欣到后不久,苏永顺带着孙氏也来了。

    族长见人都到齐了,轻咳了一下,对苏永昌说道:“永昌,我们几个老家伙今日前来为的是你母亲最后的遗愿。”

    苏永昌有些奇怪道:“母亲何时留下的遗愿,怎得不留给我或是永顺,还去劳烦族长。况且母亲去的急,生前大半时间也是卧病在床,几乎连门都出不去,是如何告知与族长的。”

    苏永昌也心知,今日这伙人来者不善,言语间也不再似方才那般亲切热络。

    族长老脸往下一耷拉,有些不悦道:“怎么,永昌你连我的话都不信了?”

    “族长可冤枉我了,我不过心中有些不解,才有此一问,请说吧。”苏永昌说道。

    “你父亲在早几年便去世了,由你母亲一人苦力支撑着这个家,如今你们兄弟二人团聚,也是你母亲最想看到的。只是她一直在心中觉得亏欠了你弟永顺,所以想在金钱上多补贴他一些。她的遗愿是将苏府家产平分,这其中一半归你,另一半归永顺,我们几个老家伙正好在这,受累给你们做个见证。”族长说完,窥着苏永昌的脸色,看他作何反应。

    只见苏永昌笑笑答道:“这不过是我们的家事,不劳族里操心,若族长和族老们没其他事,就先回去吧。”

    言下之意便是赶客了,几个族老没想到平日里温和的苏永昌竟这般不给面子,几个族老气的吹胡子瞪眼。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不给族长和族老面子。即是母亲临终所托,我们便趁族人们都在,把家分了,两下里都好不是。”孙氏见此,走上前说道。

    苏永昌能在众人面前驳族老们面子,却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和弟妹孙氏争吵,这要传出去他和个妇人争吵,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苏永昌也不看孙氏,仿佛没听见她说话一般,看向族长问道:“族长,你说遵我母亲遗愿,可有什么凭证。”

    “你这话说的,我看着你们兄弟两长大的,怎会胡说,要什么凭证?难道我还会骗人不成。”族老张口就来,一脸被不信任的怒容。

    一旁族人也有向着老大家的,出来说道:“哪里是亏欠苏家老二的,不是他贪赌挪用公中银钱,当年被苏老爷子逐出家门的么。如今回来到成他受委屈,要补偿了。当我们都失忆了不成,什么都没做就要分去一半家产,恁大个脸。”

    孙氏气的涨红着脸,大声道:“你个苏二麻子,有你什么事,你在这嚼舌根子。”孙氏恨这人坏她家好事,愤愤说道。

    “没我的事?那有和族老有什么关系,他们能说,我就不能说,为啥?”

    苏二麻子也不是个好惹的,往日里游手好闲,满面麻子,眼眉处一道大疤瞧着渗人,族里寻常人都不愿去招惹他,可苏永昌对他有恩,他自是要站出来替老大家出头。

    三言两语间孙氏便和苏二麻子吵了起来,周围族人也都议论纷纷,但大多都觉得这是苏家私事,族中不该参与。

    有几个人混入族人中,带头议论道:“该不是族长和族老们受了什么好处,才这么操心别人家的事,可真是为老不尊。往日里苏府已经对族里很照顾了,要出钱时从不推脱,爽快拿出银两。到现在族老们不念着点好,反而带头来逼迫人分家,让别的家族知道可不脸都丢尽了。”

    不多时,众人也都私下点头附和,这些族人或多或少都受过苏永昌的帮助,心里也都向着他。

    族老们自然也听到周围众人的私语,脸上气得青青白白的,可众人所说不错,苏永顺确实承诺若分得一半家产,要孝敬族长和族老们。

    族长此时已无话可说,只能在那瞪着眼盯着苏永昌,以此施加压力,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族长,也是有些威严的。

    可苏永昌全似没瞧见,也不接茬,放任众人议论纷纷。

    孙氏见众人站在苏永昌那边,大叫道:“你们都是他家的狗么,这么向着他们家,摇摇尾巴看看人家能不能多给几个银子。”

    孙氏言语粗鄙不堪,族中也有妇人站出来与她对骂:“我们再怎么样也比那些个脏心烂肺的腌臜货色强,什么都没做还要来夺人钱财,一张嘴就要去一半,当分饼子呢,这般容易,没皮没脸好不知羞。”

    “你这贱妇说谁呢,看我不撕烂你的嘴。”孙氏说着就要撸了袖子上前去打那妇人。

    那夫人也不甘示弱道:“谁应了就说谁,你没贪人财产慌什么?”

    两人就在这堂中推搡起来,周围几个人帮忙拉扯劝架。

    苏永昌见这样下去不成样子,猛地摔碎了手中茶杯,便有了之前那一幕,苏永昌沉声问道:“永顺,你怎么看?”

    自始至终苏永顺都未曾开口,好像大家谈论的这些事都与他无关一般,此时见苏永昌问自己,苏永顺站出来说道:“大哥,既然这么些人都在场,不若今日就趁着人全,把家分了,也省得以后再纠缠不清。”

    苏永昌听到弟弟所言后,终是失望的闭上了眼,周遭也都静下来,想看看苏永昌是怎么说。

    一时间厅堂内静悄悄的,大家目光都看向苏永昌等待着他的回答。

    苏永昌良久后睁开双眼,也不去看苏永顺,转头对族长和族老们说道:“既然族长和族老们没有凭证,我苏永昌也不曾亏欠老二一家,剩下的便是我们的家事,与族中无关,族老们都家去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便是族老们的脸皮胜似城墙厚,也呆不住了,况且也不敢把苏永昌得罪狠了,几个族老们不过眼红他这些年产业愈做愈大,说到底是忌妒心作祟。

    今天这般丢了脸,银钱也没得着,几个老头气的一甩袖子,往外走去。

    这时也不用人扶了,一个个健步如飞,消失在众人眼前。

    苏永昌抱拳谢过族人相护之情,众人也晓其意,纷纷告退,片刻间屋内只剩下苏永昌和苏永顺自家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