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生意荒(2)-招人难
得意初次创业就进入到这么个广告牌的行业,实属偶然。但得意也没得选,因为他只能从这里开始。
孙子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行。”一个公会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就像带兵打仗的将军,会因为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做好后续。而不是等所有外部情况都利好到你理想的状态,你再上。这是童话故事里才会出现的,什么好事儿都恰巧被你遇上,这样的情况万中一二。只有小孩的童话世界才有那么多恰巧。
幸运的是这业务一开始就赚着气,虽然不多,一个月有4000,一年5万分气。但操作也即为简单,当公告栏空闲之时,直接就会有提示:“广告招商,请联系微咖公会,通信地址:xxx。”得意每个月会接到一些广告牌周边的小商铺询价。反正是传统行业,好就好在价格基本上有个行规,也不用谈,反正交气给上宣传就是了。
主城内的告示牌一共1000块这个样子,每一块价值不同,最核心的大概36块,在闹市区的步行街。每一块的价值大概是偏一点的100多倍。因为人流量的差距确实太过悬殊了,导致了广告引流(人流,即客源)的差别也很大,那商家愿意出的价格自然也是不同的。简单说,偏的就不到10气,最贵的能卖上几百气。
拿到这样一个场景。得意很明白,要想赚更多,1、要么做横向扩张,就是铺量,买更多广告牌。2、要么做纵向深入,就是想办法精细化调整,让每一块赚更多。
但是一般的选择就是先做纵向,再做横向。因为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当每一块广告牌在你手里能比在别人手里赚得更多的时候,你遇到别家持有的广告牌,你就可以收购他。
因为比如他可能1块广告牌1年就赚1000气,但你能赚2000,那么他愿意一口气以1万的价格卖掉,因为他估计10年最多也就赚这么多,但你实际拿着5年不到就回本了。那么你就可以吞并他。这个商业逻辑在很多现代集团化的商业公司里非常常见。因为跨行打击的威力很大,收购别家的经营场景,能够给他赋能,除了赚他本身的经营钱,自己的主业还能多一个场景再赚一份,所以很喜欢吞并。其实“赋能”或者“商业赋能”这个词也就这么来的。
得意虽然知道理论,但从未实践过,这次就是他两世以来的第一次实践。
得意回忆前世现代的场景,觉得古代枯燥的广告牌,肯定不如现代的动态广告。从传媒学简单的理论来讲,动态广告的dua肯定比张贴纸要好很多。所以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尝试。将广告牌做成动态的,因为这样一来(1)吸引人不说,(2)还能增加很多广告的排位,以前一天一个广告牌只能给一家商家做海报,但动态就能分时段给各家做。赚取超过一般广告牌的收益。
经过几天研究,得意发现这个练气的世界,北派的主营业务就是广告。每年28万亿的气收入中12万亿来自于广告收入。且北派有种独门技术,就是给广告牌先挖上细小的线槽。让一种特殊的气在中间流动,产生五颜六色的光。其原理就有点像现代气动学里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的气会按照设置人的出力情况,在上面不停重复。当然每过一段时间得补充一下,维护一下。传说中州京都最大的广告牌就是用的这门功法做成,效果非常好,每年赚的数亿之气。
得意自己不会这门武功,因为功法也不是很精深,属于开源状态。从坊间买来的帖子里记载,练起来,三年可小成,于是得意第一反应就是请人!于是得意广布英雄帖,开始了招募他微咖公会的二号人物一个会布线管的练气大师。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始终无人应聘
来过几个,都是一问三不知类型的。因为秀府属西南州,地势偏远,人口相对较少,也是晋国九州中较为贫瘠之所在。奇技淫巧的能人都喜欢去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州和东北州发展,毕竟收益较高。这呈像技术虽不是什么先机练气功法,但也绝不是一般小作坊会去涉猎的范围。简单说就是连做过这样牌子的同行都没有,挖人都不知道去哪挖。得意无奈,想起了采买一法。遍寻通告帖才找到几家,其报价都在近百万气的水准。得意实在是舍不得。所以又退回自己找人干的想法中
得意甚至通过父亲找到了秀府学堂和练气堂,但学子们都比较理论,要说谁做过,还真没有。得意又不敢去拿自己的血汗去打水漂试试得意看着自己的房租水电,一天又一天去,不禁感叹创业还真难。
其实从一开始得意从未认识过招募人才这件事的难度。因为以前从来都是在政府,即便到了这个世界,也是在州府里数一数二的大公社。都是数不清的各式人才排队在门口求职,对于招募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件事,可以说是压根都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后来得意还特地去了趟中州,试图去北派公社挖一个现成的熟练人员来做。兜兜转转1个多月才发现,这样的人员不仅一个月需要1万多的气以上,而且业务精干的一线技术人员还有些排他性风险。无奈之下,得意最后妥协到找个兼职做一下也行,都没人愿意来搞一下,弄得得意很不解,为什么很多人有气都不赚?
最后,得意只能折中招了一个很爱学习的年轻人,其练习的功法与呈像近似。月固定工资5000气,做出来有奖励。
创业第一槛便是这招人难。
1、人才难觅
天下悠悠重口,随便找个人容易。但说到技术工种,特别是能熟练到一个人独自承担一个独立项目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你想啊,他得在别人家的企业摸多少回业务才能熟悉到一个人能独自承担一项业务?这远远不是上点理论课那么简单。没做过多次同样业务的人,再怎么懂也不过是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成千上万的现实业务练习,怎么可能去独立承担一个项目?别家的公社用那么多业务才把一个人从萌新培养成成熟技工花了多少试错成本?哪里又会是轻易让你带走的?
2、年轻人的意愿
年纪大一点,有技术的都是什么级别了?你一个小公社根本请不了大山。年纪轻一点的,又有技术的,肯定都是积极向上很爱学习的。他们基本上在年轻时候都不是看那一点短期收益。在大厂,能遇到比自己牛逼的人,继续深造,让自己未来更有价值。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个小公社能做到的。
所以传统行业里,几乎所有的大厂都有自带的光环,吸引着更多人才。
3、成本问题
一个人找同样一份工作。政府、大厂这些机构可能给他开2000,他就去了。你开5000不一定请得动他。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给钱办事的逻辑,人家得多维度思考稳定性,成长性等等一系列问题。
除非,你自己本身就是业内大咖,有一众小迷弟除外。
所以创业的第一个槛就是人才难觅,人才成本远远高于已经占据高地的对手。尤其是对于跨行创业的得意而言。这简直是当头一棒,一晃5月有余,自己想做的东西连个影都看不见。最后那一小孩,也不能报希望,只能是探索
说实话,此时的得意是有些慌张的。他两世以来遇到那么多大风大雨都从容应对,但在这小阴沟里,他第一慌张。因为,这个领域他不懂,所慌。慌的不是现状,是连怎么解决的方向,往哪里去努力都不知道只能这么干耗着,看着自己的储量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