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云
东云级驱逐舰是日本海军的一级早期驱逐舰。
此级舰是以英国d型驱逐舰为基础的日本驱逐舰,由英国制造,本级舰6艘。
此级舰中除一艘触礁沉没其余都服役到1926年。
中文名
东云级驱逐舰
数量
6艘
前级
d级驱逐舰
次级
晓级驱逐舰
生产国家
日本
快速
导航
技术特点
性能数据 服役事件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根据日本海军制定的第1期对俄海军扩张计划 ,雷型与东云型驱逐舰一起作为日本最初的驱逐舰而诞生的。甲午战争让日本意识到小型快速鱼雷艇对大型军舰的杀伤力 ,日本海军意识到英国驱逐舰的性能优越性,向英国订购了一批驱逐舰,其中就有东云级。
建造列表
本级舰共有东云、丛云、夕雾、不知火、阳炎、薄云6艘服役。
时间表
东云
1号舰。
1896年列入计划,1897年10月1日在英国桑尼克罗夫特公司动工,1898年12月4日下水,1899年2月1日竣工,分类为水雷艇(驱逐艇)。
1913年7月20日在中国台湾台南安平港海面触礁沉没。1913年8月6日除籍。11月29日出售拆毁。
丛云
2号舰。
1896年列入计划 ,由英国索尼克罗福德公司1897年10月1日动工制造,1898年11月16日下水,1898年12月29日竣工 。划分为水雷艇 (驱逐艇 )类 。
1919年4月1日变更为杂役船(潜艇母舰兼扫雷舰),改称丛云丸。1920年7月1日变更为特务艇,改为丛云 ,1922年4月1日再度变更为杂役船(靶船)。1923年8月1日报废。 1925年 6月 24日在千叶县洲琦灯塔附近作为靶舰被击沉。
夕雾
3号舰。
1896年 列入计划 ,由 英国索尼克罗福德公司1897年11月1日动工制造,1899年1月26日下水,1899年3月10日竣工 ,划分为水雷艇 (驱逐艇 )类。
缺陷。
武器装备为阿姆斯特朗式十二磅(安式十二磅)速射炮1座、保式六磅速射炮5座、450mm单联装鱼雷发射管2座。乗员58名。后来前部舰桥上六斤速射炮换装为十二斤速射炮、其余更换为无防盾山内式6斤速射炮。此级舰参加了日俄战争。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
322吨
航速
30节
尺寸
垂线间长636m、全幅宽6m、平均吃水17m
展开全部
服役事件
东云
东云号,东云级驱逐舰首舰,该级为日本最早的驱逐舰
1号舰。
1896年列入计划,1897年10月1日在英国桑尼克罗夫特公司动工,1898年12月4日下水,1899年2月1日竣工,分类为水雷艇(驱逐艇)。
日俄战争时,此舰编入第三驱逐队参加旅顺战役,1904年3月10日,第三驱逐队在深夜出击旅顺口,向港口内投射照明弹。拂晓后向南方撤退时,和两艘俄国驱逐舰相遇交战,将其中一艘“斯特烈古西奇”号击沉。1905年5月,此舰出任第三驱逐队旗舰,活跃于日本海夜战。
明治时期因事故沉没的驱逐舰有6艘,东云号便是其中一艘。
1900年6月22日变更为军舰(驱逐舰)。1905年12月12日变更为驱逐舰。1912年8月28日变更为三等驱逐舰。
1913年7月20日在中国台湾台南安平港海面触礁沉没。1913年8月6日除籍。11月29日出售拆毁。
按照1905年8月1日制定的舰名选定标准,不幸沉没的舰艇,一般不再沿用舰名,但东云号舰名被后来的一艘吹雪级驱逐舰继承。
丛云
丛云号,拍摄时间,地点不明
2号舰。
1896年列入计划 ,由英国索尼克罗福德公司1897年10月1日动工制造,1898年11月16日下水,1898年12月29日竣工 。划分为水雷艇 (驱逐艇 )类 。此舰为日本驱逐舰的第一艘,也是最早以天文地理命名的驱逐舰。
1900年 6月 22日变更类别为军舰 (驱逐舰)类。1905年12月12日变更为驱逐舰。1912年8月28日 变更为三等驱逐舰。
日俄战争时,此舰编入第五驱逐队。
薄云号,摄于从英国返回日本途中的马耳他
6号舰。
1897年列入计划 ,由英国索尼克罗福德公司1898年9月1日动工制造,1900年1月16日下水,1900年 2月1日竣工,划分为水雷艇 (驱逐艇 )类。
1900年6月22日变更类别为军舰 (驱逐舰)类。1905年12月12日变更为驱逐舰。1912年8月28日变更为三等驱逐舰。
日俄战争时,此舰隶属于第三驱逐队,参与了旅顺口攻击战,黄海海战,日本海海战。
1922年4月1日变更为特务艇 ,1923年6月30日变更为二等扫雷特务艇,1923年8月1日除籍,变更为杂役船(运货船) ,改称第2525号。1925年2月25日报废 ,4月29日在伊豆大岛东方作为靶舰击沉。[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