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边血 > 第13章 舍命相救

第13章 舍命相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候既然是盛夏,当然酷热难当,而今日尤甚,火辣辣的阳光直射下来,好像要把承载生命几亿年的地球晒暴似的;沟里的死耗子,在高温的作用下,臭气冲天。

    湘滢做好中午饭,徒步走向庄稼地,给文州送去。因为今日景明去县城办事,只有文州独自在地里干活。湘滢来到地头,却没有发现文州;往日,文州或在地里干活,或在大树底下翘首张望。她内心突兀地跳动,油然向地里走进几步,豁然看到文州躺在庄稼里,显然,他正处于中暑的昏迷状态。

    湘滢“嗡”的一声,只觉得自己的头眩了一下,几乎摔倒;此时,她心里如热锅上的蚂蚁,四顾张望着,绿油油的庄稼地里却空无一人;扯破嗓子喊了几声,四周没有一点动静。于是迅速把他扶起,抓住他那粗大的两臂,试图把他背起,然而如泰山压顶,哪里背的动,毕竟他高大粗犷,体重如牛。她只好用了所有力量向地头树下一点一点地拖。移了一半的距离,已两眼冒金星,头晕目眩,不禁急得泪水哗哗流下;她窘迫的在地里转了几圈,又憋足了劲,像移巨石一般,一丝丝地逼近目标。汗水蒙住眼睛,顾不得擦,鞋子掉了,全然没有知觉,终于移到大树的荫下,已累的身心发慌,呕吐起来。

    她迅速趴在文州身上,用力朝前胸摁了几下,文州丝毫没有知觉,便又试着做了几次人工呼吸,依然无效。她惘然地看着,泪如泉涌:“不,不……你不能死。”猛然,她向村里狂奔而去,如离弦的箭,不知速度有多快,任凭地上的棘针和碎玻璃片扎进自己的脚。突然看到眼前有一棵歪倒的树,想停下,却已经来不及,猛的被绊出足足有五米多远,两眼昏花,嘴里流出了血。他咬了咬牙,猛然站起,又飞奔……

    李母找好工具,正准备去地里。大门“哐”的一声被撞开,湘滢从外面跌进来,脚上鲜血四溢,嘴里大口大口喘气,并不断带出血丝,把李母吓的倒退了一步:“你怎么了?”

    “文……文州在地里晕倒了……”说完,扭头飞奔常家的油坊。

    常浩只穿大短裤,在油坊里正干得热火朝天,突然发现湘滢发疯似地急速奔来,忙扔了手里的东西迎上去。

    “常浩,你……你大哥晕倒在……地里。”

    常浩与父亲推车飞速而去,湘滢紧跟其后。

    文州被送往医院,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许多人围在自己身边,湘滢高兴地依偎在李母怀里,涔涔流出激动的泪水。

    文州朝湘滢笑了笑:“你哭什么?”

    李母抚摸着文州的头:“傻孩子,看你没事,湘滢高兴呗。”

    其实文州早已感觉出湘滢对自己的无限关怀,只是他不愿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感情。他忍着头痛开玩笑地说:“我不会死的,阎王也不会收我,因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哼,吹牛吧。”常老爷子不屑地说。

    “人生当自信二百年,搏击长空八万里。”文州霍霍地朝湘滢说。湘滢咯咯地笑,同时心里愈加喜爱他这种豪放旷达、对未来充满无限自信的乐观精神。

    文州输完液后,身体回复的很快,便预备出院。大家忙这忙那,独有湘滢陪在他身边,含情脉脉注视着他,心疼地说:“你何必如此下力,庄稼又不能一天半天长好。”

    “现在是关建时刻,如果长不好,这一年就白种了;如果多下点力,长好了,就会大丰收。”文州按现在花生的价格估算了一下,保守地说:“这七十多亩地的花生,等丰收卖掉后,至少能有七八千元的收益。”

    湘滢瞪大了眼睛,简直不相信他的话,在那时的农村,一万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其实人一生就如种地,就有那么几个关键时刻,就看能否在这最关键时刻抓住机遇。”文州眼里闪烁着光芒,灼烧着生命的里程。

    湘滢深深被他的远见卓识和才情所折服,当时文州不顾全村的讥讽和老村长的好言劝慰,执意把村西的七十多亩破烂坟地承包下来,领着几兄弟,但凡有空,就没日没夜的干。现在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真不晓得他脑子里从哪里得来这么多的光芒和闪烁点。

    三天后,何家庄热闹起来,因为湘滢已接到北京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消息不径而走,立刻传遍了十里八里的村落。由村委出资,连续三晚在大街上放电影,镇政府还特别奖励了湘滢500元钱。

    何长利这次彻底大翻身,光荣的不得了,天天喝着小酒,唱着小曲,再也没有人敢蔑视他,并主动向他打起招呼。他被冷落了几十年、灰暗的心开始隐隐作动。他把门关死,以万分虔诚的心,站在祖宗的牌位前,振振有词地说:“烈祖烈宗在上,咱们何家终于有希望了,湘滢考上了名牌大学,保佑她吧,让她光耀千秋!”

    自己亲自跑到县城里,用这几天干建筑挣来的钱,给女儿买了城里最流行的衣服。晚饭,何长利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大菜,专等湘滢回来。湘滢踏进门,便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何长利正笑脸迎接。

    “你做的?”湘滢很是怀疑地问。

    何长利用力点头,并迅速跑到厨柜前,拿出买的衣服,递给女儿。湘莹甚为感动,这是他做父亲的第一次正经给自己买衣服,第一次正经给自己做饭:“爸,你变了。”

    何长利把女儿扶在饭桌旁:“爸,是到了该变的时候了。女儿这么出息,爸爸再象以前,成何体统。其实爸爸前半生只不过是生不逢时,绝不象你想象的与村里无赖二流子一般。你想想,咱们家以前是方圆几百里的大户人家,你爷爷又是抗日时期的皇协大队长,建国后,要不是我装疯卖傻,有独到的聪明之处,早就被他们斗死了。”何长利愈说愈有味,又道:“聪明是能遗传的,咱们何家世世代代都聪明,以前我们何家开的绸缎庄,各大城市都有分号,现在宇海老教堂北边几百亩的一整块区域就是我们的何家老宅。”

    湘滢笑了:“这样说,我考上大学,全沾了何家的聪明?”

    “哪能呢,只聪明不努力,还不等于零。”何长利咂着嘴,极为欣赏地说。

    湘滢奴奴嘴:“爸,我看你什么也懂,什么也明白,可到自己身上就犯起湖涂。”

    何长利嘿嘿着,自嘲地笑了:“你虽然遗传了何家的聪明,但同时又继承了你娘的仁厚和宽容。当年你娘如果没有这个秉性,也不会死的那么早。”说着,何长利掉下泪来。

    “爸,过去的事,早已过去,日子应该向前奔。”

    何长利试去泪水,为女儿夹了一块肉,两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突然何长利问:“听别人说,最近你与那个李文州好上了。”

    湘滢停止吃饭,侧头反问:“他们还说什么了?”

    “其实不用别人说,我也能看得出;以前你们随便谈谈可以,但现在就不同了。”

    “有什么不同?”湘滢斜眼问他。

    “现在,你是名牌大学生,是国家的人了;他呢,什么也没考上,只是个高中生,还是农村户口,这样他就只有种地的份,土老帽怎么能配得上你呢!”

    湘滢白了他一眼:“文州帮了我们这么多,你怎么这么说他,何况他有他的理想和抱负,凭文州的才气,不会输给城里任何一个人。”

    “不管咋样,城里有的是英俊后生,凭你的长相和条件,就算高干子弟也要竞相追求。”何长利说的锵锵有力。

    湘滢厌烦地把筷子扔在桌上:“以后我的事少管,真正要你管的事,你管过几次!”

    “嘿,嘿嘿……”何长利莫名其妙地笑。

    “你笑什么?”

    “你发脾气,还真有点咱们何家的霸气。”

    这句话惹得湘滢破怒为笑。

    何长利咂了咂嘴:“其实你知道,他们李家与我们何家有几代的仇,每当我看到你与他在一起,就想起你爷爷被他爷爷一镖从马上打下来的惨烈场面。”

    “那都是上几辈的事,难道要让死人拖住活人吗。再说,爷爷是皇协大队长,有名的大汉奸,就是李家不杀他,别人也会杀他。”

    “我是说……”

    “行了,别说了——”湘滢气地站起来。

    “好——好,爸不说了。”何长利拉着女儿坐下,低头不语地吃饭,再也不敢唐突地冒犯女儿。

    秋后是收割季节,李庄的人们沸腾起来,李文州承包的七十亩破烂坟地,不但大获丰收,而且因各地榨油厂的蓬勃发展,花生价格一路攀升,文州霎时成了周围几个村的第一个万元户,就象创造了奇迹,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少年英雄的胆识卓见。连老支书也拍着文州的肩膀:“小子,有头脑,是李家的种!”一时间,村里闲散的破地被争相承包,承包费翻了几翻。

    何长利听说这事后,不禁感叹这世界真的变了,只要自己够聪明,够胆识,没有做不来的事,觉得自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便主动找到村委,也承包了十几亩地,决定下点力气,受点苦,真正做点事。可真干起来就吃不消了,每天起早贪黑,干的腰酸背痛,细细想想,这钱也挣得太难了,气的一扔锄头,便把地转包给别人了。

    武磊接到上海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正积极地筹钱。在父亲未死、母亲未进监狱之前,也就是说,在父母都在县里任职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那样热情。但现在仿佛天地倒置,没有一个亲戚朋友肯自愿地帮助自己,只是巧言巧语,空话连篇;或是冷言冷语,漠然视之。他这才体会到世态炎凉,人世间的急功近利,就象他父亲临死说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淤泥的世界。要想自己最终不被别人吃,不被别人打倒,只有做大鱼。于是,无论有什么艰难险阻,他一定要想办法克服。今日忽然听说李文州成了万元户,周围几个村子的首富,不禁豁然开朗起来。虽然他知道文州与湘滢走得越来越近,俨然已成了恋人关系,心中十分恨文州,甚至恨的牙根痒痒,但仔细分析,湘滢是名牌大学生,文州虽成了万元户,有了点钱,但始终脱不了农民身份,等湘滢真正上了大学,随着知识和见闻地增长,以及身份的悬殊,两人距离自然拉开;虽然自从那次烧信被文州怀疑后,自己每逢见他,总是不自觉地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他。有时他试图控制这种局面,但总是走到他面前,又不自觉地低了头,就象做贼似的。现在他意识到,这是一种严重的交流障隘,长此以往,自己与文州必然产生心理鸿沟,这是他不期望的。现在他以为最不能与文州疏远关系,其原因就是要利用文州手头上的钱,来供自己读大学。于是他便想着法亲近文州,他觉得自己是了解李文州的,他总是摆出一副大哥的姿态,重感情,讲情义,不会因为以前自己的那点不好,而不帮自己。

    文州虽然已是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在周围十里八村的老百姓无不称道,但他并不觉得是荣耀的事。相反,他觉得现在正是自己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聪明的勇者就要相时而动,放眼千里,自己正值青春年少,全社会都在发展经济,尤其在大城市,一天一个变化,日新月异。他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坐井观天的聪明人,所以必须走出去,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思维,见识更多的人和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