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征程
离开的时候,祝蹊的心都还怦怦跳呢。
【你这是什么运气啊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故意的了。】
《醒来》这本书得到了上面的极大认可,不仅仅只是大佬一个人表示了认可,他后面还跟祝蹊说了许多,大概意思是说,这本书他知道后,有让宣传部的人去了解,宣传部调查回来的内容很有意义。
如果说当初袁媛跟自己讲的那番话祝蹊还会当作是小姐妹之间的玩笑话不放在心上的话,现在大佬给出来的调查结果就让祝蹊不得不重视了。
“大约在一个月前我就有了解到你这本书了,现在才找你,还是为了能够深入了解书里的内容以及你表达的思想。”
大佬的确是欣慰的。
国家在腾飞之际,任何一个人才都弥足珍贵,并不是说祝蹊这样的不能在科研或者说科技等领域帮助到国家就不是人才了,一个社会想要发展,这些是重中之重没错,但并不代表社会其他方面不重要。
祝蹊作为人文社科方向的人才,已经在发挥自己的能量,给这个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了,谁能说她没有沈云云厉害?
华国地大物博,人才数不胜数,有出头的,也有没有出头的,如果仅仅只是个人才的话,还不至于让大佬刮目相看。
对于祝蹊,他欣慰的真正原因是,这位同志拥有才能的同时,对家国也抱有着赤子之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从《青春》还是从现在的《醒来》,大佬都能看到文章当中传达出来的对祖国的热爱和自信,这种自信甚至比他还更加强盛,这可真神奇。
或许就是这种神奇的自信打动了他,让他觉得,这个宣传部错失掉的人才的确是搞宣传的一把好手,哪怕是“无心栽柳柳成荫”,不也有相应的结果?
“调研结果出来后,我们都很惊喜,可能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层面,所以没有想到,一本小小的书,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这么巨大。”
调研报告当中指出,因为看过了《醒来》,不少外派的留学生都在离开前表示过,一定要学成归来建设祖国。虽然现在的承诺不一定作数,但是这也能算是一种态度了,比起啥都没有好。
而且呢,不仅《醒来》,不言前面两本书在社会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小。
首先,《青春》的大火直接给了广大的知青群众一剂强心剂,过去他们或许选错了,或许没得选择只能走错误的道路,但这不代表他们的人生没有改弦更张的机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多,不要太纠结于过去的苦难,着眼于眼前的康庄大道,让知青考上了大学的数字直接翻了番。
《我朝》呢,虽然写的是架空时代,但是参考的却是本国历史,里面的风情人物、文化传统,都源自于本国文化,对华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次极为正向且覆盖面广的宣传,也让大佬心中大概有个思路,更加明确了走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目标。
现在的《醒来》立足于未来世界,让读者们看到自己可以奋斗到的美好世界,不仅干劲更足,奋斗时的心情也大为不同,切实的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构筑成了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价值。
“我们都不能判断这种影响力能够持续多久,但我们能确信,不同的文化作品必定有它独到的宣传价值,依稀还记得当初华视台推出《光荣》系列对咱们老百姓造成的巨大影响,你是好样的,我们国家的所有人都是好样的。”
因为是好样的,所以是值得推广的。
大佬当即就给了祝蹊宣传部部长的联系方式,说是要专门制定一套以《醒来》为出发点,立足于增强国民自信和群众积极乐观面对奋斗的宣传策略,需要她做一定的配合。作为回报,可以将《今天》 列为国家特别刊物,希望祝蹊以后能够带领着这本特殊的杂志,给华国的老百姓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并且十分期待下一次《今天》带来的奇迹。
大佬还十分具有亲和力地说:“其实我也很喜欢《包子婶儿》这个故事,写得十分有烟火气,十分生动,也十分有朝气。”
祝蹊哭笑不得,表示自己一定会把大佬的夸奖转告给作者本人的。
这也能说明,当时祝蹊的策略完全没错,当创作切合发展实际的时候,不仅能够扩大受众群体,让生活在这个发展实际当中的读者们更有代入感,也能更容易让当局看到,说不定还能受到褒扬什么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没有褒扬,也更容易被影视化。
是这样没错,现在也不过是八十年代初,从后世而来的祝蹊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开始惦记着影视化道路了,她跟安知景说的要打造文娱王国的话,也不全然是说大话。
所以呢,现在听到68关于“故意”的言论,祝蹊也忍不住笑了。
“怎么不算故意呢?怎么又算无心栽柳呢?”
说是故意的,她的确是故意的啊,因为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很清楚宣传当局喜欢看什么东西,她在创作的时候,的确会考虑到这些再创作。毕竟写一本会被封杀的作品也没什么意思,反正换个形式也是表达,就没有必要讲究这么多了。
但你说是无心的,那的确也是无心的。她现在惊喜而雀跃的心情可没有作假,这对她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意外之喜,谁小说也没有办法做梦说自己的小说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吧?
【废话文学就属你最在行了。】
哪怕是人工智能,68在想到《醒来》接下来的铺开程度、能够给祝蹊赚到的影响力积分,说话的是时候也难免有些喜悦之情了。
说祝蹊废话文学,当不妨碍人工智能判定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儿。
祝蹊:“我这可不是说废话,这件事告诉我们,要打仗,就一定要去打有准备的仗。这有准备呢,首先能保证你不会出大错,再来呢,厚积薄发的时候肯定能带来惊喜的。”
她现在能得到这样的意外之喜,跟她前期做的准备不无关系——如果没有创办《明天》,不言的名声可能还没有出来,如果没有趁热打铁创作《我朝》,不言的新作可能就没有这么受关注,如果没有毅然决然地决定开办杂志,《醒来》也许就不能得到现在的关注度,就算得到了,可能在领导那儿的评价也没有现在这么正面。
要知道,《今天》虽然是私人创办的杂志,但在内容导向上的要求可不比国家创办的差。
一些小报小刊可不一定有《今天》的质量和分量呢。
重来一次的人生,怎么可能不会小心规划,每一步每一个选择都慎重考虑呢?
虽然难,但祝蹊就是希望,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不会成为白费的。
【你这么说,我怎么隐隐约约觉得你要干什么大事儿?】
祝蹊:当然得干大事了,穿越穿书还有“系统”这一系列的元素都降临到我头上了,我不干点大事,对得起这设定吗?
但是考虑到68这个小小的人工智能的承受能力,祝蹊决定还是隐藏自己的计划吧,就只跟68说:“当然得干大事儿了,我都要去找宣传部部长了,接下来要干的哪件事不算是大事?”
当然,在找宣传部部长沟通之前,还有件事儿更迫在眉睫。
回去后第二天,祝蹊就把《今天》将要和宣传部合作的事儿跟蔡颦颦和安知景说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到时候咱们杂志的策划应该都要送到宣传部审核了。”
祝蹊还没有跟部长见面,所以也不知道到时候宣传的细则,但大方向肯定是做华国正向的宣传,大概就是提振信心之类,不过应该也要求杂志全部内容都是这种歌功颂德,祝蹊也不会让《今天》沦为这样的作品的。
比起祝蹊还理智地认为这次合作可能有利有弊,蔡颦颦跟安知景就是单纯的开心了。
“和宣传部直接合作,那咱们不就跟百姓报一样了么!”
这啥地位啊!到时候说出去别人都不能看不起自个儿在民办杂志办事儿了!
安知景也是惊喜,他是越来越觉得自己跟对了人了,从一个民办杂志,甚至连正式工都没有几个的小杂志,直接一跃而生成为宣传部的合作对象,这话该怎么说,用祝蹊的话来就是——连爽文都不敢这么写的!
不过,安知景到底比蔡颦颦更多社会经验,想到的东西就更多点:“那咱们杂志社会不会改换身份?”
祝蹊:“我的意向是不改,做民办杂志在选题和内容上都会更自由一点,而且只是合作关系的话,宣传部是不能祝导咱们杂志的内容产出的,但改了身份那就不一定了。”
只是不知道宣传部那边的意见,所以祝蹊才说有利有弊。
安知景认同祝蹊的关系:“的确,以咱们杂志的发展目标而言,还是独立开来比较合适,但是,宣传部的名头该用上的还是得用上,咱们可以试着去谈几个比较重磅的赞助商了。”
嗯嗯,安厂长现在依旧执着于自己的广告事业,虽然不能做广告策划商,但目前还是很有意愿成为大广告主的。
自个儿手下的得力干将真的是跟自己一样一样的,很有个性呢。
“你说得对,所以呢,届时的杂志策划你可得给我认真做。”
大萝卜都被挂出来了,驴儿怎么都得跑了吧!
最后嘱咐了一句不要外传,祝蹊就开始准备去跟部长商谈的材料了。
大佬的意思祝蹊明白,他是从《醒来》这本书里看到了娱乐化的内容对民众的影响,认知到了,娱乐在给众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
所以呢,要跟宣传部达成的合作,关键就是这个“寓教于乐”了。
该说不说,《今天》从创办以来,坚持的理念就是在迎合市场的同时坚持品格,换一下说法就是在做娱乐产品的时候也是在做文化产品,四舍五入不就是寓教于乐么?
想通这个关窍,整一份的资料做起来就十分顺利了,祝蹊当天就全部整理好了,后面更是不耽误时间,直接拨通了大佬给的电话,联系了对方。
宣传部部长江思勇,说起来还是祝蹊的熟人来着当初江思勇都还只是华视台的台长,后面因为在任期间表现良好,升任了宣传部副部长,祝蹊四年大学读完,江台长就已经是江部长了。
祝蹊寻思着,江部长的人生开挂程度也不比自个儿抵哇!
虽然有从前“江台长”的情分在,但祝蹊也不至于这么不通人情世故,还喊人家江台长,所以开口就是“江部长好”,然后自我介绍起来:“我是小祝,之前跟您做过新闻的那个,不知道您还记得不?”
江思勇对祝蹊当然有印象了,可以说,如果不是祝蹊当初强势加入华视台,在台里推出了好些影响力大的作品,自己升任宣传部的职位可没有这么容易。
对于这个对自己助力极大的手下,江思勇没有道理不记得。
更何况,就算不记得,现在也该想起来了——跟着大佬一起评估《醒来》这部作品的人员里可有他的一份,甚至他对《醒来》的寓教于乐功能认知更清楚一些,毕竟他就是借这个道路升职的
“当然记得,小祝同志在哪里表现得都很亮眼,让人印象深刻。”
祝蹊听他这开玩笑一样的话,就知道江思勇也有交好自己的意思了,所以接下来说话也放松了许多,:“既然台长还记得我,那我就放心了,接下来可有不少地方需要叨唠到您呢。”
这时候喊“台长”自然就是拉近关系了,表示咱们老熟人,关系亲近么。
只要是在江思勇本身也有亲近的意思下这么喊,就不会出错的。
接下来跟《今天》的合作算是长期的、比较重要的工作,江思勇很给祝蹊面子:“为人民服务,说不上叨唠,小祝同志出手,次次都是惊喜,我这也期待得很呐。”
寒暄片刻,定下了祝蹊去宣传部开会的时间,这通电话也就算圆满结束了。
但祝蹊知道,自己的新征程,在全新的阶段,又有了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