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私下看诊
田馨在医馆登记的档案中找到了林言秋的生辰,是五月间。
她们两个早就凑在一起商量着要偷偷给林言秋准备生辰礼物,给她一个惊喜的。只是田馨有钱,吕大宝囊中羞涩,又有些笨手笨脚,只会些简单的针线活。
她原本计划,实在不行的就就给林言秋做几双袜子。虽然东西不值钱,可多少算是心意。
如今手头宽裕了些,吕大宝就计划着回头跟田婶子一起学裁衣服,先买了布料给自己做一身练手,等到之后再多攒一些钱,也给林言秋做一套细棉布的里衣,夏日穿着清爽透气。
她算着自己手头的钱,心里喜滋滋的。
林言秋早就忘记了自己的生辰,不管是在叶家当童养媳的时候,还是认端王做义父,又或者是嫁给叶书明之后,她都没有过生辰的习惯。
更何况,那生辰还是人牙子随口编的,过与不过又有什么差别。
到了二月间,京中的柳树渐渐冒出了绿芽,近处不明显,远远看着那树仿佛披了一层朦胧的奶黄嫩绿的光泽一般。
若是几棵柳树长在一处,那就更漂亮了。
等到了二月底的时候,街上玩耍的小孩还会爬到树上,把那些新长出来的嫩嫩的枝条折断,然后轻轻扭动把柳枝的枝条和皮分离开,然后做成一个口哨。
林言秋有时候在医馆坐诊,都能听到外面小孩子吹柳树皮口哨尖细的声音。
偶尔还会有人用柳叶吹出若有似无的曲子,闲暇的时候听了一耳朵,也让人心情放松。
这天给朱玉薇行针之前,林言秋认真诊了脉,对她道:“你身子调理得差不多了,可以与丈夫同床试一试看。”
因为长时间的调理,林言秋连着朱玉薇的月事都清楚,甚至帮她计算了容易有孕的日子。
“这日子,怎么跟嬷嬷说得不同?”朱玉薇听林言秋说的日子,跟嬷嬷的完全不重合,一时间有些惊讶。
她趁着针灸的时候问道:“林大夫,这女子容易有孕的日子,难道不是月事前几日吗?”
林言秋闻言只笑了笑,道:“你府中的嬷嬷可学过医?”
一个嬷嬷,哪里会有机会学医的。
朱玉薇迟疑着。
林言秋见状还有什么不懂,笑着道:“你府中的嬷嬷说得也未必不是真话,只是她说的真话,是她认定的真话,只是经验之谈。”
“经验之谈?”朱玉薇扭头看向林言秋,想了想才道:“既然是经验,为何跟林大夫所说得不同?”
林言秋倒是没有因为她的疑惑而不悦,反而认真给她解释了下在大夫看来女子有孕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按照嬷嬷的推断,孩子是月事前有的。实际上,以大夫的角度来说,孩子是两次月事中间的时候有的,只是那个时候孩子还未着床,身体并未有什么反应。”
她说着看向朱玉薇,笑着道:“你如今调养得当,只要男方没有问题,把握住容易受孕的机会,三个月左右应当是会有好消息的。若是真的没有缘分,那就再等等,不要太过于着急。有时候,母体的心情,也是会影响受孕的概率的。”
“还有这种说法?”朱玉薇咬着下唇,“三个月我大概能等,若是时间再长……”
等到府中王妃生下孩子,坐好月子,只怕就能空出手来对付她了。
朱玉薇心中计算了下时间,见林言秋并不多言,也明白有孕这个事情谁也说不准。有些人明明双方身体康健,可成亲一两年也不见得就有孩子。
她倒是没有为难林言秋,只是等林言秋走的时候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之后,我能不能每旬都请林大夫到这里出诊一次,给我请平安脉。”
林言秋正在整理药箱,闻言笑着道:“只要朱姑娘付出诊费,我没什么不同意的。”
朱玉薇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最终还是示意素锦送人回去。
这件事情对于林言秋而言并不算什么大事,身体她是给调理到合适受孕了,至于能不能有孕,这并非大夫能够控制的。
她更关心的,是那个新年时早产出生的婴儿。
胡家之后又请孙大夫去了几次。差不多是每隔五、六天就要请一次大夫。因为也算是她接生的,所以林言秋忍不住打听一二,听孙大夫说婴儿身体不太好,咳嗽,晚上睡不好等等,她也会翻一翻手中的《百方集》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合用的办法来。
小孩子不好用药,然而胡家的这个孩子确实长得不好,孙大夫斟酌着开了一次药方,不管是药材的剂量,还是汤药的分量都少之又少。
效果还是好的,这才让他松了一口气。
这一日他回来,不等林言秋问就找了过去。
林言秋正好看完最后一个病人,等着人离去才看向孙大夫。
“孩子好了,如今也长开了些。那位胡大奶奶托身边的嬷嬷问我,我们这边可有单独僻静的地方,她想来找你问诊。”孙大夫一口气把话说完看向林言秋。
“咱们医馆后院那边有几间隐蔽的房间,专门用来接待不愿意在外面露面也不好请人到家看诊的病人。我记得你明日午后应该无事?”
林言秋点头。
孙大夫笑了笑:“我与那嬷嬷说明日午时末可以来医馆后门,可以吧?”
林言秋自然不会拒绝。
那位胡大奶奶她虽然只见过两次,可是还是有印象的。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子,对胡夫人可以说是毕恭毕敬。她会偷偷私下让身边的嬷嬷找孙大夫问话,想要偷摸出来看诊,定然是身体不适到了极点。
第二日上午,为了避免耽误午饭和下午的看诊,她连着给人看病都利索了些。
恰好这日轮到吕大宝来记录脉案和病症,一上午她都有些手忙角落,不到中午休息,林言秋这边的病人已经看完了。
她趁着闲暇翻了下吕大宝记录的脉案,把她空缺的部分重复了一遍,让她记录好。
“老师,你这记性也太好了,不像我,脑子笨,手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