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成秉阳的童年
成秉阳步伐矫健,欢快地跑在田埂小道上。
虽然年纪尚小,却已有所忧,亦有所虑。
他知家境贫困,父母艰苦,自己无力分担,从小就有心为家分忧。
等到了田埂上,夕阳西下,群星闪烁,萤火虫漫游乡间,美不可言。
他脱下凉鞋,偷偷地走到了父母的身后。
成浩强并没有察觉,小家伙使劲地捞起一把稻穗伸到了父亲的身后,成浩强蓦然一惊,并笑着对他说:“阳阳,放学了?”
“嗯”成秉阳点了点头。
“哎呀,看你把衣服都弄脏了,明天还要去上学呢,赶紧回去,这里不用你帮忙。”徐帆玉担心地说道。
小家伙把稻穗递到成浩强手中后,拍了拍贴在身上稻草叶,就一直站在旁边看着。
本来想和父母提起关于学费的事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强忍了回去,只字未提。
打谷机的声音“咕哒……咕哒……”地回荡在田间,听起来是那么悠悦,两口子不休地忙碌着,那个时候他们都挺年轻,干起活来也没个时间概念。
天已渐黑,月亮不经意跳了出来,若是圆月,月光尚可将大地照得微亮,从而也会拖延农忙时的人们推迟回家。
晚上干活比较凉快,相对烈日的毒辣无情,月光则平易近人。
“别站着,先回去先把饭做好,你弟妹也饿了,桌上还有些中午的剩菜,饿了就先吃。”
成浩强说着走到田边山脚下的水沟里提起水瓶,倒了一杯凉水饮尽之后,撸起衣角,揩了揩脸上的汗水,紧接着回到打谷机前继续忙碌。
成秉阳失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敢提及关于学费的事情。
直到晚上八点钟左右,成浩强和徐帆玉摸着月光结束了一天的农忙,回到家中发现已经没有油炒菜,一家人只靠坛子里的腌辣菜下饭。
家里经常是一块腌辣菜,就可以咽下一碗饭,有时候没有菜,酱油加盐也能拌饭吃,没米时,只好厚着脸皮向邻居借,自然少不了闲言碎语。
“为什么别人家里就能偶尔吃上一顿肉,而我们家不到逢年过节,都闻不到肉味,家里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田,可我们还是吃不饱饭!”
嘴上抱怨两声是很正常的事,小时候并不懂得做父母的苦与泪。
成浩强和徐帆云两人白手起家,成浩强也是家中老大,成秉阳的爷爷长年多病,奶奶在他六岁时离世,也极少得到家里人的疼爱。
徐帆玉忙时,也常会对孩子们谈及一些以前的往事……
“当年搞集体吃大窝饭的时候,你爸特别能吃苦,干得总比别人多,一天耕好几亩地,是村里面最积极上进的青年。
你爸那一家子之前就住在现在的那个灶房,房子小着呢!
你叔叔那个时候也还小,不懂事,平日里出门,都是拣着你爸的衣服裤子穿。
你爷爷那栋房子都是他十多岁的时候一砖一瓦砌成的……”
徐帆玉说完他的好,紧接着又会埋怨他的不足。
“你爸就是人太老实,老是被人捉弄,被人给下套,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挣点钱,要么是在牌场上输掉。
要么就是给别人骗了,也不知道,跟着你爸这种人,我们家还要吃尽多少苦头,唉!这些年可真不容易……”
成浩强年轻时有些好赌成性,徐帆玉也因此经常和他发生争执,打架。
徐帆玉一直在武力上处于弱势,挨打受苦的也只有她。
成秉阳从小就觉得母亲受尽了委屈……
影响家庭窘困的因素,并不全归在成浩强一个人身上,因为他只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农民,一心只想把孩子养育成人,只是完全不懂得如何经营经济。
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尽管村民都一心想为摆脱贫困而艰辛奋斗着,可见识的短浅,思想禁锢,受穷受苦,习以为常。
虽然嘴上不说,但一家人都知道他的心思,多少年来,他固执认为:“只要做得多,收获也会更多。”
但事实并非他所想,在这个过程中,成秉阳却成了全家人的累赘,时不时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不仅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到处借钱,亲朋都怕。
家里负债累累,每逢除夕前,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人登门拜访,追还债款,而这都成了他内心的黑暗时刻。
这一切,无量仙尊都看在眼里,秉着不干涉的原则,继续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生活在如此条件的家庭,成秉阳的成长环境虽然有些艰苦,家庭还算和谐。
一家人也还算努力,并非游手好闲,成为偷鸡摸狗之辈。
成秉阳的母亲也算是村里最有学识之人,村里他们那代人,徐帆玉可是唯一的高中生,却也遭人妒忌。
经常有人故意刁难,也被她用智慧逐一化解,长大后的成秉阳在这方面像极了母亲。
如此处境,成秉阳的形象反而让无量仙尊备受好感,但没过半年,他就被当成一粒弃子给遗忘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才是真正导致无量仙尊将他当成弃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