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崛起,从求学开始 > 第33章 诗诗的故事

第33章 诗诗的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奈何花魁大赛,才艺只占一部分,唱诗词才是关键,花魁评选,评委们不是才子就是大儒,有一首打动人的诗词,才能获得评委们的投票。

    明月楼的青青姑娘,人称永明府第一才女,很得才子们青睐,永明府有名的才子,基本都为他收拢,为她赋诗填词,这两年的花魁基本都被其包揽。

    而我不擅长迎缝,只凭才艺根本无法取胜,于是我只好去各县寻找诗词。

    幸得公子相助,一首《如梦令》震惊四座,然而并无法一举压过明月楼。

    因此诗诗厚颜,想请公子为我赋诗,助我一臂之力。

    见简易还是沉默不说话。

    诗诗一银咬牙道:“若是公子能助我,诗诗愿意以身相酬”,说罢,轻解罗裳,白皙的皮肤顿时暴露在空气中。

    简易自然不会趁人之危,急忙拦住。

    谁知诗诗竟顺势扑进简易怀里,眨着一双大眼睛,低低哭泣道:公子是嫌弃妾身出身青楼吗?公子放心,妾身对醉月楼还算有点价值,妈妈未太过逼迫,至今……至今还是完璧之身,事后……事后也不会缠着公子。

    简易闻言,脸黑加无语,古代女人都这么会演戏的吗?

    前有李淑小萝莉,后有诗诗姑娘,要是在现代,这两都得封演后。

    简易知道这小娘皮是在演戏,故事说的也老套,奈何简易心软的毛病再次发作,长叹一声道:“我可以帮你,但是我有两个条件”。

    诗诗闻言大喜,对简易盈盈一拜,道:“多谢公子,公子但说无妨,诗诗无不应允”。

    “其一你不能对外说是我帮你写的诗词;其二你先把衣服穿上再说”,简易道。

    诗诗闻言,见自己身上只剩一件肚兜,霎时间羞红了脸,连忙穿戴好,点头道:“请公子放心,诗诗不会连累公子的”。

    简易想了想,嘴里喃喃一句,“这首应该可以”。

    迈步走到书桌前,执笔写下诗词,诗诗连忙跟上,在旁边帮忙研磨,边看边将简易写的诗轻轻念了出来:

    “木兰辞”

    诗诗声音初时还正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句便变成了颤音。

    开篇便直至心底,撩人心弦!

    接着第二句

    “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句更是直口心底,诗诗不自觉将自己代入进去,一瞬间便泪光闪现。

    木兰辞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辞》,抒写女子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对于才子佳人来说,其冲击力不亚于火山爆发,海啸来临。

    等简易写完,身边的诗诗姑娘已经是哭成了泪人。

    简易见状,笑道:“诗诗姑娘,看此诗如何?”

    诗诗闻言,向简易盈盈一拜,道:“多谢公子,有了此诗,诗诗便有八成把握,夺得此次花魁”。

    简易原本有些得意,听闻“夺得花魁”,想到诗诗、、少女后面要做的事,只怕有去无回,情绪顿时萎靡下来。

    深深看了一眼这个可伶的女子道:“能帮上忙就好,你……你保重,我走了”。

    “简公子,妾身原名柳如兰……”,简易即将出门,诗诗脱口喊道。

    简易转过身,笑着对着诗诗躬身一礼,道:“柳小姐你好,小生纳兰有礼”。说罢转身大步离去。

    望着前方离去的背影,诗诗泪眼婆娑,低声喃喃:“纳兰公子,再见,若有来生,如兰再报厚恩。”

    ……

    俯试第一场放榜时间又到了,第一场是正场,没在榜单上的人就不能参加下一场。

    简易一大早,就被江奕云等人推着来到了俯试放榜的地方,也就是俯试大院的正门前。

    此时榜单已经张贴,和县试一样,分甲乙两榜,榜单前人挤人,人声鼎沸,考生及看热闹的人往来不绝。

    看榜的有不少熟人,比如折扇书生……不少都是诗会上人,这些人都颇有些才能,因此不少人都上了榜,听着周围人的恭维,他们脸上挂着笑容。

    当然也有不少人,脸色灰白,一脸备受打击的样子,往日神情激扬,指点江山的感觉再也不复存在,看样子是落榜了。

    江奕云等人率先看完榜单,当看到简易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时,有吃惊,又觉得理所当然。

    十几个县一千百多考生通过第一场的大约五百多人,悲与欢的场景再次上演,榜前一阵喧嚣,该悲伤的悲伤,该高兴的高兴。

    简易谈了口气,摇了摇头便离开了。

    改变不了这个时代,那边适应这个时代,尽力影响这个时代吧。

    第二场考试次日便开始了,流程和前一场一样,不同的是,人少了大半,速度也就快了很多。

    这场考的是表判,其实就是文体写作,这方面写起来不难,考试结束前简易就已写完,再检查一遍,就交卷回了客栈。

    放榜时,不出意外简易再等甲榜,而五百多考生又刷掉一半,顺利到下一场的只剩二百多人,通过第三场便是正式的童生,而最后只取八十人,与简易一同赴考的老乡,也大多落榜,现在只剩江奕云诗九人,可见淘汰之残酷。。

    最后一场考的是策论,所谓策,就是在时事中选一个问题,你针对问题写你的建议,比如,选的题目是“水患”,你就得围绕水患治理提建议,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论就是议论和评说,比如对某人的点评,对某件事的看法等等,这些写起来容易,但要写的有水平,写出的东西让人印象深刻,却需要很深的功底和见识。

    试卷发下来,共有三道题目,据说会试及之后的策论会有五道题。这三道题涉及宽广,一道是治水,一道是安民,还有一道是廉政,三道都比较正常,并不偏奇。

    要想写好策论,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还要能装逼、会歌功颂德。

    治水一题简易从大禹治水谈起,安民一道从官员受封于天子,而代天子牧民开始,廉政则讲先天下之忧而忧,一番妙笔生花,文章锦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