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苏雾从驿站回到苏府,已是下午。
她走进苏府的大门,远远跟在她马车后面的那人才骑马调头离去。
还好,赵长宴没再拦她。
苏雾悄悄松了口气。
苏修远在府中急得团团转,直到见她安然无虞地回来,提了好几个时辰的心总算放下去。
“这明王殿下,也太不成体统了!”
“好了,别骂了,都骂了好几个时辰了。”温氏推着苏修远坐在桌前,指挥着婢女将午膳端上来,“今日是小雾生辰,还好备好的午膳都热着,小雾一定饿了,快吃些吧。”
桌上摆着满满当当的菜肴,糖醋荷藕,鸡丝银耳,桂花鱼条,奶汁角都是她爱吃的东西,温氏一定悉心准备了一上午。
苏雾乖巧笑道:“谢谢母亲。”
“谢什么,快趁热吃。”
在温氏疼爱担忧的目光中,苏雾拿起筷子,慢慢吃起来。
而苏修远坐在一旁,望着她唉声叹气。
苏雾只当看不见,待到吃饱的时候,她才搁下筷子,看着苏修远:“父亲,您到底有什么话要和我说?”
苏修远满腹的心事,但他说不出口。
他只能唉声叹气地叮嘱苏雾:“宫里规矩森严,你在里面一定要谨言慎行。”
“女儿会谨记的。”
苏修远默然片刻,还是不放心,又低声叮嘱一遍:“若是遇上什么事,不要管别的,保命要紧。”
看来苏修远也知道她此行凶险。
也对,他和谢淮安那样交好,有什么事会不知道。
苏雾浅浅一笑:“女儿晓得。”
她这十七岁的生辰,就这样在全家心事重重的担忧下,悄悄度过。
第二日,在苏修远忧愁的目光中,温氏和苏暖依依不舍地将苏雾送上入行宫的马车。
马车往行宫前行,苏雾看着温氏给她装得满满当当的包裹,无奈一笑。
这就像当年她上大学时,魏老师给她塞得行礼。
不知道魏老师现在怎么样了,现代的时间,真的是暂停的吗?
这一想,心里又沉甸甸地担忧起来,苏雾搓了搓自己的脸颊,打气道:“加油,这次拿下赵玄瀛,离回家的时候就不远了!”
她这样念叨着,不知不觉,到了行宫。
明颐行宫的绿意遮天蔽地,处处都是浓密的树影。
她一下马车,接引的女官踩着阴影走过来,不拘言笑地朝她行礼:“贵人来了。”
苏雾认得她,她是昨日去苏府宣懿旨的那一位。
她弯唇笑了笑:“劳烦你来接引。”
“是奴婢应该做的。”接引的女官客气地回应,随即转过身,引着她往太皇太后的慈园走去,未再和她多说一句话。
苏雾也不再搭话,只留意一番四下的光景。
还是上次来的样子,只是没有来客,行宫中很是冷清,似乎除去偶尔走过的几个形色匆匆的宫女,就再无旁人了。
苏雾走在树荫下,心道这明颐行宫,即便靠着温泉池也凉得很。
她们两人走了将近一刻钟,来到了太皇太后的慈园。还未踏进园中,便远远传来太皇太后的笑声。
苏雾不由问道:“园里有客人吗?”
“是顺和侯府沈小姐,在陪太皇太后说话。贵人在此等一等,奴婢去给您传话。”接引的女官说罢,扔下她走进园中。
苏雾便安静地立在原地等待。
园中时不时传出太皇太后的笑声,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女子的娇笑。
她不着痕迹地弯了弯唇角,从前倒是没发现,那嚣张跋扈的沈环佩竟然也是个会哄人的。
苏雾乖巧地在园外等了一刻钟,那接引的女官才慢吞吞走出来:“贵人,太皇太后让您进去。”
她颔首,跟着她走了进去。
太皇太后正在湖边的八角凉亭中,她的下首,坐着一脸娇笑的沈环佩。
沈环佩今日打扮得格外甜软,一身浅紫曳地望仙裙,眉间描着琼花钿,见到苏雾进来,她笑着望过来:“太皇太后,谢大都督的未婚妻来了呢。”
太皇太后看向苏雾。
苏雾福身道:“见过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苍老的眼角弯着,淡笑道:“来,进来坐。”
苏雾一脸乖巧地走进凉亭,坐在太皇太后不远处的石凳上,正挨着沈环佩。
“太皇太后,您怎么召苏大小姐入宫了?”沈环佩从石凳上起身,站到太皇太后身后,给她轻轻捏起肩膀。
太皇太后道:“灵秋在岭南养坏了,哀家听闻苏家大小姐是京中有名的才女,便将她请进来教导灵秋。”她说着,淡笑着望向苏雾,“苏小姐,不介意哀家将你请进行宫吧。”
苏雾站起来,柔声道:“怎会介意,能教导灵秋公主,是臣女的福气呢。”
“瞧瞧,现在的小姑娘是真会说话,”太皇太后别有深意地一笑,“苏小姐不介意就行,你在宫中好好住着,就让李女官侍候你吧。”
李女官就是今日接引她的那位女官。
苏雾入行宫,不能带婢女,因而云桃留在苏府,现在太皇太后给她指了一位侍候的人,仿佛对她照料有加。
她便又福身谢恩:“谢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真是疼爱苏大小姐,”一旁的沈环佩揉捏着太皇太后的肩膀,低笑道,“那佩儿呢?”
“你要什么女官,哀家不是让你将贴身婢女带进来了吗,”太皇太后嗔笑着,又望向苏雾,“这几日,哀家将环佩留在行宫中陪哀家说话,这丫头性子活泼,你若是教导灵秋累了,就去找环佩玩儿。”
“嗯,沈小姐是位好相处的人儿。”苏雾莞尔回道。
太皇太后又和她说了几句,大概是觉得无甚可聊,便朝着李女官挥挥手:“你带苏小姐下去吧,灵秋的碧水园挨着黎廊园,就将苏小姐安置在黎廊园,你好好侍候。”
“奴婢遵命。”李女官弯着腰,看向苏雾,“苏小姐,请吧。”
苏雾朝着太皇太后行礼,跟着李女官退了出去。
刚一出慈园,身后又传来太皇太后和沈环佩的笑声。
这太皇太后也当真是奇怪,那沈环佩出自顺和侯府,她的姑母沈氏可是去年因谋逆被诛的罪人,她老人家竟和谋逆罪人的侄女如此亲昵,也不晓得是因为祸不及亲属的仁慈,还是因为脑子糊涂。
苏雾不甚在意地一笑。
不过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还是拎得清的。
太皇太后待她不如从前亲昵,无非是因为她从她的孙媳妇身份,变成了所忌惮的重臣的未婚妻。
她现在身份敏感,必然不被人待见。
苏雾想着,不由看向在前面带路的面无表情的李女官。
这个女官,怕也是太皇太后派来监视她的吧。
她和李女官一路无话,直到走到黎廊园。
黎廊园如上次来时一样,收拾得干净整齐。园中种着一棵年岁颇久的榕树,树冠浓密阔大,细碎的阳光从树隙中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煞是好看。
苏雾的房间紧挨着这棵榕树。
李女官推开她房间的门,差人将她的东西送进去,也不帮着收拾,只道:“贵人若是累了,可以稍作休息,等会儿老奴还要带贵人去见灵秋公主。”
苏雾却摇了摇头。
她从包裹中抽出一个绸布包裹的小匣,温声道:“现在就带我去见公主吧,毕竟是公主的夫子,总要先打声招呼。”
“好。”李女官点头,带着她往碧水园走去。
碧水园紧挨着黎廊园,没走几步,两人便到了。园中种满山茶花,此时正开得绚烂。
苏雾一眼就望见山茶花旁的花架下,坐着发呆的灵秋。
汪嬷嬷见是苏雾来了,十分欢喜,急忙走到灵秋身边禀报道:“公主,您瞧瞧谁来了?”
灵秋面无表情地转过脸,看到苏雾后,沉默片刻,又转了回去。
汪嬷嬷无奈地笑:“公主一直在等贵人来呢,贵人快进来吧。”
苏雾便笑着往里走。
李女官还想跟上她,只是被汪嬷嬷拉住:“别跟上去,公主不喜别人随意靠近。”
李女官只好立在不远处,视线若有若无地盯着她们。
苏雾走到灵秋身边,先朝她行礼,见她没什么反应,便笑吟吟地坐在她的身旁:“公主,您怎么不搭理臣女?”
灵秋抿着唇角看着别处,似乎懒得看她。
苏雾一笑,从怀里摸出来那个绸布包裹的小匣,低声道:“臣女还给公主准备了一分礼物,公主再不搭理臣女,这份礼物怕是送不出去了。”
她说着,佯装难过地叹了口气。
灵秋终于动了动。
她转过头,垂下眼角,视线冷淡地落在那个包裹上。
苏雾便笑吟吟地放到她的手边:“公主打开看看,臣女猜公主一定喜欢。”
灵秋没动。
苏雾只好帮她拆开包裹,在她眼前打开小匣,里面是一本书,封上书着四个字——《木偶机巧》。
灵秋看到这四个字,双眼微微睁大。
苏雾将书拿起,笑道:“这是臣女在坊间寻的,臣女担忧公主的木偶坏了无处可修,便将这书赠与公主。这书里关于木偶的制法描述得十分详细,公主若是得闲,自己做一个木偶都行呢。”
灵秋指尖抬起,将书从她手中接过。
她翻开粗粗看了一眼,便面无表情地阖上,抱在了怀中。
据闻前朝柔妃娘娘也爱这些木偶杂艺,苏雾看她如此珍爱那个陈旧的木偶,就知道她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她温柔地一笑:“公主,那臣女明日什么时辰来给您上课?”
灵秋终于冷巴巴开口:“辰时。”
苏雾便在一旁,絮叨着明日要给她上课的内容。
这时,忽然传来汪嬷嬷的声音:“曹公公,您怎么来了?”
苏雾和灵秋抬头,就看到赵玄瀛的贴身太监曹向明立在园中。
曹向明朝着灵秋远远行礼,恭声道:“老奴见过公主,皇上传公主过去一趟。”
汪嬷嬷问道:“公公可知是何事?”
曹向明回:“老奴也不知,皇上忽然传的。”
“那奴婢马上帮公主收拾,待收拾好了即刻去见皇上。”
曹向明颔首,退了出去。
汪嬷嬷走到灵秋身旁,弯腰温声道:“公主,等会儿要见皇上,奴婢服侍您换身衣裳吧。”
灵秋却不动弹,闷声抱着书,眉头轻轻皱着,好似有些抗拒。
汪嬷嬷无奈道:“公主不爱说话,每次见皇上总是拘束。”
苏雾略一沉吟,随即笑眯眯地望着灵秋。
“公主莫要拘束,若是不自在,臣女陪您去可好?”
灵秋看她一眼,冷着脸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