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降服
次日早,舒邵、戚寄等人便注意到了城外刘备军营又多了不少旌旗、燃起的炊烟也比平日多了不少,众人皆是惊疑不定,都相信这是刘备又调来了后续的援兵。
“元颖,袁公派你前来,还是为了索取粮草么?”舒邵依旧没有改口称袁术为‘陛下’,他神情疲惫的看向淮南来的使者。
刘馥。
他是沛国相县人,早年避难于扬州,虽投身于袁术麾下,但并不看好袁术称帝的乱举,尤其是见到孙氏在江东自立、吕布大败张勋之后,更觉得袁术已经要不成气候了。于是趁着舒邵求援的机会,主动请缨,赶回沛国看能否做些什么好让自己洗白上岸。
“府君,吕布兵已寇至钟离,倘若钟离不守,不仅沛国以南退路将绝,就连寿春也是危在旦夕。故而大军将往与吕布交战,所需粮草十万斛,特使我取用。”刘馥半真半假的说道,形势危急是真的,取用粮草也是真的,但不是十万,而是五万。
“十万斛!”舒邵惊怒道:“眼下天旱岁荒,士民饥馁,竹邑又为刘备所围,我哪里来的粮草支应!”
就连戚寄也紧皱着眉头,觉得袁术此举过分,太不把他们当回事了。
“沛南的龙亢、谷阳、向县等地已经开始动用仓廪,征调粮草了。”刘馥摇了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听说民间不少人家都被索取军资,地里麦子尚青,便被割去,既为筹粮,也是坚壁清野,防范刘备南下。”
“早知如此,过冬之时我就该散给饥民。”舒邵倍感伤心,重重的叹了口气,脸色灰暗,这个打击对于他来说比当初丢了相县、又被围攻至此还要严重。
戚寄眉头紧皱,说道:“没有说援兵何时至么?”
刘馥毫不犹豫的给对方泼了一瓢冷水:“数万大军皆惨败于淮泗,守御钟离尚且艰难,何来援兵?”
“那你来干什么!”戚寄顿时恼怒道。
刘馥愣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若要征集粮草,他直接在南边的县里征集就是了,若是带了援兵,手上又确实无一兵一卒。好在舒邵正为袁术大感失望,无暇顾及其他,戚寄又没细想,所以都忽视了刘馥来竹邑的意图很可疑。
这时舒邵身边的一个年轻文吏忽然起身说道:“淮南形势如此危急,若无刘君冒险来告,我等且都要蒙在鼓中!为今之计,当是如何应对城外之军。”
年轻文吏名叫薛综,正是竹邑本地豪强,其先祖是战国时的孟尝君,从汉以来,薛氏在州郡中都是世代掌管典籍。
薛综年少时便通晓经学,擅长撰写文章,很早就被舒邵征辟为掾属,此时他主动帮刘馥解围,甚至还说起了城中的情况:“如今城中粮草不过三万斛,养兵足用,若是还要养城中黎庶,恐怕支应不了多久。即便是此刻退兵突围,刚才刘君也说了,往南谷阳等县粮草都已被调拨,我军此去若无粮草,走不了多远就将成饿兵。”
刘馥立即反应了过来,合着这里还有个跟他一样想下车的友军,他忙说道:“是啊,往南各县的粮草大都被征调一空,即便是带兵退走,没有粮草也是无济于事啊。”
其实情况远没有刘馥说的这么糟糕,袁术虽然派了他以及其他人去沛国南部各县征调粮草,但粮草转运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不过是故意营造焦虑恐慌,只给舒邵等人一条可选的活路罢了。
戚寄听到这里,本来还想着带兵突围的念头骤然消散了,他茫然无措的看向舒邵,又看向一唱一和的刘馥等人:“那你们的意思是……降?”
舒邵早已对袁术失望透顶,听到态度强硬的戚寄都软了下来,他也无心再战,正要说些什么,却见有人来报,说是刘备派了使者请求入城。
“快去请!”舒邵与众人对视一眼,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一方早有降心,诸葛瑾没费什么口舌就说服了众人,很快,竹邑城门大开,迎接刘备等军入城。
刘备对舒邵好言相说了一番,双方都是宽厚之人,性情相投,以前分属敌对,没有多少私交,眼下处于同一阵营,很快就畅聊了起来。
在得知说降众人之所以如此轻易,刘馥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刘备特意见了这个同宗的年轻人,一番交谈之下,发现对方是个不可多得的才俊,当即收在身边担任掾属。至于刘馥投桃报李、顺带举荐的薛综,也因刘备看重其家世代在豫州、沛国掌管典籍,安排给了沛相简雍做功曹,辅佐简雍尽快统合沛国资源。
稍作休整后,刘备以戚寄率兵两千为带路前锋,自领四千人随之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连下符离、蕲、谷阳、龙亢等县,沛国南部各县,皆入其手。
刘备兵锋直指钟离,与其只隔一条淮河,隐然与吕布形呼应之势。
九江郡,钟离。
袁术高坐主位,四十多岁的年纪因为养尊处优,依然保养的很好,他体态丰盈,光是坐着就很有气势。
可此时他却是满脸的不耐烦,耳边全是闹哄哄的争吵之声,只见他左手支颐,右手食指轻轻敲击着桌案,半晌才说道:“诸卿,你们这般争论,何时得了!能退吕布、刘备之兵否?”
此话一出,刚才还在吵嚷的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杨弘出言道:“陛下……如今舒邵已降,刘备已兵至龙亢、洨县,我军侧翼危矣,寿春危矣,臣等以为,应尽快退往当涂,聚其势而歼之。”
“刘备不过几千人马,有何可惧!”袁术当即不悦的说道,他是实在看不起刘备的,若要为了刘备等人而退兵,他如何也做不到:“就连吕奉先,他手下也不过万人,若不是他使诈,下邳一战又怎么会败?”
在下邳兵败后好不容易逃回来的张勋此刻羞惭的低下了头,接着又红脸说道:“陛下,末将愿为先锋,亲往沛国进讨刘备!”
众人听后心里一阵鄙夷,怎么着,打不过吕布就去捡刘备这个软柿子捏是吧?可刘备也不是善与之辈,纪灵三万大军都被打的丢盔卸甲,张勋难道还想在刘备手下讨到什么好处?
阎象重重的叹息一声,紧皱着眉头,起身劝说道:“往昔我军坐拥豫扬,虎视东南,何人敢当?如今诏书既下,四方之敌犹如云集,江东孙氏更是举旗叛逆。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合该罢议称帝,何必招致今日之势?臣以为,天命仍在汉室,当早归帝位,他日徐徐图之,未尝不晚。”
“你又说这些陈词做什么?”袁术拉长了语调,很不满的说道。
阎象仗着资历,老在面前说些让袁术不开心、甚至忤逆他的话,他几度容忍,眼下居然还在乱他军心?
“我看你是行军途中受累了,还是尽早下去休息吧!”袁术不耐烦的说道,随即便有人上前将阎象扶了下去。
阎象一路唉声叹气,喋喋不休,所有人心烦意乱,那些得授‘三公’‘九卿’的大臣都惴惴不安,纷纷后悔起来。
形势怎么直转急下成这样?都怪那个孙策,若不是他带着江东背叛,导致袁术势力缩水将近一半,他们至于像现在这样艰难么?还有那个吕布,不堂堂正正迎敌,居然使诈!
“刘备入寇沛国,我早有应对之策。”袁术见众人神色不安,提声说道,他的声音很洪亮,回荡着:“彼既率兵而出,谯县必然空虚,我已派桥蕤、乐就率兵一万自汝南往北侧击,攻其必救,行围魏救赵之策。”
众人皆惊叹,都没想到袁术居然有这样的后手。
算算派兵去汝南的日子,眼下估摸着刘备就要得到消息退兵了,侧翼的威胁一除,接下来他们也只需要全力对付吕布。
吕布此刻也没想着自己能再次以少胜多,打败袁术又组织起来的大军,他在攻打钟离未下后,充分发挥了军队的灵活性,带兵转道往南阔掠全椒、阜陵等地。袁术亲自带兵追击,又被吕布在野外击败。
最后吕布大获而还,渡过了淮河,来到北岸后,志得意满的吕布留下书信狠狠羞辱了袁术一番,大概意思是说:袁术你不是常以为自己了不起吗?现在怎么了?被自己轻轻松松打的抱头鼠窜,你平时吹得那些猛将武士现在在哪呢?你平常就喜欢吹牛说大话糊弄天下人,可天下人岂会尽被你糊弄!
等到吕布渡河完毕,袁术这才带兵赶来,吕布等人的骑兵在对岸嘲讽大笑许久方才离去。
袁术大怒不已,又听说自己扣留的金尚在寿春私自潜逃,也不管有多少人求情,直接派人将对方杀了。
虽然这一举动极大震慑了不少有异心的人,但也让袁术麾下加速离心,众心离散,再也凝聚不出以往的那种气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