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家父刘皇叔 > 第111章 正旦

第111章 正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建安二年,正月初一。

    刘登在这天起了个大早,屋外天色晦暗,朔风呼啸,掩盖住了几声鸡鸣,还没等天边扯来几片厚重的乌云,几只麻雀如石子般飞过,便纷纷扬扬的下起了鹅毛大雪。

    七岁的于诠蹲在地上擦着火石,凑在一堆干柴边磨蹭了半天也不见火花,苏越看不下去了,直接跑过来拿过火石,擦擦几下就点燃了柴堆,临了还抱怨说:“早说了你点不燃,非要凑这热闹,差点误了吉时。”

    于诠有些委屈的瞪了苏越一眼,又扭过头不好意思的看向刘登,正月的习俗都有规矩,他也后怕自己的玩心会犯了忌讳。虽然于诠年纪小,但懂事快,知道刘登照顾他、收他在身边当侍从是看在当初泉水村患难的情谊,所以一直循规蹈矩,生怕做错什么事,只偶尔忍不住玩闹一下。

    刘登也不怪罪,知道对方爱玩,便笑着招呼道:“好了,别愣着了,扔竹子吧。”

    于诠立即高兴起来,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在汉代,这个时候的人们都要鸡鸣而起,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同时看着在火堆里烧的噼啪作响的竹子,也是时下人们为数不多的一种热闹方式。

    刘登兴致缺缺,看着新鲜的青竹很快变得焦黑,在火堆里烞熚有声,炸出数十点火星和烟灰,火光照在身上,只觉得浑身温暖。

    于诠烧着竹子,开心的围着火堆乱跳乱叫,苏越则是在打铁时见过比这还要璀璨的火花,抱着胳膊站在一边,目光紧盯着火势。

    “许久没这样热闹了。”苏英穿戴整齐,带着人走了过来,她看着刘登映着火花、忽暗忽明的侧脸,那脸上曾经的圆润已消失不见,愈来愈有棱角,她没来由的感慨道:“这一年起伏波折,发生太多事了,简直如在梦中。”

    “以后还会更好的。”刘登转过身去,看着苏英身后的仆妇将捧着的食几放下,上面摆放着酒、汤、凉菜之类的东西。

    于是刘登坐下,参照着记忆里的样子,正了正衣冠,伏首向苏英拜贺:“新年新日,愿母亲安乐如意,长寿无极。”

    庭间的苏越、于诠等人也纷纷走了过来,在庭下拜倒,恭敬的向苏英祝贺新年。

    “都说‘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可我更希望长宜子孙。”苏英欣慰的点点头,举起一杯椒柏酒,看向刘登:“愿儿加餐食,永安万年,为国爱身。”

    两人饮了椒柏酒,又喝了桃汤,随后又是进屠苏酒,吃胶牙饧。

    胶牙饧就是一种麦芽糖,掺了大豆之类的东西,又硬又粘,刘登敲下一小块含在嘴里,细细品尝着甜味,看着于诠在因为心急想多吃几块糖而粘到了牙,呜呜呜的说不出话,众人看着都乐了起来。

    “这小子,当心把牙粘掉!”苏英好笑的骂了一句,吩咐人去给于诠喂热水,顺手拿了一一只鸡蛋在案角敲破了,蛋液倒进了碗里:“你以前也跟他一样顽劣,可你父亲总是见不得你不安分,训斥了几次,所以后来你的性子就沉闷下去了。好在这半年你又有了几分从前的样子,让我欣慰不少。”

    刘登恍然,难怪他穿越以来都说他性子大变,可并没有人多想,原来是有迹可循。

    就在苏英将鸡蛋液递给刘登的时候,有个侍女走了过来,说是奉麋夫人之命,来请刘登母子一起过正旦。

    “我就不去了,你去向他们二人拜贺吧。”苏英表情变得淡淡的,将装好鸡蛋液的碗放到自己面前的漆盘里。

    “好,那孩儿这就去了。”刘登也不以为意,伸手将本来给他的鸡蛋液拿了起来,犹豫了一下,一口喝进嘴里,随后站了起来,对那名侍女说道:“走吧。”

    汉代年俗,正旦时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刘登并没有吃生鸡蛋的习惯,但在苏英的注视下,还是强忍着恶心把它含在嘴里。

    那侍女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继续请苏英,便走在前面带引着刘登准备离开。

    刘登披上一件青色斗篷,把全身罩着,走到院门时忽然脚步一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望向正在看爆竹的苏英,说道:“对了阿母,这两日恐怕会有客人来,届时我会带他引见。”

    正在望着爆竹出神的苏英愣了一瞬,仿佛想到了什么,抬眼看了过来,眉头一挑:“什么时候的事,你瞒到现在才说?。”

    话语里却并不是责怪。

    “也是才收到的书信。”刘登拱了拱手,趁隔得远,将含着的蛋液吐到手绢上,悄悄擦了擦嘴。

    苏英于是说道:“好了,你快些去吧。”她此时心情又好了些,开始使唤苏越、于诠等人继续往火堆里扔竹子。

    在刘登的记忆里,从他这具身体记事开始,每年的正旦,都是苏英以主母的身份筹办新年,可今年不一样了,刘家有了新的女主人,凭着富贵的家世以及刘备现今的势力,已然操办起一场热闹的宴席。

    苏英的失落是可以想见的,刘登一时无以改变,只能姑且待之了。

    刘备、麋贞等人早已等候许久了。

    见到刘登一人过来,刘备顿时不悦道:“说了要一起爆竹,饮酒进食,你何来如此之晚?”

    “昨晚书看得久了,早起就迟了些,还请阿翁恕罪。”刘登恭恭敬敬的说道,这段时间他也确实在读书,但这并不是晚至的理由

    在刘备看来,对方这是故意在点他,因为刘备这个当爹的一句话,刘登等于是交出了一切权力、老老实实的读了几个月的书。

    遇到这种情况,任谁心里都会不舒服,何况还是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拳脚的刘登?

    但刘登都忍了下来,他没有生气,因为他这个当儿子的没有资格跟父亲生气,所以一直老老实实的闭门读书,直到今天才说了句带些怨气的话。

    刘备面色有些暗沉,他早先认为刘登的性情急功近利,本来想借读书的事磨砺对方的性子,可没想到这段时间对方却异常沉稳。以至于还以为他看错了,现在听了这番话,才发现对方还一直憋着不满呢。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说话,一旁的麋贞却截过话头说道:“时近年关,官廨军营都已休息,阿升即便再用功,也该知道有劳有逸。”

    说着,麋贞暗自推了推刘备,轻声道:“良辰已至,夫君莫误了时候。”

    甘夫人站在刘备、麋贞身后,此时也轻声说道:“是啊,良辰已至,该燃爆竹,进椒柏酒了。”

    刘备听罢,面色虽仍是冷硬着,但顾及到亲族刘德然也在场,还是挥一挥袖,坐回了位置上。

    众人一席话下来,竟是都有意避而不谈缺席的苏英,仿佛她来或不来,都不会有人说。

    刘德然走上前拍了拍刘登的肩膀,怜爱的看了他一眼,邀他一起落座了。

    此时飘飘然落下的雪花已经铺满了整个庭院,苍头奴仆们在中间打了一个比在苏英院子里还大的火堆,不停的将青竹投入火种,噼里啪啦的声音很快响了起来,但这回刘登隔得很远,却并不觉得火光温暖。

    随后众人悉正衣冠,依次拜贺,又走了一遍喝酒喝汤吃糖吃菜吃生鸡蛋的流程,直接把刘登恶心的不行,面部管理差点失效。

    “爆竹起于庭燎,家国不应滥于王者,阿兄,春日饮酒茹葱,可通五脏,请幸酒,为朝廷安定贺。”刘德然举杯敬道。

    自从与曹操达成合作以来,曹操以朝廷的名义爽快同意了刘备对治下官员的任命,还以诏书的名义夸奖了刘备击败袁术的战绩,给了不少封赏。刘备也投桃报李,为了增进双方互信,也辟举了如夏侯纂、夏侯博这些谯县夏侯氏的人为官。

    两家的关系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蜜月期。

    刘备与刘德然互敬了酒,彼此说起年轻时的故事,刘登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时不时地回几句麋贞关切的问候,以及刘备对学业的考校。

    在通过应答得知刘登并没有敷衍读书后,刘备这才缓和了语气说道:“我当年求学时,卢公门下弟子数百上千,我只能立于门下听讲,鲜少能近前请问。你如今何德何能,有此宿儒仅对你面授经术,若是不知珍惜,随意应付,看我如何治你。”

    说着说着,他语气又严厉起来。

    刘德然忙打起了圆场:“今日是正旦,诫子何必选在这个时候?若真要说,当年你在卢公门下求学,每隔几日就游戏犬马去了,还没有阿升学得认真呢。”

    “你这……”刘备脸色一红,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拆他的台。

    这话也只有刘德然这个同宗堂兄弟才可以讲,席上都是亲眷,刘备老脸一红,也不好再说什么。

    麋贞第一个笑了起来,把这个当作一件趣事,巧妙化解了尴尬:“想不到夫君以前如此有少年侠气。”

    有了麋贞解围,众人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