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家父刘皇叔 > 第58章 宣诏

第58章 宣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登拿到封拜的诏书以后,出来便寻了许定,两人马不停蹄的赶到徐晃营中。

    徐晃的军营里还没有动静,可见韩暹虽去寻了杨奉,但几人的意见一时半会还没有达成一致。

    “公子,杨奉和韩暹真的会对天子动兵么?”许定在路上低声问道,刚才御帐里的动静他也听到了。

    “对天子动兵?”刘登笑了,刚才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也小,充其量也只是韩暹与朝廷之间闹得不愉快,与杨奉何干?

    杨奉只是利用韩暹来触犯朝廷的威严,想看韩暹出丑,要说为了韩暹出头、对朝廷刀兵相向?刘登却是怎么也不信的,他刚才之所以不说,是因为要借此事在君臣面前表现一番,再顺势拉拢徐晃而已。

    “你放心,单凭韩暹一人鼓噪,成不了气候。就连陛下与诸公,也只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并非是一定要准备动兵。”刘登看许定有些忧心,宽慰着说道:“何况我等此行若是顺利,将徐晃从杨奉军中脱离出来,自成一军,杨奉的势力分化衰弱,也就更不能与朝廷抗衡了。”

    许定缓缓点头,在他看来,与其将希望寄托于杨奉等人不会出兵,倒不如直接瓦解杨奉的势力,让他没有足够的底气掀桌子。

    徐晃正在自己营中,听到手下传告刘登求见,微微一愣,让人将其带进来后,似笑非笑的说道:“升之,没想到你居然还会来见我。”

    刘登脸上一红,那天在徐晃追击范先时,他故意骗了徐晃以为李乐正带兵突袭杨奉,迫使其放弃追击、匆忙回援。谁知李乐是特意去杨奉身边劝和、说服对方入城找天子要公道,根本没有袭击的想法。

    而杨奉本不愿答应李乐,但忽然见到徐晃没有接到命令就擅自撤军回来了,心里既恼怒又无奈,只得跟着李乐入城见天子。

    后来杨奉等人在朝廷对此事的处置上吃了亏,便将此事怪在徐晃头上,若是徐晃当时没有被忽悠,而是继续追击,把范先追上并收拾一顿,又何来之后的事呢?

    徐晃这几日在杨奉身边受了不少冷落,归根到底,都是刘登惹出来的。

    “徐叔这是什么话?这几日大驾东迁,我每日不仅要帮谒者仆射裴公筹办事务,还要去照顾太仆韩公起居,有时还要接受天子召见,实在分身乏术。若非如此,我肯定会天天都来问候徐叔起居,听徐叔赐教。”刘登卖了个乖,论起厚脸皮,他现在也是学到了几分精髓:“可是撇开这些不谈,小子若是与徐叔交往过密,兴义将军那里……恐怕也会给徐叔带来麻烦啊。”

    “我行事一向磊落,你我谈私谊时不论公事,论公事时不谈私谊,即便传入杨将军耳中,又如何?”徐晃轻笑一声,浑不在意。

    刘登轻叹一声,说道:“是不如何,可我听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徐叔自然是身正影正,可别人,却是身邪影邪,譬如自己叛过一次后,做什么都会担心别人背叛自己。”

    徐晃盯了刘登一眼,低声道:“你又在说杨将军的不是,当初将军虽是李傕部将,后又出兵相攻,完全是为了朝廷、为了汉室,你这怎么能说‘叛’呢?”

    杨奉曾是白波军的一员,随后投靠李傕,后又与军吏宋果等人合议谋叛,不料事情泄露,于是引兵倒攻,严重削弱了李傕的势力。虽然有过这些背刺的经历,但好歹也有一块为救朝廷于水火的遮羞布扯着,徐晃很容易就反驳了过去。

    “我可没有说杨将军的不是。只是徐叔,你这么一说,自己的身可就不正了哦,岂有这样先入为主的?”刘登取笑说道,一副得逞的样子。

    徐晃眉头微皱,他也不想与刘登做这种小孩口角,径直道:“你这次来,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

    “既是为公,也是为私。”刘登话不多说,做出邀请的姿势:“陛下宣诏,徐叔还请随我先到御营一行。”

    徐晃疑惑道:“陛下为何派你来宣我?”

    “我已是陛下身边的执戟郎中,今日正好与天子说起过徐叔武勇,所以天子便想见一见。”刘登脸上带着笑容,不似有诈:“徐叔难道以为我在矫诏?”

    徐晃自是不相信刘登会这么做,他想了想,决定还是跟着刘登走了出去。

    然而刘登没有急于将徐晃带去天子的御营,而是先带去了自己在御营旁边扎下的营帐。

    一进自家营帐,刘登便在徐晃发出疑问前,煞有其事的整了整衣冠,从许定手上拿过一根尺长的竹简,正色说道:“陛下有诏书,颁骑都尉、都亭侯徐晃。”

    徐晃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天子会有单独的诏书给他,见刘登的神色是难得的严肃,他立即离席拜倒。

    “维建安元年六月癸巳,诏告骑都尉:夫羽林者,朕之禁旅也,昔武帝选材六郡,始建营骑,前后扈从,左右翼卫。晃将兵护驾,征伐奋勇,颇有劳绩,朕甚嘉之,可诣行在,监羽林骑,一如故事。”

    只听那诏书里的意思,天子要将他这个骑都尉调到身边来,督羽林骑。可这个时候天子身边的羽林、虎贲人数不过百人,哪还有什么羽林骑给他?不过就是想开张空头支票,让徐晃连人带马的跳槽到天子身边去。

    骑都尉最初是带兵作战的武将,后来作为禁军武官,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同时也有顶着这个名号带兵在外征战的。到了汉末时期,各处用兵,骑都尉也就成了基层军中正式的军职,所以官位是骑都尉的人不一定监管着羽林骑的事。

    正如徐晃,他被杨奉拜为骑都尉,最初也有排挤李乐,插手皇帝身边宿卫的打算。但随着杨奉出镇坞乡,身边离不得徐晃,加上李乐的排斥与天子的不信任,使得本有机会监羽林骑、成为贵重的“三都尉”之一的徐晃,变成了地方军中普通的一名骑都尉。

    如今机会又回来了,只要徐晃点头,他就能脱离杨奉的掌控,监羽林骑,与李乐一样,成为直属于天子的心腹。

    “将军不奉诏吗?”刘登念完了诏书,看见徐晃还愣在原地,笑着说道。

    徐晃跪在地上想了想,双手接过诏书,反复确认了几遍,上面的印玺、格式、内容都与他以前所见的一模一样,当下不疑有他。只是站起来后,表情还是有些复杂,隐约明白了什么:“我本就是监羽林骑的骑都尉,不同于寻常都尉,此诏似乎有些重复了。”

    “重复吗?应当是重申才对。古今以来,岂有监羽林骑的骑都尉不在天子身边、奉其诏令,反而每日听从他人调派的?”刘登理所当然的劝说道:“与其名不符实,听人调遣,倒不如趁这个机会直接到御前去。徐叔。”

    “杨将军一直在率兵保卫天子,随从左右,我为杨将军调遣,也在朝廷之中,不也是在执行护卫御驾的职责?”徐晃正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接过了那份诏书,不仅如此,这道诏书还能正式确认他这个骑都尉与其他普通骑都尉不一般的身份和地位:“杨将军就在天子身边,我在杨将军麾下,如何不算是在御前?”

    刘登知道徐晃吃了糖衣又不想接炮弹,心说哪有这么好的事,他话里又换上了亲热的语气:“徐叔,你一身胆略才智,岂能久居杨奉之下?不若趁此投于陛下,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