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家父刘皇叔 > 第57章 狂妄之徒

第57章 狂妄之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朝廷的威严在迁都长安时就开始消散了,直到王师东归时,被李傕、郭汜等追兵打败,更是几乎无存。

    最初来到河东时,君臣潦倒,天子居于棘篱之中,门户无关闭。君臣朝会时,没见过天子升朝场面的兵士们毫无体统的趴在篱笆上看热闹,毫不避讳的人挤着人,看到公卿们一本正经的朝拜,仿佛看戏似得哈哈大笑。

    起初还有大臣感到不悦,气愤的出来呵斥,但却被飞扬跋扈的白波军将士直接笞杀。

    诸将专权,不仅擅杀尚书,甚至还派遣婢女谒见天子,或是自带酒食在天子身边大吃大喝,侍中拦下不让他们进去,诸将便喧呼骂詈,最后拦也拦不住。

    这个情况直到朝廷来到安邑改元后,接连受到王邑、张杨等郡守资助,在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下,朝廷恢复了一些元气,才让白波军诸将的态度有所收敛。

    但白波军诸将跋扈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上一次胡才在范先手上吃了个暗亏,于是杨奉等人对朝廷恭敬了不少,可远在闻喜的韩暹并不知情,还以为朝廷跟以前那样可欺。

    这次韩暹一来便直闯御营,他自然是习以为常,可在好不容易恢复一些威仪的天子面前,无疑是另一种挑衅。

    李乐还没赶过来,在侍臣们惊骂之际,刘登先站了起来,拦在中间。

    剑履上殿是权臣的标配,刘登还没混到这个程度,他觐见天子时早已乖觉的取下了佩剑,此时手无寸铁的站在韩暹面前,心里慌得不行,面上却是镇静淡然。

    “以前朝廷播越,事事艰难,故而一切从简,俗礼可免,如今朝廷改元后气象更新,君臣一心,矢志东归,自然要重整威仪,好使天下归心。”刘登朗朗说道:“将军身为朝廷大将,东归功臣,与朝廷一荣俱荣,将军难道就不应该深思吗?”

    韩暹愣了一愣,一时还没转过弯来:“你是何人?”

    他不认识刘登,自己也从没见过朝廷里有这样年轻的人,更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居然还有人当面拦着他呵责他。

    韩暹的脸色有些不满,手不由得摸上了剑柄。

    天子见状,立即说道:“韩将军不得无礼,这是我的执戟郎中。”

    “执戟郎?”韩暹狐疑的打量着刘登,冷笑道:“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居然敢在我面前说话,还不让开!”

    “我若是让开,将军是否还要携剑觐见天子?”刘登知道此刻他不能退,韩暹这么没头没脑的闯进来,显然是没有从杨奉他们口中听到任何风声,还以为朝廷可欺,更有可能的是……韩暹是杨奉等人故意派过来的刺头,想借韩暹来打朝廷的脸。

    “你管得着么!滚!”韩暹怒不可遏,将剑拔出了一截:“再敢拦本将军,小心我杀了你!”

    刚护送天子到河东的时候,韩暹一言不合就能随便打死尚书,即便是司隶校尉他也能派人在路上推搡、羞辱,何曾在天子面前受过一个小小的执戟郎的顶撞?

    刘登伸手按住了韩暹欲拔剑的手,但对方是行伍之人,手劲可比他大多了。

    就在刘登准备张口喊帐外静候的许定进来帮忙时,李乐终于带人赶到了。

    见到眼前这副景象,李乐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冷喝道:“韩暹,你要做什么?”

    说着便有人上前拦下了韩暹。

    刘登松了口气,往后退了几步,惊魂甫定的他一颗心还在怦然跳动。

    再也不这么冒险了,天子的威严关他什么事?犯不着为了刷好感而去冒生命危险,犯不着、犯不着……

    韩暹见是李乐,冷哼一声,把剑收回鞘中,由于李乐负责天子宿卫,他便以为刘登是李乐的部下,便对其说道:“你何时招了这么个人,太没规矩了,连我都敢拦!”

    到底是谁没规矩啊。

    天子等人的脸色已是极为难看,要不是刘登舍身上去拦阻,恐怕朝廷这几天好不容易树立起的一点威严,又将再次扫地!

    裴茂脸色更是发黑,因为韩暹屯驻闻喜的缘故,两人之间也算有些交集与联系,此次韩暹还是如此无礼,这让裴茂的脸顿时挂不住,若是不尽快撇清,恐怕自己也会被对方拖累。

    “韩将军,你擅闯御营,实属不敬,即便有护驾之功,也是国法难饶,还不速速向陛下请罪!”裴茂看到李乐进来,也鼓起了几分勇气,呵斥道。

    韩暹眉头一皱,他没想到对他态度向来温和的裴茂居然会第一个出来说他。想当时韩暹带兵准备去屯驻闻喜的时候,裴茂还曾请他不要侵犯闻喜裴氏,韩暹看在自己需要在朝廷上有个自己人,便也答应了,谁知道对方撇清关系的时候这么干脆!

    是看到朝廷马上就要东迁,自己将不在闻喜,便不拿自己当回事了么?

    “请什么罪?”韩暹梗着脖子说道:“我何罪?当初为了救驾,我等舍生入死,力战李傕、郭汜,从弘农一路护送至河东,吃了多少苦,又得了多少好处?危难的时候不与我说那些礼节,现在好了,倒拘束起我来了?把我当什么了?”

    杨彪感觉到不妙,见天子面色发白,便主动喊道:“去传范先来!”

    李乐也觉得韩暹做得太过了,站在对方面前,正色道:“我看你好似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与其如此,何必觐见?还是先下去休息吧。”

    他已经尽可能的暗示了对方被人瞒在了鼓里,等会若是随驾的范先来了,两帮人几句话说不好又要打起来,届时李乐虽会站天子一边,但心里也不想看到他们继续打下去。

    韩暹知道自己以往的狂妄跋扈到现在已不起作用了,听到连李乐也拦着自己,他狠狠地一跺脚,凶狠的瞪了刘登等人一眼后,转身离去。

    “太无礼了……实在是太无礼了……”侍中杨琦颤着声,他也是气急了,一句话反反复复的说道。

    另一旁样貌精明强干的钟繇在此时显得更沉着些,他拱手说道:“陛下,胡暹狂悖无礼,不服朝纲,他此番离去,并非心服,倘若纠集兵马,再作兵祸……朝廷可不能无备。臣以为,当速诏李乐、范先诸将护卫御前,以防不测。”

    李乐此时也表态道:“陛下,末将这就调集兵马守好大营。”

    “先请诸公卿来御前,请他们不要惊慌,剩下的就有劳将军了。”天子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刘登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看到天子与身边的侍中、黄门侍郎们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他转身向天子拜倒:“陛下,此事臣也有过。臣身边也有三百义从,还算精良忠贞,若是陛下不嫌,臣愿带来一同拱卫陛下。”

    “你有心了。”天子点了点头,随意的摆手让刘登坐下,宽言道:“适才若不是你挺身而出,真让韩暹犯驾,朝廷的颜面愈加不知该置于何处了。”

    杨彪、杨琦等人听后,皆赧然道:“臣等无能,请陛下恕罪。”

    天子自不会在意这些场面话,一一好言宽慰。

    杨彪忽然看了一眼刘登,提议道:“陛下,臣见刘登颇为勇毅,又相貌英武,朝廷如今正需此等敢于奋力之士,不若收为执戟郎中,一路上随侍御前,护卫左右。”

    天子刚才也只是随口帮刘登解围,没想到杨彪想将其做成既定事实,他想了一想,自己身边的确需要一个可靠的人物保证自己的安全。虽然李乐值得信任,但到底是与杨奉那些人都是白波军的,就像刚才,还是得靠刘登这样根红苗正的。

    “杨公说的是,刘卿,自今日起,你就在我身边做执戟郎中吧。”天子说道。

    天子和杨彪都这么说了,刘登要是再不答应,岂不就是不顾朝廷了?推辞三公的征辟还可以赚取声名,再推辞这个可就不妥了。

    想到这里,刘登暗叹了口气,心说大不了到了雒阳再辞官就是了,于是拱手说道:“陛下有令,臣不敢辞!”

    至于让刘登麾下的淮上义从参与护卫的事业没有再提起了,此时正是倚靠李乐的时候,若是把刘登的义从调到身边,必定会伤了李乐的心。

    刘登对此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嘴上一提,让朝廷知晓自己的忠心而已。

    不知不觉中,本来只想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忠君爱国的人设,好为以后铺路,结果却陷入其中。就像刚才,他为了保持这一形象,居然犯险迎了上去,想起来还是后怕不已,刘登暗自警醒,千万不能反被自己的人设控制了。

    虽然君臣为了防范韩暹等人生乱,已有了应对和布置,但想到韩暹与杨奉等人联合起来,实力大大增强,朝廷这边恐怕还难以抵御。

    朝廷东迁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还没走多远,便又出了这样的事,君臣之间这两天的喜悦心情一时也都消散了。

    刘登想了想,忽然说道:“陛下,韩暹从闻喜赶来,随身兵马必然不多,与杨奉等人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余,如今朝廷有李、范等将兵马近四千余人,彼此实力相当。若是能说动杨奉麾下部将投向朝廷,则此消彼长,朝廷足以无惧。”

    “你想说动杨奉麾下?”天子挑了挑眉,游说大将身边人反正、归顺朝廷的事并不是没发生过,当初他也曾指使人策反了李傕等人的不少部将,如今见刘登这样说,他也不禁动起了心思:“其麾下是有何人可以说服?”

    裴茂忍不住抬眼看去,似乎猜到了刘登要说的是谁。

    果然,刘登凝声道:“杨奉麾下骑都尉徐晃极善用兵布阵,又为人忠义,可堪驱使,臣愿为陛下说之。”

    “徐晃?”天子好像记得这个名字,来安邑后杨奉为一批亲信表功,其中好似就封了这个徐晃为都亭侯,谨慎起见,他还是问道:“杨公,你以为呢?”

    杨彪也不敢托大,再度确认道:“刘登,这可不是儿戏,你有多少把握?”

    “臣不敢隐瞒,臣家父麾下别部司马关羽与徐晃乃河东乡人、刎颈之交,臣也与其叙过叔侄之情,知其忠勇可用,并非如杨奉一般的狂妄之徒。”刘登抱拳说道,想挖走徐晃是他当前最想做的事,眼下正好迈出第一步,先将徐晃从杨奉身边撬走:“若是朝廷肯许下官职,命臣前往游说,臣必能说其来归。”

    杨彪沉吟不语,据他所知,徐晃是杨奉属下最得力的将领,光是靠刘登说的这些就想把对方挖来,并不容易。

    侍中钟繇这时忽然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妨一试。若能说徐晃来归,自然是好,倘若不能,以刘郎与徐晃的交情,徐晃也未必会将此事告知杨奉。即便是透露了出去,杨奉此人勇而无虑,知道后也会对徐晃生出疑心,甚至加以防备,不敢大用。”

    钟繇也对刘登的提议不抱信心,他早就对徐晃动过笼络的心思,并付诸了行动,但徐晃一直不肯有所表示。这次让刘登前去说服,按钟繇的设想,等徐晃拒绝以后、以及杨奉生疑的情况下,自己再请命前去,必能将徐晃拿下。

    刘登朝钟繇看去,他如何不明白对方的心思?这些天他也看在对方是豫州人的份上,代表已正式成为豫州刺史的老爹前去拜访、亲近,结果只得到对方不咸不淡的态度回应,可见对方此时已经看好了曹操。

    眼下竟还想利用自己收徐晃当助力,刘登心里诸多不爽,同时也不想被人小瞧,便再度向天子请命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世上又岂有万全之事?请陛下准许,臣愿说服徐晃,至少也能使其不受杨奉驱使,与朝廷为敌。”

    天子还是有些难以抉择,他下意识的看向身旁的杨彪、钟繇等人。

    知道刘登才智的裴茂此时出言附和,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杨彪则是想了一会,忽然说道:“陛下,臣刚才说刘登《战国策》也读过,这几日所为,也颇似古之苏秦等纵横之士,倒不如准他一试,我等也好一见奇才策士之风采。”

    天子听罢,颔首道:“也罢,既然杨公这么说,那你尽管去做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